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慌了!这些普洱茶终极逻辑,让我那个习茶7年的同行都酸了

 庄园图书馆 2020-09-12
慌了!这些普洱茶终极逻辑,让我那个习茶7年的同行都酸了

茶叶进化论把我零碎的知识,打碎重组后又升华!

一、开启对普洱茶“越陈越香”新的理解

二、梳理农业品种的发展逻辑

三、颠覆对品鉴和工艺的关系认知

四、识别不同品种的口感及茶叶品质好坏

......

这是一个越深入,越热爱的过程。

接触茶近7年,即使进修了茶艺师、评茶员等课程,笔者仍觉得很多茶叶知识掌握得很零碎,大都为了应对考试拿证,并没有什么实用性。

这次参加茶叶进化论的课程,对笔者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

慌了!这些普洱茶终极逻辑,让我那个习茶7年的同行都酸了


从茶叶历史,茶叶品种的进化,品鉴茶叶活性,到评判加工工艺是否标准等,李扬老师对整个茶叶体系做了全面而透彻地讲解。

打破了以往传统而零碎的茶叶知识,自以为学了一些“旁门左道”,却对很多知识都模棱两可。

所以说,找对行业很重要,挑对老师更很重要。

下文笔者就跟各位分享下,茶叶进化论第17期,学到的部分精华知识。

建立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底层逻辑

围绕越陈越香,延伸对普洱茶活性的判定。

只有重视一款茶的活性,才能知道有没有存储价值,而这才使得研究普洱茶有了意义。

李扬老师认为:「喝一款茶的时候,首先要去感受茶叶中糖苷类物质的含量,而糖苷类物质就体现在回甘、生津以及清凉感上。」

这套方法打破了以往笔者喝茶,只关注香气、汤色、滋味等表象的浅薄认知,殊不知这些都会随存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导致误判。

慌了!这些普洱茶终极逻辑,让我那个习茶7年的同行都酸了

领悟每个茶种形成背后的进化原理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是经过猿人进化而来,植物界乃至茶树品种也经过一系列优胜劣汰的进化。

最终,留下了生长力极强、采摘很便捷的勐库大叶种以及其他茶种。

这不仅是自然的选择,同样也是人为驯化的结果。

针对某地域某一类树种为何种植面积广泛的问题,李扬老师也做了深度的历史剖析和人文实地考察。

讲解了关于茶种的诞生以及演变史,疏通了我对茶树品种的一系列疑惑。

慌了!这些普洱茶终极逻辑,让我那个习茶7年的同行都酸了


从茶树种植方式来判断茶叶品质

如果你不懂如何去看一片茶园好不好,上完课程后你会发现,原来种植密度对茶树的影响如此之大。

为何台地茶品质赶不上古树茶的原因,而跟树龄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去到茶园我们首先应该观察茶树之间的种植密度,种植越稀疏的茶园品质越好,反之种植越密集的茶园,品质就相对更差。

慌了!这些普洱茶终极逻辑,让我那个习茶7年的同行都酸了


还能通过看树形,来判断一棵茶树大概处于哪个生长阶段。

我们以往认为发芽率越高的茶树通常树龄越大,其实不然。

相反发芽率很高的茶树往往处于成长期,没有进入成熟期,而进入成熟期的茶树反而发芽率相对较低,看起来并没有那么茂盛。

因为长到成熟期的茶树,自身需要汲取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少,芽叶产量也更少。

慌了!这些普洱茶终极逻辑,让我那个习茶7年的同行都酸了


品鉴是识别工艺是否标准的过程

茶叶进化论李扬老师说:“要做一个合格的评茶员之前,先成为一个合格的制茶师。”

一切脱离原料和工艺谈品鉴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没有任何说服力。

每一种出现的口感,背后都是原料和工艺决定的。

所以品鉴普洱茶,是品其工艺是否标准,从而去识别什么样的口感才是【优质原料+标准工艺】造就的。

慌了!这些普洱茶终极逻辑,让我那个习茶7年的同行都酸了

△茶叶进化论主讲 李扬

通常情况下,大树的生津、回甘、清凉感都比小树明显。

但也不排除部分大树被修剪过渡,产量大增造成的品质不好,或者生长环境的土地供应营养比较少,造成茶叶品质不好。

大树的水路比小树的要开阔,但是如果是工艺不到位造成的味道缺失,后期经过存储后,氨酚比有可能会恢复从前,又出现大树的那个口感。

然而大小树的香气和滋味,在同一个品种和同一块茶地里,大小树的差别并不大,如果是后期工艺拉开的差距,有可能就会被颠覆,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故审评普洱茶一定要多方位思考:是什么环节造成了现在的口感,预测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慌了!这些普洱茶终极逻辑,让我那个习茶7年的同行都酸了


梳理熟茶发展史,手把手教你品评熟茶

从红汤普洱发展到现代熟茶的创新工艺,是理解了微生物生存原理,通过控制微生物生长量掌控了熟茶的有效转化率。

而小堆发酵解决了传统数吨原料的繁杂,实现了两三百斤就能发酵的熟茶准入门槛,于是名山名寨熟茶这才闯进市场,熟茶进一步实现了消费升级。

以往笔者品鉴熟茶,就看有没有堆味、杂味,再用香、甜、润、厚、滑来粗略评判,殊不知这些都不准确。

慌了!这些普洱茶终极逻辑,让我那个习茶7年的同行都酸了


直到上了李扬老师的课才知道,应该像判断普洱生茶那样去品鉴其糖苷类物质的含量,即:此款熟茶有没有回甘、生津、清凉感。

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的普洱熟茶,才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

以上便是笔者最有感触的几个知识点。篇幅有限,茶叶进化论的精髓更多的是在课程现场。

唯有躬行,方得精华。(本文由茶叶进化论授权说茶网转载,作者:花花,图片来源:茶叶进化论、说茶网图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