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汽 i SPACE智联电动概念车设计揭密:如何由内而外营造个人空间?

 cheyunwang 2020-09-11
 
戏剧化的场景,居家化的空间,趣味化的交互。

2018年7月27-28日,由车云、中机国际联合举办的2018第二届中国汽车智能座舱论坛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召开。广汽研究院内造型设计部部长冯煜在论坛上分享了概念车i SPACE的设计理念。以下为演讲实录,车云略有编辑和删节。

广汽研究院内造型设计部部长 冯煜

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在这边进行分享,今天跟各位分享的是我们去年底做的一个非常有趣的作品,新能源概念车i SPACE,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关于自我突破的设计故事呢?这对每一个主机厂来说都是一个共同的课题,现在的大背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造车以及消费升级的时代,传统企业需要做思维上面的转型才能面对新的市场,被消费者所接受,这不仅是我们自我突破的故事,也算是整个车企自我突破的故事。“创作活动是一种与自己的斗争,也是从过去解放自己的和行为活动。”这句话是黑川雅之说的,也算是我们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一句座右铭。


CAR STOPS LIFE STARTS理念的提出

作为设计师来说大家都是不断寻求创新、自我突破,而寻求自我突破的方式其实有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方案的层面去追求突破,怎么样去创新。但实际上最根本的是方法上的创新,当方法不一样了,也许我们做出来的所有东西都会不一样了。

好比在传统的汽车设计过程当中,我们把外造型、内造型、Color&Trim、UI各个专业门类分开,甚至做完一件事情才做下一件事情,如果我们今天把所有的专业融合在一起,一切的依据都以用户的出行场景来分,以用户的需求、体验、情感为出发点,而不是以专业来分,也许我们就会做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我们的用户是浸润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一代人,我们直接切入用户群进入高校,跟他们产生一个合作。去年我们跟广东工业大会一起开展合作,依托在校的大学生跟我们一起探讨基于年轻人未来出行场景应用的一些课题。

我们找到这么多的用户特点的创新点,然后提取出可以使用的一些应用,然后把它进行归类,最后归为四类典型人群,包括新潮技术控、呆萌中二少女、热血跑酷男以及时尚斜杠女,这是这个消费人群的一种语言。

针对每一个用户群,我们去演绎他的出行方式,规划他的出行路线,我们在发现的应用当中找到各种创新点。这些学生用他们的发现,透过小视频的方式,把他们的出行和应用拍出来,并且用一个非常生动的视频方式来呈现,这也是一种设计的创新方式,以前我们的设计往往是停留在纸面上、图片上,这种方式可以让你的设计活起来,这是一个创新的突破。

传统汽车解决的问题是人们从A地到B地移动的问题,现在我们从A地到B地移动过程中发现很多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家的生活非常丰富,可能你开车的过程需要讲电话、看手机,甚至可以吃东西等等,还有很多外因。在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汽车所承载的期待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就会越来越丰富,我们对车也就不简简单单看作是一个交通工具。

基于前期的研究,与广东工业大学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个创新的理念,叫CAR STOPS LIFE STARTS(有限车空间、无限车生活)。在一线大城市,一个年轻人工作三五年之后想要在市中心买一套住房,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实际上要购置一台车并不是很难,门槛相对比较低,一辆车的空间对他们来说,才是一个真正个人化的空间,也符合我们现在所提到的座舱理念,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好好的利用这个空间,更多时候我们把它放在停车场,我们应该用这个空间作为一种生活的延伸,既是自己的独享空间,又是释放自己,进行互联网应用的一个平台。

居家与驾驶两种模式

带着上述理念和问题,我们设计了i SPACE概念车,它既是个人空间又是社交体验的空间。因为它的关键词都是在空间,而不是在车怎么样,我们在整个设计的方法上面也是突破以往的由外至内,在这个车的设计上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开始由内至外规划一套辆,在不同的场景、空间、不同的交互体验之下,我们逐渐把它勾画出来。

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具备很多的功能,它已经远远不再是一个手机,它只是一个可以打电话的个人移动终端。未来的车,它也可能不单只是一个能够驾驶的工具,而是一个可驾驶的人居空间。而在这个人居空间当中,我们可以干更多的,比你用一个智能手机能做的事情还要丰富、还要精采。我们设计了两种模式,居家模式与驾驶模式。

比如说现在,下图是典型的一个驾驶模式。按照李书福的说法,汽车就是四的轮子加两排沙发,于是呢,我们在车内就提供了两排沙发。这个就是一个驾驶状态。但是呢,这个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的创新点在于它可以一键切换成居家模式,前排的座椅透过巧妙的摺叠,可以与后排拼接成为一张舒适的床。然后,我们前面的仪表板,透过翻折可以成为一个横向的大屏。有了一块大屏的电视,有了一张舒适的床,有了一个个人化的空间,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想像力,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打游戏、看电影、网络连接,甚至只是在这里面睡觉。

如何更好的营造居家的氛围,我们在色彩方案上也想了很多方案。它可以代表各种个性化的设置、各种风格的联想,有这个新中式、幻时代、或者是轻生活,或者是更多更多,利用你的想像力。所有设计的联想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跟我们的空间、跟我们的家具。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

一个优秀的设计,没有细节是没有办法达到它最佳的效果。所以,我们很多考虑其实是基于应用场景的。比如说,座椅旁边放报纸的小口袋、翻折成大床时睡前读物的放置处,以及可伸缩的小桌板。一切的设计都是围绕用户需求,使整个内饰设置更接近家居化的氛围。

交互设计的未来发展必定会朝向娱乐化、趣味化和情感化的发展途径,而更重要的来说,未来交互设计已经成为内造型最基本的设置。我们也为这台车的用户设计了专属的私人助理,我们叫它“广小琪”,这个在我们量产的电动车GE3上已经有搭载,只是在这里我们用更为生动的的方式呈现。应用全系投影技术,它可以在仪表台的空间内自由移动,并且可以与你自然的互动,就像一个活生生的小宠物。你还可以没事逗逗它。在执行菜单任务的时候,它会在旁边给予你提示,就像你的贴心玩伴一般。

另外在居家模式,我们的整个仪表板变成大屏。透过手势的控制,可以实现娱乐、电影、音乐不同功能的切换。就像在你自己家的客厅一样。这个是当你把它切换到居家模式的时候一个动态的效果,你可以在睡眠空间、腾讯视频、游戏天地和自然模式等等之间进行切换。通过手势就可以轻松的控制,因为此刻你人正舒适的躺在床上。

当然光有一个床,以及一个大屏幕是不够的,你还需要一个浪漫的氛围。比如说的,当你躺下来的时候你能有很舒适、很惬意的氛围光,你还可以仰望星空,不管它下雨还是没有下雨,带著OLED的天顶都会给你制造一个最浪漫的氛围,还可以看到流星。


外造型的设计挑战

我们说到了由内至外,刚刚说了内,实际上“外”反而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了。我们很简单的可以说“由内至外”就是给内饰空间最大的空间感,但实际上当你在给内饰最大的空间、最大的自由度的同时,对外造型设计实其实是提出了最大的挑战。因为我们既要打破常规车的设定,又要让他看起来,还不至于太难看。实际上对于我们年轻设计师提出了很严苛的挑战。

所以在初期方案的探索当中,我们也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案,而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带有现在汽车的特色,动感啊、三维啊、雕塑感啊。这个过程当中也曾为一些方案所停留,它既能够包含一定的空间氛围,同时呢,也能够让我们看到车的感觉,这样的话,让我们心理多多少少拥有一些安全感。但是这样的车、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就足够了呢?我们也做了一些小比例模型,进行这方面的探讨,但是总觉得好像还不太够。

所以我们持续的、不断的去深入,不断的去加入一些细节,让整个车变得更加的活灵活现。在这个过程当中呢,实际上我们的内饰设计也在不断的发展。然后我们发现,每当你在想为这个外饰增加动感、增加时尚感的时候,你就在牺牲内饰的空间。

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演绎,所谓的外造型动感的“动”字。这个动,也许不是简单的动感。他是一种移动空间的动,他是一种流动信息的动,或是一种智能互动的动。那就好像我们看到的这些建筑、建构,或者是人居空间。

是我们最后依据内部的空间设置,然后用最简洁,但是又很生动、很精致的曲面造型,设计了这样一个外造型。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挑战。比如说,既然我们这个是一个人居空间,那如何去打造人居的私密感呢?当四周都是玻璃的时候。所以我们采用一种电容、电致玻璃,一通电玻璃可以变得透明,或者不透明。按照现在的技术,这种玻璃是个二维曲面。所以因为这个技术的限制,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车所有的玻璃是一个二维曲面,而不是像现代很多车是个三维曲面。而正是这种二维曲面,构造出了这个车的造型特点。

我们会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当你在交通壅堵的时候,前面的那辆车就在你的风档前面,但是你除了看到驾驶员的后脑勺以外,你看不到任何有意思的东西。如果这个时候,他的后风档正好是个显示屏,能够将这个车主的兴趣爱好,甚至是他的联系方式都展现出来的话。你扫一下他的二维码,甚至你就有可能交一个朋友。这样你就可以去看他的主页,他的微博、微信,看他所分享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在现实生活当中,跨过虚拟与现实这个鸿沟,形成新的人与人之间交互与互动的一种方式。

包括这个前脸,如何让这个前脸显得生动,我们充分利用很丰富很可爱的表情设置。通过LED灯组的排列,可以让这个车做出不同的表情,让这个车感觉像是一个活的“小精灵”。


另外我们也很讲究车的仪式感。当你去接近一个车、想要打开一个车的时候,如何去营造这种仪式感,也可以通过一些交互、车辆一些灯光氛围的设置来提供。如何更好的去开门?每次将手伸入那个把手坑,把它抠出来,未必是一种最好的交互方式。我们希望能够透过手势的感应,来把这个门打开。为此我们还设计了相应的图标,一系列的图标。

这就是我们对i SPACE整个车设计的一些想法。总的来说呢,汽车正在经历130年来最深刻变革的时期,随着新能源技术、智能互连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等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冲击,我们现在期待着新物种的诞生。

而这种物种的诞生,一定会对我们未来的用车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而为了革命性变化的到来,我们不被落下,我们不断的在做这方面的创想。交通工具已经不再是一个把人从A地运送到B地的一个运输工具。而是在A和B之间,很多场景共同连接起来的,一个生态环的一部分。所有这些技术,实际上都在创造我们未来新的从体验、从情感、从需求各方面的升级。未来已来,我们有无限的可能!


车云联合30位行业专家

历时18个月精心打造

李骏、安庆衡、陈安宁倾情作序

徐和谊、徐留平、李书福、王传福、冯兴亚、李斌、汤恩、赵福全、王小川、吴声联袂推荐

车  云  推  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