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年十月,你就能去Formula E看一场无人驾驶电动车比赛了

 cheyunwang 2020-09-11

昨天,Formula E与一家投资公司Kinetik共同宣布了一项合作,未来将会在Formula E的赛事中加入一项与众不同的比赛——无人驾驶系列赛,这个系列被命名为Roborace。当然,Roborace并不是正式的Formula E比赛,而是会出现在正式比赛之前的垫赛之中。

把无人驾驶车与赛事放到一起,这种做法并不是业内第一次出现的。车云菌曾经报道过,奥迪就一直以RS7为原型车在研发自动驾驶车,并将他们放到赛道上去,还曾与人类驾驶员进行过比赛。

但是正式的比赛,这就是第一次了。Formula E是电动车的赛事,作为他们垫赛的Roborace,所有的参赛车辆也必须都是电动车,难度自然就更大。

根据Formula E与Kinetik公布的内容,Roborace将会与Formula E正式比赛使用相同的赛道,总共将会有10只队伍参赛,每只队伍配备两辆车。每辆车的比赛将会持续一个小时。

一项特殊的规定是,所有参赛的无人驾驶车,都将会采用相同的机械结构,竞赛空间全部都留在了软件之上——主办方并不希望这变成一场机械工程师在无人驾驶上的知识较量,而是考察所有参赛队伍会如何收集、分析周围环境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处理,如何给这些无人驾驶车配上一个足够聪明的AI。

所有参赛车辆的研发工作由Kinetik主导。Kinetik是英国一家投资公司,主要关注一些会改变未来人们生活方式的领域,目前投资了英国一家名叫Charge的为商用车制造较低成本电池驱动系统的企业。这大概也是他们挑选Formula E作为合作对象的原因之一。

据Kinetik的创始人Denis Sverdlov介绍,目前他们已经造了一辆原型车出来,虽然并不是赛车,但确确实实是一辆能够自动驾驶的电动车。而且,在设计机械结构之外,他们团队已经开发出了用在车辆上的初始软件,并将会给所有的参赛队伍提供API,以便他们利用API来开发最终的分析与处理软件,以及其他各类应用程序。并提供模拟软件给参赛队伍对他们开发的应用程序进行效果模拟。

Sverdlov提到,参赛车辆的最高时速将会超过300公里/时。这些车辆都是电动车,而且比赛时间将会整整持续一个小时,所以,如何保证让车辆有电可用是必须考虑的事情。在Formula E里面,为了保证安全,不允许更换电池,而是采用更换赛车的方式进行,每位车手有两辆赛车。但是对于Roborace是否会考虑更换电池的技术。

当然,Roborace的车辆也是有自己的优势的。因为是无人驾驶,所以车上并没有一系列保护驾驶员的安全措施,座椅等物也可以去掉。从车辆的轻量化来说,能够更进一步。只是Roborace赛事比的是无人驾驶技术,并不知道在参赛队伍设计的软件之中,是否包含电池管理系统这类涉及到动力部分的内容。

Roborace对赛车提出的挑战并不仅仅是电池一项。在各家车企研发的常规自动驾驶车上,定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功能,只有车辆知道自己现在在哪儿,才能通过地图与车上的各项传感器知道下一步应该往哪走。而在Roborace上,所有车辆都将高速行驶,而众所周知,GPS在高速下,并不是那么好用。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虽然没有了人类驾驶员,不需要保护生命,但是车辆本身也还是需要一些安全措施的,财产损失自然也是要尽可能避免。所以,参赛队伍需要考虑设定出现问题时候的应急措施,不然就可以「期待」一下赛道上的连环事故了。当然,这种事情在开始,尤其是第一场比赛之中,肯定不会少。有Formula E的参赛选手就表示,这也会是Roborace的看点之一。这位选手还表示,现在被贴在各位车手身上的「个性」标签,在Roborace里将会转移到参赛队伍或者工程师的身上。对了,Formula E的主办方表示所有参赛的车辆都必须有自己的名字。

目前还并没有团队公开表示将会参加Roborace,Sverdlov自己很期待现在热衷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车企或者科技企业能够参赛,尤其是对赛车更加关注的那些企业。不过,他提到,在所有的十只队伍中,有一只队伍将会是以众筹的方式参赛。

其实从Roborace的各项规定来看,其实对参赛队伍来很是降低了一些门槛。现在以自动驾驶进行创业的公司,都大可以参赛来Show一把自家的技术。

如果对这场无人驾驶车之间的较量感兴趣,也不用担心会等太久。根据Sverdlov提供的信息,Roborace最早将会在2016-2017赛季的Formula E上开始,很有可能是第三季度。

很多先进技术都有从赛车向民用车过渡的历史,比如碳纤维,Sverdlov这次打的也是同样的主意。希望通过Roborace来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量产,无论是计算机视觉、导航定位技术、V2V技术,当然也包括电池技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