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趣的题叶诗

 杏坛归客 2020-09-12

孟祥海

  周作人《杂诗题记》中说自己“……曾经于无花果枯叶上写二十字,寄给在巴黎的友人,诗云: 寄君一片叶,认取深秋色。留得到明年,唯恐不相识。”没想到,一向平淡冲和的老夫子,也有如此浪漫的举动。可见,这知堂老人也有一颗浪漫的心!

  树叶题诗,最早在唐孟棨的《本事诗》里就有记载。诗人顾况与诗友在洛阳行宫的皇家花园里游春,偶然在御沟中拾到一片梧桐叶,上有诗一首:“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顾况第二天也在梧桐叶上题诗一首:“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并让人到上游放入溪流中。十多天后,有在花园寻春的人又在溪流中得到题诗的树叶,便将它拿给顾况看,诗云:“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该传说至此戛然而止,没了下文。

  与顾况相似的故事,还有唐宣宗年间卢渥的“红叶题诗”;唐德宗贞元年间,贾全虚“花瓣题诗”。此外,杜牧也有“桐叶题诗”: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叶因题归燕诗。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表达自己欲归不能的心情,后“桐叶题诗”成了怀才不遇的典故。

  明人高濂《遵生八笺》载,他在红、绿、黄三色笺纸上印出叶脉的纹迹,然后将外缘裁成叶形——红笺剪作枫叶的形廓,绿笺则模仿蕉叶,而黄笺制成贝叶,这样,便得到了一张张宛如树叶的“诗笺”,名曰“叶笺”。高濂独自或与友人一起出游的时候,会携带内含叶笺的诗筒,无论青山踏翠还是泛舟轻流,一旦偶然吟得诗句,便题写到叶笺上,然后将片片轻笺抛向空谷或丢入明波……高濂的“题叶诗”也堪独出心裁!

  台湾散文家林清玄在向太太求婚时,随手摘下一片树叶,写了两句话:“纵有才名贯江东,生生世世与君同。”太太接到这片树叶后,很感动就答应嫁给他。林清玄也在续写了一篇“题叶诗”浪漫的故事。

  总之, “树叶题诗”,不管是给友人,还是给情人,只要沾上 “题诗叶”、“题叶诗”之类,总会带上点“风流韵事”的浪漫色彩。“题叶诗”可谓是文学的一种“行为艺术”, 千余年来盛行不衰,真令人低徊!

2020年第6期《当代老年》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