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名家文学】隆重推荐 吉瑞钦《当代美文专辑》2019032302

 神州家园文学会 2020-09-11

本刊顾问

平淡似珍   郭涛  赵月花  白水山人 董文海   薛迎春 王建勤 林镇浩卢春志 

                 诗心不老,文字长青!

                            总编——王世春

翰墨

堂阳


作者简介:

吉瑞钦,河南偃师人,当过兵,戴过大盖帽,从事过农业、林业以及统计调查等工作。1988年至1989年宁夏大学中文系带薪进修两年。
曾为宁夏日报特邀记者、中国信息报记者,银川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通信兵《连队文艺》发表处女作《我们哨所三个人》。1989年开始陆续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杂文等近50万字,其中有多篇作品获奖,并收集《银川文学丛书散文集》、《银川晚报副刊作品精选》等。电视片《农村侦察兵》,获“1987年全区获奖好新闻”二等奖。散文《吉家沟》获“2018年度世界文协吉春奖文学奖”等



清 音 律 诗

三上庐山

    吉瑞钦




        我爬过华山,登过泰山,游过黄山,去过井岗山……

         这些大山除了雄、险、奇、秀所有山的共点之外,与庐山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庐山就不一样,它并不十分雄、险、奇,却能名扬天下。上到庐山,也不过就是一丘陵地貌,因其秀倒成了绝佳的避暑胜地。过去有钱有势的人,一到炎热的夏天都爱往那里去避暑纳凉。久而久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就这样成就了庐山,把庐山硬生生抬出了名。

        查查庐山的户口,夏禹治水的时候登过大汉阳峰,周朝的匡俗在这里隐居过,晋朝的慧远法师在东林寺门口种了棵松树,王羲之在归宗寺泼过墨,陶远明在温泉附近的栗里村住过家,李白曾经在五老峰下读书,白居易曾经在花径咏桃花,朱熹曾经在白鹿洞讲学,王明阳曾经在舍身岩散步……因为他们是仙,又是圣人,所以足迹所到之处,即使没有古迹留下个脚印那也是看点。

        庐山扬名天下之二,是它悠深的文化。据庐山史记载,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康有为、郭沫若等,前后有1500余名诗人相继来到庐山。他们在这避暑休闲,书生气上来,就诗兴大发,为后人留下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他们杰出的创作,无形中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使庐山成了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山水诗的策源地、山水画的发祥地。他们的佳作大都灿若珠玑。现略举几首描写庐山的诗句,就知其一斑。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庐山瀑布写的如此磅礴壮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首对山精巧的描绘,却寓意深刻地折射出了深奥的哲理;毛主席“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把吕洞滨曾住过的破小山洞,写的出神入化,今倒成了一个游人必去的著名景点。尤其是1980年一部《庐山恋》电影,又引来人流入潮……就是这么一帮文人,奠定了庐山的悠久文化,还是这批儒雅之士,众星捧月把庐山吹到了名扬四海!

        不可思议的是庐山还是个政治名山。蒋介石在南京因受不了夏天的酷署,把军政主要官员搬到庐山办公,名曰“夏都”。可惜这段历史不为大众所知。1959年庐山会议,彭德怀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万言书”,一下子点燃了庐山大火。从此,庐山的政治名山才彻底叫响,蜚声国内外。

        尽管我三上庐山,卖了半天关子,其实我“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些都是在导游那盗听途说,瞎嘞嘞。

       首次上庐山,是于1987年9月,和俺头去安徽芜湖开会。会后,受江西省统计局长的邀请,从芜湖乘轮船,在九江上岸。晚上又宿庐山大厦(庐山会址)。

        第一次上庐山,一切都感觉好奇新鲜,观察也认真仔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庐山会议陈列室。陈列大厅恢复了当时会议的原始原貌,彭德怀的“万言书”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原来彭德怀的“万言书”只是对大跃进存在问题的建言。起初大会代表对其“万言书”有三种看法,很多代表也写好了发言稿,沒料到毛主席的态度最后形成了一边倒,想说真话的也都违心哑言。唯有张闻天、黄克诚一撮代表不识时务,一根筋支持彭德怀。结果可想而知,最后他们一头撞在南墙上,被大会定性为“反党集团”,撤销职务。还把彭德怀、黄克诚定论为“十足伪君子、野心家、阴谋家、纂军、纂党、纂国阴谋由来已久”,是彻头彻尾混进党内的大坏蛋。

         走出陈列大厅。人群只顾低头走路,沒一人说话,有的眉头拧成疙瘩,有的还在摇头叹息。看个个表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20年后,单位分批赴井岗山参观学习,路过九江又随队二上庐山。这一次导游带我们一会儿下坡,一会儿登山,登到最陡处,身子一直往前倾,看见尽是前人的脚,后视则一溜儿的脑袋。登高到山的拐角处,身下山间浩浩渺渺,如同天空倒挂。正在凝望之间,白云簇涌上来,一下子淹沒了我们的腿和脚,大家无不惊喜。忽听一位女士高喊:“我们成神仙了!”庐山的云让我领略了奇妙变幻。

        为了完成老婆心愿,今年四月随夕阳团陪她又上了庐山。一路上紧随其后,她停我站她行我走,到了景点相互拍照留念。走进宋美龄别墅“美庐”,我还特别把她领到冰箱前,指着问:“你听说过煤油冰箱吗?”让老婆亲眼目睹了闻所未闻百年前的奢华品。

        出了“美庐”,碰上一位一手抱老伴遗像,一手举着手机的老汉在照相。只见他偶尔还对着相片说话。最后才知道,他是为了完成老伴生前愿望,专程陪老伴上庐山弥补她的遗憾。众人听了,心里觉得特别感动。

        三上庐山,一次有一次的收获,一次有一次的领悟。但对庐山真面目还是一头雾水。

          2018.12.7  银川


感谢您的陪伴!

 版权声明:本刊发布展示的诗词(对联)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图片来自华为和百度,如有侵权,请通知撤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