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秋分诗话 露点月华老 秋分菊色浓 作者:信园春晓 秋分 七律·秋分 /信园春晓
莲池浅碧楚天明,节序今分昼夜平。 雁过三秋浮倦字,雷驰八月了残声。 墙蛩寂寞吟风老,玉桂斑斓浥露清。 坐对银屏敲韵句,芸窗已觉晚凉生。 水调歌头·次韵苏轼《明月几时有》 /信园春晓 (题:今日秋分,明日中秋,在此遥祝各位朋友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时度中秋节,恰遇露华天。 几番凉热交替,挥忽感流年。 相约金风同宴,一任欢情绻缱, 轻缕桂香寒。 月在水云上,人倚菊栏间。
酒杯尽,歌客散,自难眠。 碧辉万里,今夜函夏共团圆。 如许幽心怀远,国富民安惟愿, 别外不求全。 学咏东坡调,新阕寄婵娟。 2018年9月23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十四,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霜降”是秋季的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故称秋分。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同时,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 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此时降雨减少,天气干燥,所以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近于干涸之状。
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周贺[唐]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 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周贺,字南卿,唐东洛(今河南洛阳)人。客润州3年,曾为僧,法名清塞。文宗大和末,得杭州刺史姚合赏识,晚年曾出仕。周诗工为近体,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 这首诗是作者再过好友王辂原居纳凉时所写。王辂,号质庵,浙江慈溪人,由太学考授县丞,行水有方,治民有体,广受拥戴。此诗文笔清新,沉郁有格,意旨融变,颇多清工之句:一到夏天就常常想起这个地方,早晨和傍晚似乎能分享秋之凉爽;抬头就可看见旧时的明月,落座恍惚听到初夏的蝉鸣;摇扇所生的风吹落了败残之叶,小溪流淌的水倒映空中零散稀疏的云;再过此处纳凉,似乎别有一番清凉境界,真的羡慕老友的从容淡定,悠闲舒缓的生活。全诗结合秋分特点,既写了纳凉处的所见所闻:看见明月、残云、落叶;听见蝉鸣、凉风、流水,让人感到此处幽美清静凉爽宜人,的确是一个避暑胜地,难怪叫人“从容”“多忆”。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陆游[宋]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中年入蜀抗金,但在仕途上却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因而诗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远的襟怀。在这首晚年诗作中,陆游在秋分后顿觉凄冷,悲从中来:今年秋天来得早,树叶还没有全黄就凋落了;蟋蟀已感到季节的变化进入屋内,好像在床边泣鸣一样;我将老死之人,每天一樽酒一卷书地数日子,有时想起黄帝与唐尧的伟业心头顿生无限感慨;老来仍然没有消除少年般的雄心壮志,你又有什么好法子医好我这老毛病呢?实际上这是对年轻时欲报国而无门的追悔和对那些奸臣的嘲弄。
秋分日忆用济/ 紫静仪[清]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紫静仪,字季娴,女,清浙江钱塘人,工诗善琴。 与陆游的忧国情怀不同,清代女诗人紫静仪的诗则是以应时怀人为主题抒发亲情。沈用济是紫静仪的儿子,少承母教,及长为国子生,游迹半天下。母亲在家常常思念:开篇一句“遇节思吾子”,直抒胸臆——在今天这个秋分节时,十分地思念远方我的儿哦!只好对着夕阳吟诗来寄托对你的想念之情。此时,燕子正准备明天飞往南方去,秋天眼看已过去一半,你浪迹天涯,只是一介窘困的书生,也应当及早乘舟回家来,不要等到大雪纷纷路难行。这首诗用近乎白描手法写愁思,将一个母亲思儿的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很是真切生动。
这几天天气晴朗,清风送爽,桂花飘香。晚间闲步,出去时好好地,回来后却有些郁闷,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悲秋”吧? 路过湖边“会所”,里面华灯齐放,歌舞婆娑,脑中木然冒出 “不晓韶光何处尽,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句子; 路边意外遇到多年不见的“芳邻”,她问你不认得我了——曾经的美少女已见老态,浓妆霓裳也遮不住岁月的霜痕;回家抬头看到墙上的日历已经撕去一大半,恍忽日子真不知溜到哪里去了……不由感叹:流年似水,逝者如斯!是夜遂成《多丽·秋分感吟》一首:
多丽·秋分感吟 /信园春晓 正秋分。澹天轻映浮云。 雁初回、渐飞渐远,匆匆影掠烟津。 暮风吹、一川碧水;残霞落、两岸黄昏。 小径愔愔,平林漠漠,叶飘三五向湖滨。 薄凉起、幽阶人静,虫唱数声闻。 长亭外、疏桐淡月,几许销魂。
转桥头、耸然会所,画檐珠箔罗裙。 玉楼中、浅歌逸韵;浓阴里、华光余痕。 但过园门,桂香欲嗅,侧身似遇旧时邻。 借晚照、斜窥粉黛,依约认娇颦。 堪惊叹、徂年易失,难驻芳春。
(本文参考百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