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2015:这些「新奇」产品将影响未来出行

 cheyunwang 2020-09-11

车云按:告别羊年的时候,有哪些产品和项目给你留下了智能、新奇的印象?是足够让人惊叹的速度和高度?还是安安静静带来变化的数据和能源?

车云菌在翻看去年报道挑选了一些产品和项目:他们大多不愿做吸睛的众筹产品和创意礼品,有的开始渐渐匹配“智能”头衔,有的拥有技术开放心态,也有的保持着服务初衷。


“寻血猎犬”超音速汽车:不怕跑不快,就怕停不下来

如果说飞机是人类向往天空的产物,超音速汽车的诞生就是对音障的破除。“寻血猎犬”超音速汽车产于英国,目标速度1609km/h,远远超越15℃空气中的声音的速度(1224km/h)。对它来说,最大的烦恼不是跑得不够快,而是根本停不下来(不得不借助降落伞降速停车)。


△“寻血猎犬”超音速汽车

长14米,宽1.8米,重7吨,长相酷似一支蓝色铅笔。涡轮增压发动机+火箭混合动力系统,航空级铝锻造车身,高强度钛合金制造底座和车轮,如此炫酷拉风的造型,“寻血猎犬”每每上路热身,总能享受粉丝围观的礼遇。

这个项目几乎已经达到了“全球众包”的程度。除了上面前呼后拥不断壮大的粉丝团,“寻血猎犬”的总设计图已经发给了英国5700所中小学的小盆友。全球数千个科研组和个人也帮着出谋划策。当然,这种科普技术的方法也帮“寻血猎犬”拉到了大票赞助。

马丁喷射包:超级英雄过把瘾

单人直立飞行器 “马丁喷射包”常常被用来和钢铁侠的铠甲做比。驾驶员暴露于空气,可以升到千米高空自行掌控飞行轨迹。产品一开始用于安防,现在开始推广商用,不仅能让你成为从天而降的超级英雄,也能帮你跨越空间阻碍,更快到达那些树林、窄巷、城市拥堵中心这些普通交通工具到不了的地方。


△“马丁喷射包”

虽然叫Pack,但是这个Pack体积并不小巧。喷射包2.20米高,2.14米宽,飞行控制人员被“嵌入”1.75米深的站立空间。翅膀部位是双导管风扇提供升力,背部和着陆装置用来保护行人。弹射降落伞救援系统可以保证突发降落时险象环生。

这家公司背后的中国股东光启科学是一个在颠覆式技术商业化方面多点布局的公司。除了喷射包,还有为偏远地区运送或为的太阳方舟,在临近空间用于通讯、监控以及WIFI和娱乐旅游服务的氦气球。把未来感的技术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值得鼓励。

Next Future:智能交通中的“乐高汽车”

关于未来交通的想象,Next Future带来了一款可以自动驾驶的立方形豆荚车。每节小车大概长2.7米,载客量为10人,车内设6个座位,还可容纳4人站立。小车不会预设行驶路线,只要用APP预定就能到指定地点接送乘客。当然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拼接组合。


△Next Future豆荚车

比如Next Future可以在空旷地区单节车舱行驶,也可以在交通拥堵路段彼此连接。长途跋涉时,一节Next Future餐车过来与你所在车厢拼接,提供一顿美美的旅行餐。同路行人可以共享车厢,一人旅行也可以到偶尔顺路的车厢串门。

个性化、点对点、汽车共享、拥堵缓解是Next Future向我们描述的未来通行体验。虽然10年内还没法带入现实,但因为自由来去的未来感,车云菌给它投一票。

M City:自动驾驶乌托邦的“小城大事”

M City的有趣之处在于,这是一座为测试无人驾驶和车联网技术搭建的“乌托邦小镇”。除了模仿普通城镇建造和规划,就连路牌被涂鸦遮盖这种彩蛋都被尽可能还原。有桥有树有各种建筑物和道路,还有冷不丁晃悠出来的假人。


△M City内部图

这座无人驾驶菜鸟车的游乐场,是高校、机关和企业合力搭建的开放基地。密歇根州有着普及车辆联网和无人驾驶的痴迷,福特、通用、本田、日产、丰田五家车企有着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决心,密歇根大学恰巧拥有汽车行业研究人员、技术中心和呈网状分布的测试机构。于是一拍即合。

M City也可以视为车企组建联盟研究自动驾驶,合力对抗互联网公司竞争的产物。和一步到位实现全自动驾驶的互联网公司相比,车企开始意识到步步为营的节奏无法跟上时代步伐,一座开放城市的建立,一辆辆在其中跑动的车辆,都会在未来市场上成为与互联网造车公司比拼的劲敌。

太阳能屋顶和道路板:做新能源班默默无闻的“好学生”

寻找清洁能源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太阳能车一直期待着能在一片阳光明媚中闪耀着“环保黑”粉墨登场。太阳能板面积、太阳照射角度还有光能转化率,是每辆太阳能车都要研修的动力课。浮尘和阴雨,却是他们的的死敌。实用太阳能车还在等一个靠谱案例,证明实力。


△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上的一辆参赛车

虽然现在没法直接为日常生活带来一款太阳能车,但是在众多能源中,太阳能一直是位默默无闻的好学生。无论是谷歌的“屋顶阳光普照”项目,还是太阳能电池板道路,都看中了太阳能的环保经济性。未来如果能用在汽车生活,为电动车4S店建设提供选址建议,或者为停放大量电动车的住宅区供电,都会大大减少电网负载。

手机:天然的后装智能“瑞士军刀”

不少软件公司小成本创业,他们发现手机、pad本身就是人们形影不离的高端智能设备,干脆省下了硬件成本。google用一个低成本纸盒和手机App普及了虚拟现实,自然也可以用手机为汽车“后天补脑”。更何况浑身都是传感器的手机,俨然已经有了瑞士军刀的属性。

比如Signal Labs这家公司设计了一款手机App——Signal,在联网时提供警方的交通记录和其他资源中采集的交通数据。手机屏幕就用来代替车机作为提醒装置,当然店家还贴心地送上了一个塑料盒子用来在仪表台那里放置手机。老板研发产品的初衷,是怀念一位因为没有及时得到警示,不幸车祸去世的朋友。


△安装Signal的手机被放在盒子中

而利用联网看到前车视域EYES,也非常别出心裁。团队开发的软件以APP形式装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就能为本车司机提供前车视域下的路况,方便驾驶者在超车时参考。视频由设备摄像头拍摄,车与车间实时图像传输采取WIFI连接技术。


△EYES系统测试中

虽然手机功能已经越来越强大,但是事关驾驶辅助,硬件底子依然关键。不仅要用好的算法弥补硬件准确度不足,而且在交互上也要贴合用车环境下一番功夫。手机能否堪当重任,最后还是用户说了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