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手机被父母砸,11岁男孩跳楼坠亡:在娱乐上,家长该不该向孩子让步?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9-12



你能够相信吗?被自己从小一手养大的孩子,因为父母把他的手机砸坏了,竟一气之下从12楼层高的地方跳下,荒唐而又悲凉。

他是来自杭州的一名11岁少年,因为沉迷手机游戏,不肯做作业,家人屡劝无果,便把他的手机给砸了。

谁也没有想到,男孩竟会拿自己的性命来跟砸掉手机的家长赌气,这一赌,把命给赌没了。

可能这样的理由会让人觉得大跌眼镜,可是事实它,就是如此真实而残酷地发生了。

到底,是什么把这个11岁男孩推向了深渊,真的仅仅是因为手机被砸吗?


一、抢走手机的那一刻,也夺走了孩子的生命

孩子沉迷玩手机无法自拔,耽误学业,这一直是许多家长的“心病”。

可这次,竟有家庭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

不少父母开始自我怀疑:

不让孩子玩手机难道有错吗?怕他们沉迷网络世界耽误了自己的未来,这是作为父母的一片苦心,又有哪里错了呢?

出发点固然没错,但纠正孩子的错误有很多种方式,最不可取的,就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如此行为轻者伤害亲子关系,重者,就是男孩的这般悲剧。

11岁男孩的家长轻视了正沉迷于网络游戏时孩子的精神状态。沉浸在虚拟世界的他们,已经对手机产生依赖。当他们沉浸其中时,他们会忽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容不得别人打断。

彼时,他们已经对手机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强制介入切断他们与手机中虚拟世界之间的联系,很有可能会导致像11岁男孩这种过激反应。

11岁男孩的家长就是低估了孩子对产生心理依赖的严重性,还以为砸掉只是一部普通的手机而已,殊不知,他们的孩子已经把自己的精神世界牢牢地筑在手机里了。

不让孩子沉迷手机,本是为了孩子好,如今却面临着两难境地,在这件事情上,家长难道要给孩子让步吗?


二、治标不治本的教育方式,只能把孩子越推越远

无论是孩子向家长妥协,还是家长向孩子让步,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如今的许多家庭,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先不说有多少孩子沉迷手机,就连成年人自己有时都缺乏自控能力,何况是一个孩子。

孩子只玩手机不做作业,这不能只认为是手机惹的祸,简单粗暴的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南京,也有一对父子因为孩子玩手机这一问题发生了矛盾,儿子竟然一气之下报了警。

警察到现场了解后得知,南京14岁男孩的父亲因为儿子经常熬夜打游戏导致成绩下滑,想要在14岁儿子的房间里装个监控,督促他学习。

男孩一听立马就火了,认为自己的隐私收到非常严重的侵犯,便一气之下报了警。

父亲的这种做法,既伤害了亲子关系,挑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没能有效地制止孩子沉迷游戏的行为,得到的只有更加强烈的反抗而已。

11岁男孩的家长,出发点是对的。错就错在,方式过于强硬,以至于刺激到了孩子。

所以,父母们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用强硬的方式去应对孩子沉迷手机网络的情况,还可能加剧孩子反抗的心理和行为。

比起简单粗暴的砸手机,平和的沟通和交流更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三、言传身教的父母出现了问题

11岁的男孩之所以会做出这种行为,这说明他对手机的依赖是日积月累的,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影响就能够造成的。

他应是从小没有受到正确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以至于无节制地接触手机,随心所欲地玩游戏,才会产生如此深的心理依赖。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说过:“当孩子沉迷于手机,多数是父母在教育中犯下了这三大错误:父母起了坏的带头作用;没有对玩手机进行正确的引导;父母偷懒。

还记得去年湖南卫视《少年说》中那个称“手机才是我的爸爸妈妈”的孩子吗,节目中,孩子对着自己站在台下的父母喊话:

“小时候,我觉得,手机才是爸妈的孩子”

“因为我每次抬起头来看着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看”

“我真的不知道,手机里到底有什么好看的东西,竟然比我还重要”

“因为我爸妈想让我安静下来,不给他捣乱,就会把手机扔给我,让我一个人玩”

“你们大人总是这样,为了图现在的安静,用手机稳住我们”

“等我们长大了,沉迷于手机,你们又会觉得,是手机耽误了我”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小的时候,是谁把手机塞到我手里的?又是谁,放弃了对我的关爱和陪伴?”

“有时我还会想,手机才是我的爸爸妈妈”

“拜托你们,放下手机,陪陪我好吗?”

讲到最后,孩子情绪越来越激动,呼喊着质问父母:我想让你们陪我讲话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你们在玩手机!

台下也有不少孩子在默默地擦眼泪,

他们感同身受,因为台上的男孩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也很想爸爸妈妈能多陪陪自己。

有时候,孩子并不是真心想玩手机,只是在家里,缺乏陪伴的他们,需要一些东西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来陪伴他们度过孤独的时光。


四、误入迷途的孩子,依旧有得到救赎的机会

1、不要刻意阻隔孩子了解电子产品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非常重,你越不让他碰,他越好奇,你越不肯他玩,他就会想尽办法拿到手。

家长要往好的方向引导,告诉孩子手机里不单只有游戏一项,手机还有其他诸多用处,让他们正确客观地看待手机这种东西,不要盲目地把手机与游戏机画上等号。

2、从小帮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和娱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给孩子买手机之前,要事先考虑后如何正确合理安排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并与孩子做好约定,日复一日地严格监督他们的时间,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3、不要让学习和手机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唯二选择

孩子如果对手机已经有很强的心理依赖,家长千万不要习惯性让孩子在写作业和玩手机这两件事情上做出选择。

当家长经常在孩子写作业和玩手机这两件事上,逼迫孩子必须要收起手机去写作业时,会不断强化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心理以及对学习的抗拒心理。

4、时刻教育孩子不要生命当儿戏

11岁男孩轻易地拿自己的性命赌气,这说明其从小在珍视生命这一教育课题上的严重缺失。

所以,请记得告诉孩子,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坎儿,都永远不要轻易抛弃自己宝贵的生命。

说来也讽刺,孩子从小最依赖的不应该是自己最亲近的爸爸妈妈吗?如今,却几乎被手机替代了这一角色。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电子时代,电子产品、网络游戏无处不在;在这个竞争巨大的社会,工作的压力与生活的琐事时时刻刻围绕着父母,他们很累,照顾孩子真的很难。

可那是我们最珍视、最疼爱的孩子,再忙也要多陪陪他们,听听他们的心声啊。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推开了父母,而是父母自己先走远了。

多给孩子一些陪伴,不是说说而已,这是一个值得所有父母深省的话题。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