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ES2018:车企的对台戏,供应商的局中局

 cheyunwang 2020-09-11
 
技术并不是本届CES的最大看点。

北京时间1月10日,2018 CES正式开展,虽然不少信息已在展前提前发布(详情请猛戳:2018 CES前夜,发布了这些重磅汽车科技),但是直到全球各路人马涌进展馆的那一刻,较量才算真的开始。

如果说车展考验的是消费行为学,那么CES探讨的则是人类未来学。作为CES主力军的车企和供应商们,无一不在费尽心思展示最前沿的技术和最尖端的理念,以此证明自己在未来商业版图中的地位。虽然每家企业的展台都自成一统,但不同企业之间的合纵连横、明争暗斗、分化对立却也是暗流涌动。

车企的对台戏:谁颠覆了谁?

今年CES上的车企大戏是从FMC发布的首款量产样车BYTON Concept开始的,50寸大屏和520公里续航的确令人惊艳,手势控制、面部识别、语音控制等人机交互科技被全部集齐。相继上场的另一家新造车公司小鹏汽车发布了量产车型的2.0版本,命名为G3。这两款车将分别于2019年和2018年开始交付。

Fisker、SF Motors(小康汽车)、FF这三家新兴汽车公司也在CES亮相,但未能获得足够的关注。相比于去年FF91发布时的盛大场面,今年很多媒体或许都不知道FF91在展会附近的一家酒店举办了试驾体验活动。

这些新兴造车公司当初是以挑战者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经过三年的发展,虽然他们当中不乏诚意作品,但在新技术新理念上,与传统车企仍有明显差距,颠覆效应尚未显现,话题光环正在褪去,发展阶段也从拼资金拼团队过渡到了拼产品的时期。

不同于新兴车企啼声先鸣,传统车企这些年看似不出声,其实都在默默憋大招,在CES打造影响力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 实践派讲究行胜于言,通过实际产品来直接证明实力,比如奔驰、起亚展出的智能座舱系统,现代的燃料电池技术,体现了传统车企深厚的积淀,而且部分产品已经处于准量产阶段。

  • 理念派则通过形而上的世界观来俘获人心,比如丰田提出的“e-Palette”移动出行平台概念,福特“将城市街道还给社区”理念,以及本田通过四个机器人来探讨科技与人类的关系。

你会很有意思地发现汽车企业在展示技术强大性的同时,也在反思技术的价值,以及那些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的东西,比如人文关怀、城市交通、社会关系等。技术的本质应该是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这种回归初心、不带功利的展示目的也让汽车军团在本届CES所呈现的格局和视野提高了几个段位。

当然,CES上也少不了传统中国车企的身影,虽然他们并没有搭建独立展台。百度与奇瑞、伟世通与广汽、Mobileye与上汽、高通与比亚迪结对出现在发布会和展台中。可以预见的是,2018年,全球的科技公司和Tier1都将在中国进行智能网联的技术研发和商业推广,这对于在早期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占据一定优势的本土创业公司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当森林里的大熊开始出没,竞争变得更加凶残,小动物们的生存术也需要跟上变化,快速迭代。究竟是谁颠覆了谁,很快会见分晓。


供应商的局中局:相爱相杀

对于供应商来说,自动驾驶是大家在CES上秀肌肉的主要方向。但从目前整个大的环境来看,自动驾驶硬件已趋于成熟,等待的只是大规模量产以及软件算法的优化升级,前不久通用和Cruise Automation共同发布的可量产的自动驾驶汽车架构也验证了这一点,所有的硬件部分已经固定,包括传感器方案、车身电子架构、整个自动驾驶系统必须的冗余设计等,但必须等待更加成熟的软件算法导入,才能被全面激活成为正式的产品。

因此技术方案并不是本届CES的最大看点,重点在于日渐清晰的几大阵营公布了怎样的合作伙伴,又将如何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格局。这里面主要包括英伟达阵营、英特尔阵营、高通阵营、伟世通阵营等。

目前风头最盛的无疑是英伟达,英伟达也是第一个出场,公布了与大众、Uber、百度、采埃孚、Aurora等新老小伙伴的最新进展,黄仁勋宣布,英伟达在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20家。

英伟达仍然选择在L4/L5这个主战场上重点布局,这恰恰是Intel/Mobileye的弱项。在本次CES上,Mobileye宣布,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核心芯片EyeQ5将会在今年推出样片,低功耗是其最大的优势。它还联合Intel推出了包括两个EyeQ5芯片以及一个英特尔8核凌动芯片的新「Intel Go自动驾驶平台解决方案」。Mobileye以视觉为主的渐进式发展道路,目前已经拥有了奥迪、宝马、FCA、本田、蔚来、上汽等盟友,其中也包括奥迪这样脚踏两条阵营的合作伙伴。

而对于博世、大陆、安波福等传统零部件厂商而言,他们与各大车厂及芯片厂商、科技公司之间的关系又似乎有些微妙。博世、采埃孚加入了英伟达阵营,大陆、安波福加入了Intel/Mobileye/BMW阵营,但同时,英伟达、采埃孚、博世、大陆又都与百度保持着密切关系,百度的部分业务又与这些合作伙伴存在竞争。车企和供应商之间,供应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局中局也是复杂得难以言喻。

也有像伟世通这样“不站队”的异类,在CES上推出的DriverCore自动驾驶平台能够支持不同厂商提供的硬件和算法,这使得汽车制造商在选择自动驾驶方案上更加灵活,目前广汽已经加入了伟世通的队伍,以期尽快让L3自动驾驶落地。

伟世通与广汽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高通则是另一条路线的拥护者,它认为V2X 将成为实现全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是对传感器方案的补充。当地时间1月8日,高通宣布骁龙通讯模块将搭载到更多车型上,并且已经与比亚迪、捷豹路虎、本田进行合作。其中采用骁龙车载娱乐信息平台的比亚迪车型将在2019年投产。

供应商们的一系列动作,可以总结为阵营之间的界限愈来愈清晰,特征也愈来愈鲜明,但共同的目标都是尽快推动自动驾驶落地。从CES各家发布的产品来看,确实也走到了量产的前夜,明显增多的体验活动也在验证这一点。行业普遍认为,共享租车和出租车业务将是无人驾驶的最佳商业化场景,谁率先撞线,整个联盟就有可能最终胜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抱团为什么重要。

车云小结:

在CES开始之前,曾经有媒体问,没有贾跃亭的PPT,汽车领域还有哪些看点?现在看来,今年CES的发布变得更加务实,更为接近量产,这也预示着2018年将是拼刺刀的一年,新兴车企与传统车企、老牌巨头与初创公司的智能化产品将站在同一起跑线,接受市场检阅。

车 云 美 国 科 考 行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