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慢阻肺的疗效观察

 xled1kuhydv2ub 2020-09-12

朱晓明 张光炬

摘 要 目的:探討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慢阻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18年1-10月收治老年慢阻肺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各30例。分别使用莫西沙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疗效、细菌阳性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细菌阳性率均优于左氧氟沙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积极推广应用。

关键词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老年;慢阻肺

慢阻肺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气流受限和肺实质性功能障碍的炎症型病变,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现出进行性进展[1]。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耐受程度远不如年轻人,尤其是在患慢阻肺后,呼吸窘迫、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常常导致患者无法耐受。老年慢阻肺之所以死亡率较高,除老年人身体功能和免疫力方面的问题之外,其在患病后呼吸道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是导致慢阻肺从稳定期迅速进入急性期的重要原因[2]。而导致老年慢阻肺患者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多为细菌感染。临床上是否有效应用抗菌药物来控制细菌感染的蔓延,对提高老年慢阻肺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至关重要。该病治疗重点在于防治感染,以及及时地控制炎症蔓延,有效控制感染和炎性反应能有效降低慢阻肺的死亡率。老年人的机体功能逐步衰退,其免疫力较差,患慢阻肺后长期反复的感染会导致肺功能下降,缺氧、高碳酸血症、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这些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诱因。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虽然都是抗菌药,但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并不相同,分别使用二者治疗老年慢阻肺,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10月收治老年慢阻肺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0-78岁,平均(65.1±2.3)岁。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各30例。

方法:两组分别使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90 min,1次/d,7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没有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除抗菌药物外,使用的扩张支气管、祛痰、止咳类药物使用方法均相同。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细菌阳性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气促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观察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良反应情况,如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退出试验。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数据分析结果用(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莫西沙星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66.7%,莫西沙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莫西沙星组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6.7%。莫西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细菌阳性率:莫西沙星组细菌阳性率23.3%,左氧氟沙星组33.3%,莫西沙星组细菌阳性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

慢阻肺有发病急、进展快、易反复等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导致患者和家属均承受了较为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3]。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耐受程度远不如年轻人,尤其是在患慢阻肺后,呼吸窘迫、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常常导致患

者无法耐受。一旦肺部感染慢阻肺马上进入急性期,部分老年患者需要进行呼吸机治疗,这对老年人身心均是一种损伤。如何能够有效治疗且减少不良反应成为疾病治疗的关键。各种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所获得治疗效果并不相同,对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医生在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治疗中合理选择临床治疗方案。通过临床效果分析能帮助医生选择治疗成本低且治疗效果好的治疗方式,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通过有效治疗来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改善“看病贵”的不良现象。

莫西沙星是新一代广谱抗菌药,常用于慢阻肺的临床治疗。该药对肺组织的渗透性较好,无论是口服还是静脉滴注,其在呼吸道组织和分泌物中的浓度都明显超过在血液中的浓度。莫西沙星对临床上常见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很好的抗菌抑制作用,因此在慢阻肺的治疗中有较好疗效。

左氧氟沙星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尤其对大部分的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在众多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80%。左氧氟沙星注射后能进入肺组织,在呼吸道和分泌液中有较高的浓度,该药能很好地渗透到肺组织中,对慢阻肺的炎性反应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将左氧氟沙星作为初始治疗药物,该药的应用能有效控制慢阻肺的进展。

本次研究发现,莫西沙星治疗慢阻肺的疗效高、不良反应低、细菌清除率高。黄琦(2018)对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慢阻肺的治疗价值进行研究后[4],提倡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优先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慢阻肺。可见,虽然2种药物均是治疗慢阻肺的临床常用药,但左氧氟沙星主要抑制革兰阴性菌的活性,而莫西沙星则扩大了抗菌谱,对大部分的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其在呼吸道和分泌液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液中的2倍,这就意味着其对细菌聚集场所有着较高的抗菌覆盖,在感染关键部位能获得较好的杀菌效果。并且莫西沙星在抑菌方面有着左氧氟沙星无法比拟的优势,且细菌耐药率较低。本次研究对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莫西沙星对患者肺功能的保护和细菌的清除情况较好,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在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用药选择上,应以疗效和不良反应为先,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药物来进行慢阻肺的治疗,以此来降低老年慢阻肺的高死亡率。莫西沙星在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晓勇.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成本效果观察[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3):179-181.

[2]张秀义.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对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

[3]何志宇.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老年AECOPD的疗效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791-1792.

[4]黄琦.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用于慢阻肺治疗的价值评估[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2):145-1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