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为以制造音响、影碟机起家的先锋,进军ADAS自动驾驶领域,到底有没有戏?
或者这个。 但如果你认为先锋只是一家「专注」于生产音响设备、数字影音播放器、车载娱乐系统的日本企业,那你可就真的小看它的野心喽。因为在5月11日开幕的第二届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上,先锋的展台已经有近2/3的区域被自动驾驶相关的产品占领了。 虽然路过先锋的展位,你可能会看到这样和汽车前沿科技并不搭边的场景。 但红色灯饰、黑色墙纸包裹下的不规则体内,却藏着先锋对于自动驾驶的设想。 围绕车联网,以ADAS为切入点的自动驾驶养成之路 在「先锋中国 车载事业战略发布会」上,时任先锋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磯政之先生,指出先锋未来在车载产品业务上主要从车联网方案提供、ADAS关键功能开发以及自动驾驶关键组件开发三个方面规划和推进。 而说起先锋在中国开展的汽车电子业务,到三年前为止,这里还只是先锋全球整车业务的一个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客户主要是日系品牌的在华合资企业。不过三年时间里,先锋在华策略重新布局,逐步向包含企划、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在内的全服务模式倾斜。当然,先锋也在不断进行产品类别和技术模式创新中,逐渐找到了可以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 1. 百度 百度在数据/服务器等方面具备本土作战的优势,而先锋在汽车硬件及算法方面有着良好口碑,因此百度Carlife生态和先锋车机产品的牵手,使得先锋(中国)的车联网事业进程迈出了踏实的第一步。 未来,借助百度地图/导航的本土优势,先锋希望结合自身开发的Ameba(电动车续航里程推断系统),帮助驾驶员以自车位置为起点,精确了解所有辐射道路内,剩余电量可支持的最远驾驶里程、到目的地后所剩余电量的百分比、最近充电站的实时使用状况与最优的驾乘路径等服务。 据车云菌了解,未来先锋还将在提升车内驾乘音乐体验、车辆私有云硬件支持、车载语音交互以及物流/保险服务等领域和百度进行深入合作。 2. 清研微视 既然先锋已经对车联网事业如何发展有了清晰的思路和规划,那么选择合适的时机、搭上靠谱的合作伙伴,以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为切入点,才能逐步形成可行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而之所以选择同清研微视合作,车云菌认为先锋在车载设备的硬件制造上具备十足优势,而清研微视在图像识别算法、方向盘操控状态检测等技术上亦多年深耕,因此二者联手为以“疲劳驾驶预警系统”为特色的下一代 ADAS车载设备的开发变为可能。 ![]() △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工作原理 目前先锋和清研微视合作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样品。不过从实物图来看不难发现,该原型产品体积略大,还无法立即在整车中搭载使用。况且要适配不同的品牌和车型,这些都需要后续和OEM主机厂再进行反复沟通磋商,不过据先锋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根伸芳先生称,“量产产品预计1年后投放市场”。 ![]() 按照车云菌掌握的信息,先锋集团的高精度自动驾驶部件制造技术,高度化地图系统整备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高精度自车位置推定技术,结合清研微视的算法技术实力,未来两家公司在自动驾驶及智能汽车领域的合作其实才刚刚开始。 3D-LiDAR是先锋自动驾驶愿景的奠基石 其实任何公司要“捣鼓”自动驾驶,都得先过了高精度地图这个坎儿,这是保证机器能够像人类驾驶员,识别道路、标识、障碍物并安全抵达目的地的关键所在。而高精度地图的绘制却离不开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一系列传感器的帮助,因此传感器技术对推动自动驾驶发展的进程至关重要。 ![]() 目前包括谷歌在内的绝大多数深耕自动驾驶领域的互联网公司、OEM主机厂等使用的都是Velodyne生产的LiDAR激光雷达产品,而这种基于64级激光技术(光探测及测距),能够收集超过100万个数据点的信息,提供关键位置及导航功能的LiDAR,尽管性能非常出色,但8.5万美金(约合人民币52万元)的售价实在太过昂贵,想要在民用消费领域普及很难。 ![]() 所以,谁能造出高性能、小型化、低成本的LiDAR产品,将决定其能否在这场自动驾驶的装备竞赛中拔得头筹。先锋去年9月份推出了一款名为「3D-LiDAR」的激光雷达概念产品,而这款产品在研发中参考了先锋制作影碟播放器(DVD/BDP)的经验,其中较为领先的光拾取技术,能实现小型化、低成本的系统构成,以及采用新型数字波形信号处理的方式,使其在远距离及雨雪天气的测量上表现良好。 ![]()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成本大幅降低,按照先锋方面的预估,到2025年量产3D-LiDAR的成本可缩减至85美元(约合人民币540元)。在展台参观时,车云菌在询问了几位先锋工程师后了解到,按照先锋的设想,这款3D-LiDAR最佳的安装位置是内嵌于车辆前后的四个车灯里,它能够进行左右210°、上下20°并以发射单线螺旋状激光的形式对车身周围情况进行探测。根据先锋官方提供的资料来看,这款激光雷达产品的测绘范围最远可达500m。 ![]() 当然,先锋是个在车载导航系统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旗下有一家叫做「Inrement P」的子公司,专门从事地图测绘等工作。而今年该公司将开发适用于自动驾驶技术使用的高级地图制造系统(advanced mapping creation system),通过将传感器上传至云端的数据自动快速处理后,绘制成有效高精度地图。据车云菌了解到的信息,2016年3D-LiDAR将开始在Inrement P的地图测绘车上使用,预计2017年有望在商用车上试用,2018年左右进入乘用车市场。 不过这里要指出的是,3D-LiDAR并非先锋有自信在自动驾驶市场分得一杯羹的唯一因素,通过测位技术、3D-LiDAR、高精度地图这三个核心技术的连动,先锋将开发自动驾驶所必须的高精度自车位置推定技术。此外,先锋的HUD产品、微光夜视技术也将最大限度地保障其研发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可靠。 ![]() 最后,车云菌建议各位有机会可以到先锋的展台体验下那台模拟驾驶舱。它集合了先锋开发中的IVCA(In Vehicle Context Awareness)、Smart Loop车载人工智能技术,对车外环境、驾驶员的认知和判断,作出相应的决策,如自动规划行驶路线、自动播放音乐消除驾驶员疲劳等。结合先锋的HUD、智能后视镜等产品,未来开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现在就可以感受得到。当然,如果没机会到现场感受的话,车云菌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视频,快快点开欣赏吧。 车云小结: 说实话,先锋要进军自动驾驶领域的消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不过这也可以看得出ADAS市场目前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可能会有人疑问,造影碟机和激光雷达到底有几毛钱的关系?但其实读取激光碟片信息时所需要的光拾取技术和激光雷达的探测原理一致,只不过是距离远近、实现方式略有不同而已,因此先锋相比很多ADAS初创公司而言,都有着先人一步的优势。 不过和Quanergy一样,先锋的3D-LiDAR同样还没有量产,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技术,降低成本,还需要融合更多的主动安全技术为将来的自动驾驶铺路。但日系企业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对待产品严谨谦卑的态度,对技术发展的精益求精。截止到2015年3月期,先锋集团的全球销售额达到了304亿元,有较为充实的资金保障,无须面对创业公司的融资压力,这可能也是先锋要比很多创业公司更容易专注在技术研发、打磨产品上的原因。不过创业公司观念新颖、创新力强,大有前浪推后浪之势,所以也特别期待看到ADAS、自动驾驶领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创客 经典 【创客】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或文字即可阅读 在评论区留下你最想发表的犀利言论 |
|
来自: cheyunwan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