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通韵) 作者 荒石 莫道树枝死, 花开几度春。 皮枯生气在, 土厚老根深 命大感天雨, 寿高怀地君。 每年三月至, 依旧可缤纷。 清明祭祖(通韵) 作者 荒石 每逢此日多阴雨, 难遇今朝天宇明。 谨慎铲除坟上草, 虔诚送去子孙情。 陵园又见几新冢, 人面总觉曾未逢。 一曲佛音惠乡老, 拔脱六道救亡灵。 山丹军马场怀古(平) 作者 荒石 当年霍去病,养马驻雄兵。 铁甲荡匈寇,捷音达帝庭。 云高鹰展翅,野旷马蹄腾。 挥剑开疆域,长留大汉风。 注: 山丹军马场,位于甘肃山丹县,军马基地。西汉时大将霍去病曾在此驻兵养马,大败匈奴,收复失地。 晚岁行(通韵) 作者 荒石 晚岁无忧远地行, 江南江北有良朋。 常吟诗赋明心志, 从不寻思贪利名。 闲走天涯观丽景, 淡泊尘世笑输赢。 胸无挂碍随缘走, 借得雨风抒我情。 登浔阳楼(平水韵) 作者 荒石 浔阳江岸有高楼, 一见反诗忆宋囚。 人下不甘凡子辈, 梁山落草做王头。 招安老大心随愿, 散伙英雄话梗喉。 台上此时风正猛, 江河无语水东流。 注: 浔阳楼,位于九江江岸,当年宋江曾在此题反诗被定死罪。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宋江梁山落草。 登琵琶亭(通韵) 作者 荒石 园里空空未见人, 江楼无客我独临。 可惜世上多俗气, 堪叹人间少斯文。 千古高风泽后代, 一曲悲赋感吾魂。 岸头不见琵琶女, 唯有浔阳留旧痕。 注: 琵琶亭,位于九江浔阳江岸。白居易的千古名诗《琵琶行》便作于此。笔者到此寻古,园内竞无一人,登楼望江,甚是感慨。 滕王阁感旧(平水韵) 作者 荒石 明月西来水向东, 千年楼阁任江风。 诸侯已去歌弦断, 山水依然云在空。 王勃才高人命短, 元婴无赖路常通。 茫茫世事谁能料, 变幻迷离春梦中。 注: 滕王阁,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位于南昌赣水岸。因王勃《滕王阁序》名声大噪。此阁为唐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建。李受封滕王,大兴土木,奢侈无赖。 漫步庐山花径(通韵) 作者 荒石 如琴湖畔吟一赋, 司马芳园信步来。 草舍细观迁贬事, 长安定是不开怀。 言直空负报国志, 诗美终成旷世才。 人似庐山云里景, 几多秀色被遮埋。 注: 花径公园,庐山名胜,古大林寺所在地。白居易曾在此写出名诗《大林寺桃花》。公园有如琴湖,司马花径等景。沿花径进去是司马草堂,内有诗人从长安一路贬来的路线图。诗人敢谏直言,得罪了不少权贵,故官场失意,常以江州司马自嘲! 庐山脚下怀渊明(通韵) 作者 荒石 入内但观陶令赋, 花开春色染青山。 峰头楼榭戴云帽, 湖里月华别有天。 岭秀林深隐贤士, 山灵景好近人间。 田园深处真诗意, 难怪渊明早弃官。 注: 陶渊明,江西九江人,曾辞官归隐庐山脚下。庐山上毛泽东旧居的名人馆里有专文介绍。山脚下的南山入门处有陶渊明的田园诗廊。虽无旧迹可寻,但史上有载,可信度还是较高的。 风雨长沙行(通韵) 作者 荒石 春寒伴雨南国行, 诗意潇湘壮客情。 两岸落红随楚水, 一团云雾锁星城。 天伤垂泪为屈子, 风冷凄声怜少陵。 心有悲怀必吟赋, 几回梦里到洞庭。 登杜甫江阁(平水韵) 作者 荒石 西来一路雨风伴, 登上阁楼思旧年。 湘水扬波流岁月, 青山隔岸隐高贤。 读完碑刻杜公赋, 犹见洞庭孤破船。 天妒英才欺子美, 诗吟瘦骨有谁怜。 注: 杜甫江阁,位于长沙湘江岸。为纪念杜甫而建。与对岸岳麓山隔江相望。杜甫贫病交加,客居长沙一年多,留诗五十余首。 登高岳麓山(通韵) 作者 荒石 春暖潇湘江水平, 登高岳麓了吾情。 英雄埋骨青山腹, 墨客吟诗爱晚亭。 树老林深掩幽径, 仙多寺古有钟鸣。 眼前城廓几兴废, 日月不妨千载明。 注: 岳麓山,湖南名山,也是文化之山,更因岳麓书院而名声大噪。蔡锷,黄兴,及一大批烈士埋身于此。诗人杜牧在此写出了千古名诗《山行》。山上有爱晚亭以示纪念。 岳麓书院感怀(通韵) 作者 荒石 参天古木几成排, 湘水一江育楚才。 千载多闻圣贤事, 百年又见伟人来。 入门即享书香味, 观物更加情满怀。 室雅境幽俗客少, 再迎学士上高台。 注: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岳麓山下,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或讲学,或求学。王阳明,王夫子,张栻,曾國蕃,左宗棠,朱熹,蔡锷,毛泽东等都和此书院有不解之缘。正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说。 橘子洲头(平水韵) 作者 荒石 千里南奔橘子头, 展怀迎抱大江流。 仰怀先辈沉浮志, 念恋峥嵘岁月稠。 寻景不辞湘雨冷, 赏词顿解杞人愁。 老来更想当年事, 也有豪情也有求。 注: 橘子洲,乃长沙湘水江心岛。当年青年毛泽东常在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并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词作《沁园春,长沙》。现有毛泽东巨型雕像和诗词碑刻立于岛上,供游人参观。每来此地,都禁不住心潮澎湃,缅怀过去。 重登岳阳楼(平水韵) 作者 荒石 三月洞庭逢冷雨, 西来重上岳阳楼。 春寒不减游人兴, 风猛更推江水流。 古楚山光收眼底, 巴陵往事涌心头。 诗推李杜范公记, 屈子一投轻五侯。 注: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洞庭湖边,乃长江三大名楼之一。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得名。文人墨客多有诗赋留存。屈子投江,杜甫病亡,均发生在岳阳境内。己亥春,笔者南行,再经岳阳,登楼感怀,又是一番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