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

 骄阳飞雪 2020-09-12

文摘摘录——

成人总是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

大人们越来越不懂孩子,更不想或者不屑于回到孩子的世界去感受孩子的纯净内心和独属于孩子的智慧。

于是,他们不仅让自己陷入了巨大的焦虑,还往往基于自身力量强大的所谓优势,以控制、强制、专制的方式对待儿童,并不允许也不能忍受他们些许的反抗。

也因此,成人和儿童之间的误会和对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甚至有时候因无法消弭最终酿成悲剧。却不知道太多“怪兽”小孩的背后,往往是因为有太多“问题”家长,存在的重要问题即成人往往无视孩子对“被尊重”的需求。——蓝玫《好父母,智慧爱: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从两只“大老虎”看孩子被尊重的需求》

和孩子相处没有那么难,那就是成人不要有那么多的自以为是和想当然,要有向儿童学习的意识和行动,要对儿童内心世界充满好奇和敬畏,要尊重他们的天性中美好的部分,并引导他们学会以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一定能营造出和谐美好的亲子氛围,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蓝玫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新父母,智慧爱:

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

——从两只“大老虎”看孩子被尊重的需求

原创|蓝玫

蓝玫,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本文原题目为《从两只“大老虎”看孩子被尊重的需求》,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成人总是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大人们越来越不懂孩子,更不想或者不屑于回到孩子的世界去感受孩子的纯净内心和独属于孩子的智慧。于是,他们不仅让自己陷入了巨大的焦虑,还往往基于自身力量强大的所谓优势,以控制、强制、专制的方式对待儿童,并不允许也不能忍受他们些许的反抗。也因此,成人和儿童之间的误会和对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甚至有时候因无法消弭最终酿成悲剧。却不知道太多“怪兽”小孩的背后,往往是因为有太多“问题”家长,存在的重要问题即成人往往无视孩子对“被尊重”的需求。(《尊重儿童成长的自主性,遵守成长的自然规律,把儿童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假期去刘姐家小聚,好友霞夫妇带着5岁的儿子小博也在。和刚刚做父母的时候比起来,这对夫妻给我的印象是少了很多幸福感。尤其是妈妈,说起这个儿子,更多的是用“头疼、愁死了、气死了、烦”这些词。也难怪,很多人眼里所谓男孩子才有的“淘气”,在博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在一起还烦,妈妈却满屋子追着儿子喂饭。她说:“你让他自己吃,他从来不好好坐这里吃。”事实上,她追着这样喂,孩子也并没有如她所愿“好好吃”。最后,妈妈沮丧地把碗扔在桌子上,又生气又无奈地说:“看,就这样,只吃了几口。”一边生气,一边却心有不甘地不时回头看看满屋子疯跑着的孩子。

大人们聚在一起说话,博不时地扑到大家面前做鬼脸,还伸出手把五指张开,指尖弯曲着伸到别人眼前,咧开嘴露出牙齿大喊着‘哇呜,我是大老虎’,冷不丁把人吓一跳;一会儿又在房间里横冲直撞边喊边到处跑,要是撞到了谁,就狠狠推开对方绕开继续跑,全然不顾是在别人的家里做客;进出房间的时候,要么把手掌使劲打在门帘上并顺势往下扯一把,要么狠狠地一把推开房门冲进去,还“咣当”一声使劲把门关上……霞不断地发出命令给这个让人不省心地儿子:“博,不许闹了!”可是博根本不听,好像压根就听不到一样。即使妈妈忍无可忍的时候在他屁股上甩两巴掌,他也是使劲扭动身子挣脱妈妈继续我行我素。(《没有“问题孩子”,而是孩子遇到了问题——如何看待中美教育的差异?》)

当然,他也有安静下来的时候。那就是当妈妈着实无奈了,为了息事宁“博”对他说:“别闹了,给你开开电视看动画片吧。”“行!”这时候的博,几乎是雀跃着一把抢过妈妈手里的遥控器,还不等坐下来,就开始熟练地调台,直到电视镜头里出现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画面。这时候,博的“闹腾”才算告一段落,大家也终于跟着妈妈舒了口气。

镜头里毫无营养的动画片深深吸引着博,他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此刻的专注和刚才的表现完全判若两人。但我发现,他始终歪着脑袋,明显是斜视的症状。我试图提醒霞,但她刚刚从之前的焦躁中平静下来,还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我于是只好默默闭上了嘴。

眼前的局面刺激了我,出于职业习惯,我被激发起了强烈的挑战的欲望,于是我走向了坐在沙发上的博。

还是在襁褓里的时候见过博,眼前这个已经一米多的“小小伙子”,早已找不到婴儿时候的影子了。我选择坐在他的旁边,但并没有被他发现,因为他正全神贯注在电视里。

我并没有制止他看电视。而是冲着他说了一句:“我也是老虎,小老虎你好,我是一只大老虎。”因为我关注到他此前一直都喊自己是“老虎”,所以这样和他打招呼。没想到的是,博忽然转头冲我大声说:“我也是大老虎。”这句话说得非常肯定,但声音并不是像之前那样高。我意识到自己这句招呼打得不好,于是认真地对他说:“哦对不起,刚刚没有发现,原来你是一只大老虎啊?那我这只大老虎现在过来,加上你这只大老虎,我们就是两只大老虎了,对吗?”他又转头把目光投向我,边点头边回答说:“对!”(《斯宾塞:你把什么留给孩子?——李玫瑾:让父母醍醐灌顶的20段话》)

“好吧大老虎,现在我这只大老虎,可以和你这只大老虎做朋友吗?”我一脸认真地看着他。

他这次以更快的速度转过头看着我,脸色也柔和起来,对我点点头说:“可以啊。”说完这句话,他并没有立刻转头去看电视,而是略带微笑地看着我。

我于是伸出右手对他说:“那我们就是朋友了,握握手打个招呼吧。你好啊大老虎。”听完我这句话,他嘴里一边回答着“好的”,一边迅速在沙发上站起身来,然后拉住了我的手,愉快地模仿我打招呼的方式说:“你好啊大老虎,我也是一只大老虎。”他再次对我强调。

我继续对他说:“既然是好朋友,可以抱一抱吗?”

他一边说着“可以”,一边居然乖巧地站起来,伸出双臂环住我的腰,把小脸贴在了我的怀里。

我趁热打铁,对他说:“好朋友,那我们现在可以一起玩吗?”

他脸上泛起了一丝微笑,仰起小脸说:“可以啊!”

我于是发出一个不容置疑地指令:“那你要先去关掉电视,我们才能一起专心做游戏。”他轻松愉悦地对我说了两个字:“好的。”然后转身拿起遥控,迅速关掉了电视,扭头满怀期待地看着我。(《家长们究竟为何焦虑?怎么才能做一个不焦虑的父母?》)

我认真地和他讨论:“我们先来决定玩什么吧,好吗?”

“好的,那我们捉迷藏吧。”他提议。

“行。那我们去哪里玩呢?”我还是请他选择。

“大老虎在森林里玩,这里就是森林。”他环顾客厅,再次做出了决定。

“好的。谁先藏?”我问。

“我来藏。”他说完这句话,一下子从沙发旁边蹿出来,奔向了卧室。

看到他这时候的一系列动作,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大意了。因为他似乎再次回到了刚才的“闹腾”的状态。

但我还是忍住没提醒他,而是等我“找到”他回到沙发旁边的时候,才和他说:“刚刚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快找到你吗?”他摇摇头。我继续说:“是因为你刚刚跑的时候声音太大了,藏在树林里的小动物都被吓得四散逃跑,这样就让我很快发现你了。所以呢,你应该悄悄地,蹑手蹑脚地。”说到后面的时候,我故意压低了声音轻轻对他说。

“嗯,轻轻地。”他一边点头,一边轻声重复着我说的话。于是这一次,他的动作特别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朋友忽然在走过他身边的时候和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哎呀,大老虎啊?”他于是警觉地再次伸出了“爪子”,冲对方“哇呜”喊了一声,还把手直接抓向了对方。等回到我身边的时候,他的“老虎爪子”还没有收回去,冲着我,也挥舞了一下,但幅度明显比对那个朋友的动作幅度小很多。我猜想,他这是为自己刚才对那位朋友的做法向我做的解释。(《新家庭教育的十大愿景——我的新家庭教育观》)

我故作惊讶地问他:“我们可是朋友啊?老虎的爪子要伸向朋友吗?”他忽然把朝向我的手反转了个方向,捂在自己的两个肩膀上,带着几分说不出来是担忧还是惊恐的神色,对我摇了摇头。

我继续用平和的语气对他说:“是啊,爪子是不可以伸向朋友的,也不可以伸向其他没有伤害自己的伙伴,只能伸向要伤害自己的敌人,对吗?”

“对,不可以伤害朋友。”他重复了一遍。

“所以,”我继续说:“现在这里都是朋友,没有敌人,大老虎的爪子就应该像你现在这样收回来,你真是太棒了,我喜欢你这样的朋友。”

他见我没有生气没有责怪他,彻底释然了,跑过来再次抱住我,笑眯眯地对我说:“嗯,我也喜欢你,我们继续玩吧?”

“好的,不过这次不玩捉迷藏了,我们讲故事好不好?”我提议。

“好的。”他仍然是愉快地答应了。

“你看这片森林,里面藏了好多的好朋友呢,都有谁呢?”我故意伸手指着沙发周围不打扰屋子里其他人的一片活动范围对他说。

“有猎豹。猎豹非常警觉,有危险靠近的时候,它总是能够最先知道,它跑起来还特别快。”他一下子说出了这么长的一串话, 边说还边做动作,似乎是想演示给我看。

“哦,是吗?我都不知道这些呢。”我故作惊讶地赞美他。

“是的。”受到表扬,他的小脸上泛着光。

“那猎豹和老虎谁厉害啊?”我虚心求教。

“猎豹不吃老虎,老虎也不吃猎豹。”他给我解释到。

“哦,原来它们也是朋友啊。”

“是的,所以它们谁也不吃谁。”他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就在我准备带他编织一个老虎和猎豹的故事的时候,霞有事要带他走了,很遗憾,我们的游戏就没有能够继续下去。

博一边穿衣服,一边恋恋不舍地问我:“我们下次再一起玩吧,好吗?”我答应了他,我们彼此拥抱了对方,就告别了。

孩子的成长,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年龄特征的。和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入他们的世界,遵循他们的逻辑,既充分尊重又要适当进行引导。(《尊重每一个孩子——关于教育创新潜质的评价》)

首先,尊重孩子要进入孩子的世界,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切入点。

博在自己玩的时候,我观察到他总是冲别人伸出“爪子”,直说自己是“大老虎”。很多人会误会这是孩子的故意或者淘气,其实,这是他们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世界的一种表现。要想靠近他们,就要走入他们的世界。所以我在和他打招呼的时候,直接说我“是一只大老虎”。

但是成人总是无法完全理解孩子的逻辑。比如我觉得他是孩子我是大人,便想当然说自己是“大老虎”,称呼他为“小老虎”了。但是显然他并不接受这个称呼,于是立刻认真纠正我说:“我也是大老虎”。这就是孩子内心真正需要的平等和尊重,那就是他必须和你是“一样”的。所以当我认同了他称呼他为“大老虎”的时候,他才真正开始接受我。但这个时候,我并没有胶着在这个称呼上,而是直接进入了“我们可以做朋友吗”这样的阶段。一方面他有权利在游戏的世界里成为“大老虎”,一方面,没有得到他的真正认同之前,我的任何带有否定和拒绝的话,都会成为我们之间沟通的障碍。

所以当我尊重了他是一只“大老虎”的选择,并主动要和他做朋友的时候,他立刻愉快地答应并应邀和我握手拥抱了。

其次,尊重孩子要巧妙借助游戏规则,以获得认同来协助儿童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在我提出要和他玩一会儿游戏的时候,顺势对他提出了一起游戏的合理前提,那就是“关掉电视”。哪怕仅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出发,这都是一个必须提出的要求,何况从孩子正在观看的节目内容,以及孩子看电视这件事本身,都是需要引导的。这个时候,博立刻答应了,这也说明了他内心对有人陪伴的渴望,是非常吻合这个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的。成人总批评孩子“不听话”,迷恋手机和电视,其实这些不良的习惯往往是成人为了自己“省心省事”推给孩子的娱乐方式,等发现失控之后却又去责怪孩子。好多次我都发现身边的年轻父母,不管是车站、餐厅还是其他地方,经常都可以看到父母在聊天刷朋友圈,把孩子交给了手机、平板的场景。其实只要我们给孩子一点用心的陪伴,这些东西根本抢不走我们的孩子。当然,也有家长说这些方法不管用,那是因为父母选择的时机不对,错过了孩子对你的需求最强烈的时候。

比如像博这个年龄,是一个故事年龄,是一个游戏的年龄,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因此,父母需要通过共同游戏的等途径,释放他们的旺盛精力,同时借机帮他们建立规则,督促他们遵守规则,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博第一次藏的时候,显然还是表现出了一些不当的行为,但这并不说明孩子本身有问题,而是没有被规则约束过的缘故。如果成人简单粗暴进行制止或者批评,或许会有效果,但远不如围绕“游戏”本身来引导更容易让他接受并遵守,所以我提醒他应该怎样做是对的,他很快接受并且立刻践行了。(《游戏的价值》)

最后,尊重孩子是不轻易对孩子的行为简单定义或强行制止,而是要顺势引导。

博之所以会对别人伸出“爪子”,是他对成人的一种试探和抗议。因为他沉浸在自己的游戏里不愿意被打扰,除非这个人是真的要进入他的“游戏王国”。但是,这样的试探方式是不当的,我们必须加以引导。所以我提醒他,对自己没有恶意的人,不可以伸出“爪子”试图伤害,但是也要告诉孩子,对伤害自己的敌人,是可以的。

包括此后和他商量换一个游戏方式,他也愉快地答应了,这说明他需要的并不仅仅是游戏,而是成人专注地陪伴,有了这样的陪伴,和他一起做什么其实都是可以的,但是成人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孩子之所以说自己是“大老虎”,可能他对此类动物感兴趣,所以我顺势引导他一起讲这片森林里的故事,他再次愉快地答应了,还说出了猎豹的习性等。如果不是妈妈要带他走,估计他还会有让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分享给我。

所以,和孩子相处没有那么难,那就是成人不要有那么多的自以为是和想当然,要有向儿童学习的意识和行动,要对儿童内心世界充满好奇和敬畏,要尊重他们的天性中美好的部分,并引导他们学会以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一定能营造出和谐美好的亲子氛围,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认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你的认知在哪个层级,你的人生就处在什么状态》)

(作者单位:新家庭教育研究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