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度车联网布局独家解读:玩的就是“软”的

 cheyunwang 2020-09-11

在昨天的百度世界大会“连接人与服务”论坛上,百度地图事业部副总经理顾维灏首次详细披露百度车联网的发展战略。除了早已为人所熟知的CarLife手机车机映射,百度还将布局MyCar车辆私有云、CoDriver智能语音副驾以及CarGuard汽车卫士等三大OEM解决方案。从这一系列布局来看,百度坚定的车联网战略就是软件+平台道路。

百度地图事业部副总经理顾维灏

CarLife的新阶段

向“前”看、向“后”转的上市潮

为什么要从我们最熟悉的CarLife开始呢?因为CarLife自发布以来,最近实现了新突破:首款前装搭载了CarLife系统车机的新车——全新途胜在9月5日正式上市。

百度相关负责人告诉车云菌,实际上CarLife已经在前装车企、后装车机厂商都进行了合作,只是第一台车这个有着重要意义的里程碑,留给了CarLife的首批合作伙伴,最终是北京现代的全新胜达率先上市。此后,搭载着CarLife的新车将根据合作车企的新车上市时间表陆续上市,而合作的后装车机厂商,其车机早已处于随时可以出货的状态。

与后装基本一致的情况不同,CarLife在与前装车企的合作中,要根据不同品牌的需求去进行适配,比如如何嵌入到奥迪非触屏的操作方式中。值得一提的是,CarLife还集成了品牌的专属服务,主要是4S店体系的服务,并在首屏图标中进行显示,这点和CarLife刚刚发布的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种方式有利强调车主的品牌归属感,同时也能体现出Carlife并非简单搭载,而是针对不同车企进行了个性化定制。当然,此举也会提高4S店体系的回店率。

正式“上市”后的服务聚焦

作为一个APP平台,搭载着CarLife的新车和后装车机正式面向消费者了,这就要求CarLife能够提供更多可以在Carlife中使用的应用。百度在这方面的准备,在今年六月份正式开始。当时CarLife宣布开放第三方SDK,方便更多的应用与服务可以集成到CarLife上来。目前,车主使用频次较高的百度地图、喜马拉雅、百度音乐、考拉FM等,都已经适配入carlife中来。下一步,CarLife将会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些车后服务的内容,如洗车、加油等应用。此外,还会有一些餐饮类服务,如美食不用等。

在车云菌看来,CarLife最大的成功就是让百度地图通过CarLife这个APP平台成功进入车内使用场景,更重要的是通过CarLife,百度可以将其基于百度地图的服务与车这个场景进行挂钩。

百度移动服务群组事业部高级总监、百度地图事业部总经理李东旻,在接受包括车云菌在内的媒体专访时表示,目前,百度地图拥有的车主用户超过6000万户,覆盖了全国1/3的车主,并且认为百度地图具备聚焦车主消费的能力。例如,现在百度地图在北京和壳牌进行合作试点,希望聚集壳牌加油站附近的车主到站加油。

除了加油,还有上述CarLife要提供的洗车服务。百度的具体做法就是,上门洗车公司提供固定范围内的优惠洗车服务,百度地图根据LBS定位车主位置,向这些使用百度地图的车主推送优惠洗车服务,车主可以进行预约,并通过百度钱包或者微信支付、支付宝完成支付,最后,由洗车公司提供服务。

这个模式里面,上门洗车公司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获得了用户,而百度则可以借机大力推广百度钱包。

从这里可以看出,实际上,百度希望通过形成闭环的服务体系最终在百度钱包这里达成,最终实现既为用户提供服务,也为自己以及合作伙伴带来收益。这种想法得以实现的前提,是百度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无差别的服务给所有的CarLife的车主,或者是使用百度地图手机APP的车主。

但这也是百度进军汽车领域的核心难点之一,需要百度重点考量。毕竟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管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一旦处理不好,投诉将会纷至沓来,百度将会疲于应付。目前来看,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关键看百度愿意投入多少资源来整合。

彰显野心的OEM解决方案

顾维灏在昨天论坛的演讲上,一下子就详细披露了MyCar车辆私有云、CoDriver智能语音副驾以及CarGuard汽车卫士等三大OEM解决方案,加上CarLife,这四个OEM解决方案,构成了百度车联网平台的基石。

基于这四大OEM解决方案,将会出现两款面向消费者的APP,如驾车APP和百度地图APP,而背后的基础服务就是基础云服务、汽车大数据服务和人工智能服务。在这里面,最重要的依托就是百度地图数据,包括基础地图、高精地图和路况数据。

MyCar车辆私有云

对于MyCar车辆私有云,百度是这么定义的:这是专门给汽车厂商打造的,集车主服务、车后服务以及云计算数据的私有云服务平台,能够连接车主、厂商和开发者三方。功能上,能够提供提供位置服务、智能提醒、车辆管家、数据分析、云托管等。而MyCar车辆私有云的数据来源,就是来自行车记录仪、HUD和OBD。

在车云菌看来,对于车辆数据,最可靠的合法来源就是CAN总线。而MyCar车辆私有云的数据来源来自在现阶段可以被定义为后装产品的行车记录仪、HUD和OBD,这点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CoDriver智能语音副驾

CoDriver智能语音副驾实际上就是语音识别功能,百度在语音识别可谓是费了不少心思,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的研究领域正是语音识别领域。

在百度的设想中,CoDriver智能语音副驾可以让行车场景优化,实际上就是驾驶安全了,因为用口而不是手去操作。这种语音识别,可以完成很多的操作,从而达到离在线融合、软硬件结合,实现跨领域资源与服务的整合。

目前,百度的部分语音识别技术已用于Tesla,这或许是CoDriver智能语音副驾的雏形。

CarGuard汽车卫士

顾名思义,这是与汽车安全相关、而且是与汽车软件安全相关的一个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汽车大潮正在来临之际,百度也是看到了这种机会,为车企提供OEM的汽车软件安全服务。相信没有车企会想遇到克莱斯勒因为黑客入侵而召回140万辆汽车的情况,所以,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

根据车云菌的了解,MyCar车辆私有云、CoDriver智能语音副驾以及CarGuard汽车卫士三大方案,MyCar车辆私有云的产品即将上线,而CoDriver智能语音副驾以及CarGuard汽车卫士尚处于产品规划期。

车云小结:

从昨日首次被详细披露百度车联网的发展战略来看,无论是已经上市的CarLife还是尚未上线的MyCar车辆私有云,以及尚处于产品规划期的CoDriver智能语音副驾以及CarGuard汽车卫士,百度的思路就是做软件和平台。和目前BAT中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玩法有点不一样,阿里和腾讯是明确要造车这个大硬件了,此外,或许腾讯即将会推出自己的车机产品,至于阿里巴巴,搭载着Yun OS的后装车机早已上市。

百度的车联网战略为何定在“软”件上?车云菌认为,一方面原因是软件是互联网公司所沉淀最深的部分,如何通过开发优秀的软件去获得用户的芳心,更是互联网公司的拿手好戏。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汽车市场,硬件的差别不会太大,真正造成差别的是不同“软件”所提供的不同服务体验,掌握了能够符合消费者口味的“软件”,就等于控制着智能汽车的未来市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