分享

超市生死劫(下)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超市刚出来的时候,很多地方的人没见过这样的形式,所以,也生出很多祸端。

记得当时上海开了一家带厕所的超市,竟然有人拿着熟食躲到厕所里面去吃,有人在超市里打开饮料喝,完事将空瓶子塞到犄角旮旯里,还有人趁人不备将商品往衣服里面塞,据说有人一次套了很多条内裤和袜子,还有人将便宜东西的价签撕下来贴到贵的东西上结账。

超市里有摄像头,超市里也有流动的营业员,可终究架不住有心做坏事的人。记得后来马云在杭州开无人超市,我不去看都知道,这样的玩意无法长久。不是我有多么会神掐会算,就当下的环境,没人就玩给自己看,要想经营,那简直就是扯淡。

不看别的,看看街头满眼共享单车各种各样的肢体,就知道没人监督时,超市会是什么个样子。生意不能靠噱头,需要踏踏实实地做。

实体店受到最大的冲击是网店,人家没有租金成本,不用舟车劳顿,在家里一点手机,需要的货品很快就送到家里了。因为网上购物的发展,线下门店举步维艰。马云想以无人超市来抢线下的市场,线下店铺中,能生存的品种差不多也就剩超市了。就算是超市,市场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前文说到的天客隆和红苹果,不知道哪年就销声匿迹了。那个会员超市,因为合伙人涉嫌贪污,也已经解体了。家乐福和沃尔玛在中国都是大幅度地削减门店的数量,当年开一家火一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单位边上有家美廉美超市,他们首先开始用班车接送周边十公里左右的客户。到超市门口一看,感觉他们的停车场都不比超市小,那个气场,真的让所有去购物的人印象深刻。我都不知道他们是否扩张开了,前几天路过那家店,我看他们的名称已经改成叫“物美”了。

物美估计是现在比较牛的超市了,从单位到我家不到十公里的距离,沿途有四家物美超市。当然,店多还不是物美最突出的竞争优势,物美现在线上线上一体化(OTO)做的非常好,手机APP里面的多点就是他们的移动端平台,采取的线上线下一个价。到实体店买东西,结账时可以完全自助,一边扫码,一边手机支付,完毕后,就可以大摇大摆地离开超市,没有了门口排队结账的麻烦。

记得刚装上多点的那天,手机里显示,最近的点离我家123米,开始我有点不信,没想到出了胡同口,还真的有家多点店,要知道这样,我何必还网上给我女儿在多点点早餐,直接到实体店买完即食。

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利客隆,感觉这就是自己家的邻居,从副食商店到超市发,他们一直是家门口的杂货铺、菜摊子,相伴了几十年,也许他管理上差一些,也许他的货品不是那么齐全,但是,感情已经结下了,不想他大富大贵,但是,也不希望他无疾而终。毕竟,人是处久了生情。

据说,超市发还是一套国企的管理体制,也难怪,那里的服务员感觉都挺有大爷习性,即使是替人看摊的,也许因为主家不是按劳付酬,他站在那里也是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去久了,那些人跟我差不多都是熟脸,也不用过多的客气话。

“爷们,今天想吃什么鱼?”

“还没想好。”

“新到的鸭绿江大鲤鱼,保证您好吃,来条尝尝吧。”

“好嘞。”

我不知道超市发能支持到什么时候?祝愿他们能长命百岁。不愿意超市发被淘汰,不是为了购物的便利,而是为了对超市这个曾经的新鲜事物,有个长期的念想。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