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驰镁物创始人王强:这五大因素,直接影响2016国内车联网发展

 cheyunwang 2020-09-11

前不久,飞驰镁物创始人王强与车云菌就2016国内车联网发展趋势的问题聊了聊,在他看来,将会有五大因素影响2016国内车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分别是车企决策人、商业模式、车企思路、国家政策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飞驰镁物创始人兼CEO 王强

在王强看来,在整车厂们对车联网、对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数字化越来越重视的大环境下,国内车联网领域首先会出现几点明显变化:

第一,基于国家对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物联网的重视,作为物联网的一个分支,车联网与其他分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会日益明显,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将会逐步打通,人们会初步享受到物联网、车联网带来的便利,尤其是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的融汇贯通方面。

第二,会有越来越多搭载车联网系统的车型上市,更多的汽车用户将享受到车联网服务。抛开单个汽车品牌的车联网系统,横向来看,车联网的服务和内容会越来越多样化,体验越来越好。

第三,车联网企业的市场机会会越来越多,从一般意义上的车联网到包括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平台、电动汽车监控平台等在内的“大车联网”蛋糕越来越大,但同时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按照王强的意思,如果乐观估计,2016年车联网前装渗透率有可能会接近10%。不过,王强还认为,以下五点因素的发展情况,将会直接影响车联网的普及和发展。

一是整车厂相关决策层对车联网的认识能否进一步深入。目前有的车企决策层认为车联网只是单纯的投入,短期内得不到产出,便认为这样的投入是没有意义的,但实际上,现阶段的车联网的作用,还是通过不断更新和升级应用,以培养用户习惯为主,同时尽快探索最佳的商业模式,因此,现阶段不能单纯用投入产出比来衡量车联网的价值,它是传统汽车企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二是能够有真正好的、可行车联网商业模式出来,而且要被付诸实践。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其与上述第一条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的。王强认为,成功的车联网商业模式必须要基于对汽车本身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利用,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比如智能交通数据采集、提供智慧城市内的场景需求、提升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并减低拥堵,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辆车的利用率(汽车共享);对于汽车本身的能源管理,汽车生命周期管理(维修保养等)、二手车残值评估;满足汽车驾驶员的刚性需求,比如紧急救援、安防保护等;借助物联网大平台,使得这辆车可以满足与其驾驶员相关联的车、人、家的个性化需求,让智能生活真正联网化。

三是整车厂思路的转变。更多的整车企业在谋求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汽车出行服务商的转变,将会加速车联网的发展。诸如宝马成立新的Digital Service部门,大众收购黑莓研发中心、奔驰宝马奥迪收购诺基亚Here地图业务这样的案例,无论是放眼全球还是在中国范围内,2016将会越来越多。比如通用汽车,继1月初对Uber的竞争对手Lyft公司投资5亿美元后,又于近日美国汽车共享公司Sidecar(已经关闭)收入麾下,使得其城市移动团队核心成员达到40人左右。而在国内,观致汽车也成立了新的Mobility事业部,试图在车联网及移动出行方面发力。

四是国家的产业政策会影响到车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目前,除了业内的车联网联在积极推进车联网相关标准的出台,比如TIAA联盟,飞驰镁物也参与了其中一些标准的制定工作,从国家的层面看,交通运输部正在着手制定相关的标准,工信部也计划要推出车联网的发展规划。这些政策层面的东西,都会影响到车联网的发展。

五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里面也有与政策重叠的因素。因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还是政策导向。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重视和在政策方面的照顾,直接决定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和销量会逐步攀升。而纯电动汽车对车联网(以电动汽车监控平台为基础,结合充电设施、停车位等)的需求是刚需,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对车联网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要求自然也会越来越高。但是近期被爆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骗补事件,不知是否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