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INC2015#凯思勒总经理胡志荣:让碳纤维走向民

 cheyunwang 2020-09-11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目前汽车配件中一种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凯思勒通过自主研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础原料,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同时能在国内民用领域实现批量化生产,在核心技术上更是拥有自主专利。以下为路演实录:

演讲实录


△凯思勒新材料科技 总经理 胡志荣

说到碳纤维它的特点就是强度高,重量轻,所以它可以用在汽车的整车及零部件上。在汽车外饰件、前后盖、还有内饰件,比如说中控面板、方向盘、仪表台、前后门饰条、出风口等等都可以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以及汽车轻量化的需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的需求可以说是前景广阔。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对用在汽车上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是降低车身重量。车身的重量降低,意味着减少了燃油消耗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有关部门分析:每降低100公斤的重量,油耗可以下降0.3-0.5升,而且在电动车上可以有助于解决电池过重的问题。

其次可以加速汽车定制化的发展,而且一体成型,提高整车性能,可以简化模块化操作和降低成本。

凯思勒目前已经打造了国内第一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整车,主要的产品还有一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原装件、改装件、汽车检具以及民用消费品。

凯思勒又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材料方面,碳纤维要做成制品,必须需要与树脂进行混合,树脂好坏决定了着碳纤维制品的性能,凯思勒通过几年的深入研究,自主研发树脂材料,并用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碳纤维制品的性能以及客户的需求来调节树脂的配方,保证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同时成本相对于可以降低10%以上。

其次,在工艺与生产方面,凯思勒综合了目前国际上的两种工艺,取其精华,综合成MRTM工艺,该工艺可使产品的强度相对传统金属材料提高3倍,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为了综合产品的加工周期,我们自主研发了一条碳纤维制品生产流水线,目前月均可产3000件。

为了保证汽车碳纤维制件高强度和稳定性,我们研发了热塑性性碳纤维工艺,比如我们生产的发动机盖就是一次性一体成型出来的,该项工艺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精度,可达到0.15mm,比铝提高了15%,将碳纤维的高强度性能完全发挥出来,制品的强度可比铝高3-5倍,同时解决了汽车碳纤维制件批量化的问题,而综合成本相对会于镁铝合金却降低30%左右。

另外,还开发了碳纤维3D打印工艺,加速汽车样件的开发。

凯思勒的发展规划是:持续创新,提高碳纤维制件稳定性,降低碳纤维制件的成本,使碳纤维复合材料更多地趋向民用化,成为碳纤制品的龙头企业,产品利润率可达15-18%。公司计划拟融资1000万,出让公司10%的股权。

评委点评


△Auto Space 创始人 曹芳宁

的确整个材料行业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特别是轻量化技术在未来整个生活当中,已经进入了消费的主层次,对于轻量化技术包括新能源将来的使用场景应该是非常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也看到在汽车行业,包括海外以及航空工业当中的非常多的公司在收购有关碳纤维方面的材料市场,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项目从发展方向来说是非常正确的。

我们也看到其实在2016年,凯思勒已经有一部分的销售数据,包括市场的利润也是非常的可观。另外它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稳定的,也是比较传统的一个汽车技术生产模式。

但是这里面我也需要提醒胡总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通常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供应商,你要进入主流的供应体系,可能你要做非常多的供应商质量的提升,包括进入一级供应商体系之后的质量延展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对于你目前的投入,包括团队,包括整个的技术方向造成非常大的挑战。

第二点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目前的商业模式还是相对而言比较传统,可能在企业的投产,包括最终的回款的过程当中也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我们在传统的生产制造工艺上面有一些什么样的突破?在今天其实我也没有看到太多的商业模式方面的突破。所以在这两点上可能是未来我们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可以有进一步的提升和推动的作用。

车云观察

凯思勒作为一个技术型创新企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工艺探索、产品研发、批量化生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更多用于民用产品和工业产品,凯思勒打破了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大多服务于高端军工以及体育产品的技术领域。

在全球范围,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成为汽车新兴的材料,而在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相对发展较慢,碳纤维批量化生产大多也都掌握在国外。凯思勒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的开拓上,迈出了第一步。

对于凯思勒而言,由于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成本依旧较高,中国品牌尙无法承担其材料带来的成本提升,同时其制造成本以及批量化的稳定性如何满足合资品牌技术标准,仍是其迈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巨大门槛。

但值得肯定的是,相对已经初具规模的凯思勒,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平民化,也许不久后,我们能在更多的中国品牌的车型中,找到由凯思勒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