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ES亚洲展的虚与实:岂止于翻版

 cheyunwang 2020-09-11
车云

导读:

CES Asia现在还是美国CES的翻版,但却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模样。



CES亚洲展进入第二个年头,VR(虚拟现实)井喷,汽车公司科技化,无人机大放异彩,智能机器人抢戏;以及专门针对初创公司给予了展示支持,展会亮点更加本土化,国外巨头愈加重视中国市场,CES Asia已不仅仅满足于美国CES的翻版。



虚拟现实井喷

业界称“2016年是虚拟现实商用元年”,而随着索尼、微软、HTC、三星、谷歌等VR产品的相继亮相,使得拥有"沉浸式"体验的VR设备成为当下最引人关注的焦点。VR企业玩家自然也不会错过此次CES亚洲展。

Pico、小派科技和小鸟看看不约而同的展示了虚拟现实眼镜,并且都以飞行体验作为应用场景,在重量、清晰度、以及晕眩感等关于用户体验的指标方面都有提升。蚁视科技则展示了第一代头盔体验,切入的场景为游戏。易瞳科技主打MR(Mediated Reality介导现实)头盔,结合VR与AR,在观看虚拟画面的同时利用前置摄像头用户可观看到现实场景。奥图科技主推AR眼镜,外观看起来已经做到同普通的眼镜区别不大。G-Wearables推出STEPVR大盒子,亮点为相当于推出了一个VR的解决方案,实现1:1精准还原动作,涉及游戏、影视、教育、旅游、房产等多个领域。联络互动展示了一款名为Avegant Glyph的VR眼镜。以及国内网红企业乐视,国际技术实力派Intel展区也都推出了VR展品。

△VR眼镜

尽管我们应该尽情的为VR的井喷式爆发欢呼,但稍微理性一点,也会看到繁华背后的隐忧。

毕竟展品很多,但消费者真正能拿到手里的良好体验的产品少之又少,而且价格还不便宜。目前大多VR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企业跟时间赛跑,短期内仍然以抢夺用户眼球为主,谁都希望成为用户的先占品牌。但长远一点来看,留给VR产业的时间也不多了,过热之后可能换回的是泡沫。得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内给到更多的消费者有一个真正意义的有科技含量、有应用场景、有好的内容VR的体验,推动C端市场,不仅仅是销售,更重要的需要培育用户使用习惯,再加上B端市场共同的融合发展,最终将VR热变得可持续。


车企寥寥四家,拦不住供应商的热情

过往联想到汽车产业,较多的关联到的是传统与制造,而如今汽车企业已经越来越科技化,透过CES亚洲展上的汽车企业玩家们便可见一斑。

宝马的一大亮点为新款宝马i8概念车,基于宝马i8 Sypder Concept敞篷概念车打造。在此,笔者更多的相谈一下其与科技的结合:新款宝马i8概念车搭载了HUD、i8 Mirrorless、仪表盘、全景显示器、Airtouch手势控制、触敏表面及语音互动等大量的全新交互式选项,提供Pure Drive(自主驾驶)、Assist(辅助模式)以及Auto Mode(自动模式)三种驾驶模式可选,其中自动驾驶可实现车辆自行控制变道和前行方向、独立加速、制动和转向,完全无需驾驶者干预。

△宝马i Future Interact 100概念车

奔驰IAA概念车因为早前精心策划的亮相上海街头,实际上已经未展先红。变形车照进现实,在低于 80km/h 的时速下,IAA会以正常模式行驶;而当速度超过这个临界值(或者手动开启),车尾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CFRP 组成的环形结构可以向后延伸,增长车身来降低风阻。

△奔驰IAA概念车

此外,雪佛兰 FNR 概念车也融合了许多黑科技,注入自动驾驶、手势控制、检测驾驶员的身体情况(当监测到不良状态时,会自动切换到智能驾驶功能)等。

供应商也不甘示弱。大陆展示了电子地平线技术,能够整合限速信息、交通指示灯、建筑工地、障碍物等各类动态数据和实际道路数据,供车载电子系统直接使用,或提示驾驶者。

先锋展示了次世代模拟驾驶仓「In Vehicle Context Awareness」,通过对驾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判,及时为驾驶员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及各种 ADAS技术。

不得不说,汽车和科技的边界已经模糊化,汽车公司正在变得更加的科技化,同时科技公司也在走进汽车。比如百度公司尽管此次没有展出无人驾驶汽车,但正式对外发布百度地图汽车版、CoDriver智能语音副驾两款产品。不过有意思的是百度发布的产品却没有出现在展台。

加之并没有来参展CES亚洲展的无人驾驶的谷歌等企业,以及国内阿里和上汽联合打造的互联网汽车。汽车与科技,科技与汽车正在融合与竞赛。曾经一板一眼,传统与保守的汽车产业在“野蛮人”不断敲门的危机下焕发出了新活力,在汽车的科技化道路上跑了起来。

但同样需要看到的是,这次CES亚洲展上,相比年初的美国CES,并没有太多创新的东西。尤其是对汽车这个节奏并不快的行业来说,很多厂商都是直接将年初的展品照搬过来。或许这也是两年都没有引起汽车行业兴趣的原因。尽管占据了一整个馆,但今年的参展车企数目减少,依然没有自主品牌参展。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很有一部分供应商,将CES亚洲展当做与中国市场增进关系的好机会。比如先锋就特意展出了与国内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产品,法雷奥虽然本体没来,也安排了新收购了一家企业进行展出。

还有一些反例。期望从互联网跨界到汽车业的科技企业,则是千方百计地拿出了沾边的产品挤进N3馆。


无人机大放异彩

英特尔专门在自己的展区开辟了无人机展区,展会主办方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CTA)总裁Gary Shapiro对此也颇为赞赏,认为英特尔公司打造了有史以来各大展会上最大的无人机阵营,并表示今年的CES Asia展会的一大亮点之一就是英特尔的无人机展区。

不过除开如此高的评价之外,笔者在Intel展区倒是有一个挺有趣的发现,那就是本次Intel还专门请了网红来对此次展览进行了直播和解读,没想到作为国际企业,竟然对国内的流行趋势把握得如此到位。

硅谷无人机厂商MOTA展出了全球最小最轻的无人机,不足巴掌大小的无人机名为JETJAT Nano,它的重量约为100克左右,通过2.4GHz无线信号控制,最大升空高度在22米左右,其零售价为50美元,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用户使用。

△MOTA JETJAT Nano无人机

京东则推出了快递配送无人机,未来将主要面向中国偏远地区推出,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尽管大疆等国内无人机领域重量级企业集体缺席,但也不妨碍无人机大放异彩。其中京东的解决偏远山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就值得期待,尽管京东先前提出要推无人机配送时就饱受诟病,大家认为目前中国法律以及大城市的居住条件都不具备,但京东反其道而行之,选择配送更难普及的偏远山区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智能机器人抢戏

萌宠逗趣的机器人布丁Pudding,定位于陪伴儿童成长的智能机器人。通过布丁R-KIDS语音交互系统,可直接链接升级后的第三方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更为具体使用的生活服务信息。

△布丁机器人

360公司也展示了儿童机器人,定位于亲子互动的家庭只能陪伴机器人,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进行人机互动,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操作的机器人。COWA robot则为一款智能行李箱机器人,不需要人力再推动,内置芯片可以让它随时行动,售价在1000元以上,尽管价格仍旧不够亲民,但比起诸多奢侈品箱包,价格还是挺能接受的。

阿凡达机器人同样定位儿童陪伴功能,关节可以灵活运动。以及中国移动机器人,可人脸识别、自动导航、避开障碍物、递送餐盘、智能搜索、语音视频、移动挂号服务等功能,计划两月后在深圳移动服务厅上线,续航时间一天,可对外定制。甚至连京东也推出了机器人,主要是用于送奶茶和其他餐饮,暂时还没其他功能。

关于机器人未来是不是会替代人类工作,甚至统治人类的争论一直不休,但实际上从CES亚洲展看来,目前的机器人主要从垂直市场或细分领域切入,主要目的在于辅助人类,辅助人工,垂直领域要想完全替代人类工作还需要漫长的时间。


CES亚洲展的中国化

在N4展厅,CES 亚洲展首次设立了初创企业展区,用于集中展示初创企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全球崭露头角的创业者们提供一个展示最新创意和创新成果的平台。来自中国、法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的64家初创企业将在这一展区展示新产品,但大多来自中国。

尽管看起来,让大量的初创公司出台,不够逼格化,但目前中国正处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初创公司的加入是非常接地气的。而且未来很可能从CES 亚洲展走出很多新的大企业。

随着中国科技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未来不仅仅CES亚洲展会中国话,甚至整个CES展都会越来越多的呈现中国元素。但笔者倒是更喜欢中国品牌不仅仅热衷于参加CES展,热衷于在CES上秀,更希望借着CES的舞台,更多的中国品牌未来能够国家化,走进国际用户的手中和心中。


CES亚洲展的现状与趋势

简单来说,传统的3C产品已经不足以支撑起CES亚洲展的亮点。本次展会尽管也有华为手机展台,但大量的手机厂商、计算机品牌,甚至是消费类电子的集体缺席,昭示着未来的CES亚洲展将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和汽车企业的舞台,并通过同无人机、虚拟现实、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等热门领域的结合,逐渐占据舞台的中央。

汽车企业不再是传统和保守的代名词,会逐渐把CES亚洲展当成渲染品牌和未来科技的最佳舞台,尤其是针对中国市场。同时也说明,国外的汽车大品牌对中国市场也越来越重视。汽车品牌作为带动,科技品牌和互联网品牌也会越发重视CES亚洲展。此次Twitter来了,Facebook和Google们还会远么?

创客

经典

【创客】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或文字即可阅读


车和家李想:汽车之外的领域满足不了我内心的欲望

在评论区留下你最想发表的犀利言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