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浔游记之修水游记 4 · 义宁镇 · 宜居之地

 _冯晓晖_ 2020-09-12

  修水游记的第四篇,前三篇分别是双井村(宋代)、陈家大屋(清末民初)、渣津万寿宫(近代)。本篇是现代的修水。

  义宁镇就是修水县城。

  修水古名分宁,后更名为义宁,民国时期因与广西义宁县重名,又被改为修水。因此,修水县城仍然名为义宁镇。

  修水的取名来自贯穿这个县的修河。修河也叫修水,是九江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江西省的五大水系之一。它发源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到了上一篇游记中介绍的渣津镇才被称为修河。之后蜿蜒而下,淌过本游记第一篇中介绍的黄庭坚家乡双井村,当流入县城义宁镇时,已呈浩浩荡荡之势,出修水县后,入九江地区的武宁县,在那里被封堵成为浩瀚秀丽的拓林水库(庐山西海),之后再跨过九江地区的永修县,进赣江,最终汇入了鄱阳湖。

  修水的县城义宁镇就在修河两岸。

  江西是中国南方经济最落后的省份,在此以前我未对这个普通的县城抱以更多的期待,尤其是它还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入住县城已是傍晚时光。当驾车路过县城的中心时观察四下,却略感讶异,修水比我想象得好多了。

  我觉得一个城镇的繁华与文明程度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研判,其一是中心区街道的宽窄,这主要由本地政府的财政与执行力决定;其二是街市的整洁程度,由城市管理和居民素质双重决定;其三是主城区内商场与商住楼的规模,这是由居民的购买力决定。这三个部分涉及到的因素很多,但都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就不深入剖析了。

  如果从这三个维度来观察,修水的发展水平,绝对高于同等级的县城,尤其是商住楼的规模。这也是挺令人惊奇的。

  此外,这个县城的发展空间并不大。义宁镇被一片丘陵所环抱,修河如一个大大的S形绕过,留下两个弯内并不太大的滩涂,在有限的土地上难以容纳更多的居住人口。


谷歌地图中的修水县城  

  入住后,走过如上地图左侧那座连接县城两岸最大的桥梁(宁红大桥),俯瞰桥下缓缓流动的河水,桥这边是河中沙洲(马家洲)上建成的公园、游乐场,桥那边是被霓虹灯装饰的楼房。


县城与宁红桥

  这是经过规划的沿河亮化工程,很有视觉效果。不过,我和同行的教艺术的老师有相同的感觉,使用黄蓝对比色,似乎反差过大,且以冷色调的蓝为主色,倒映在水中,显得寒气重了些。


明月映义宁

  我们这一行人虽然有十几个,之前却没一位来过修水,大家在这儿也没有熟人,于是就稀里糊涂找了一家饭店,吃了一桌没什么特色的菜肴,然后施施然准备逛回住处。

  回去过河当然要走浮桥了。在江西,之前曾在赣州走过几次浮桥,没想到修水也有。


浮桥

  所谓浮桥就是将一排小铁船横成一列,其间敷设桥板。修水县城有两条浮桥,相距数百米,这也意味着修水河已经没有任何航运能力了。

  浮桥给人的感觉更加亲近水面,也更有趣味,尤其适合漫步。走在上面哐哐当当、晃晃悠悠,比起冷硬结实的钢筋水泥桥梁有趣得多。夜晚在两岸的灯光的映照下漫步在浮桥上,一般人都会觉得如果有个关爱你的异性陪伴,会更惬意也更浪漫。我也是这么觉得。


浮桥夜色

  次日一早,咚咚咚的敲门声把我惊醒,开门一看,呼唤我的还不是异性,是男同伴拉我出去看早上的风景。

  坐落在山谷之中的修水县城,清晨的空气异常清新,雨后街道的洁净清爽,远眺城外的山峦,云雾缭绕。这种小城风景若是在二三十年前还真没什么特别的,到了现在,已是很少见了。

  从修水回来后我看到一则新闻,这个县再次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在全国排名第35位。虽然搞这种东西就是个捞钱的商业噱头,只要看名字就知道有多么不靠谱。你再说深呼吸喘不过气来,敢和西藏的林芝相比?我翻阅排名后发现,西部各个省没有一个县入选。那些获奖的地方发布的新闻都有一个特点,只说自己排名,绝不列出全部名单,我猜测也是不好意思。

  不过,修水县的空气质量九江地区排名第一却是毋庸置疑的。

  义宁镇,除了优良的空气,还有什么呢?只有接着看了。


修水之晨

  昨晚从浮桥过来后穿过的这个河中心的沙洲(马家洲公园),经过了整体规划,园林的设计还不错,公园的中心名为秀水广场。毫无疑义这里会有一群跳广场舞的,要知道这些中老年妇女绝不会放过任何公共场合以展示自己身姿,虽然,真的没人看。


秀水广场

  再次走到昨晚踏过的那一座浮桥,发现有一群游泳爱好者在修河里扑腾。此时是五一假期,雨后的清晨依然寒冷,一大早在河里游泳绝不是为了消火。从这点来看,修水县不仅是空气质量好,修河的水质也很不错,虽然没有达到清澈见底的程度,但以我的判别,五大水系中,很可能修河的水质是最好的。

  义宁镇,除了清澈的河水,还有什么呢?还要接着看了。


晨泳者

  走过这座浮桥,我们沿着河岸下行,准备从另一座转回去。

  一路上遇到的多是晨起锻炼者。本人极端慵懒,从不早起出门,难得有这么一次轻松的游历,感觉甚佳。后面沿河一段,居然被修建成为栈道形式,狭窄、蜿蜒,左侧的修河静静地流淌,右侧的崖岸开满黄色的小花,这一刻,你会觉得有些迷茫……这是个城市么?


河边栈道

  期间向一位老者问路,对方依然是热情、耐心、自信而绝无傲气,我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喜欢这个县城了。本地人是否热爱自己的家乡,本地人是否能在这儿快乐地生活,本地人是否能有宽广的心态面对外人,这才是一个地方幸福指数的核心标准,其他的什么空气质量、深呼吸之类,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义宁浮桥

  在我们离开县城的最后一站,是上一篇介绍的五杰广场。在那儿游历的过程中,我对那些高耸的汉白玉石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对陈家四代极为敬仰,但却从心理上已经习惯了褒扬之后的诋毁,耸立之后的砸碎,咱们这几十年,总干这种事儿。

  是广场旁的一位大妈吸引了我的注意,她在打太极拳,轻盈的身姿与年龄并不相称。看到我在拍照,她微笑点头,动作并不停滞,从容舒展。看到这一幕,感觉真好。

  义宁镇,除了和蔼亲切的居民,还有什么呢?更要接着看了。


晨练

  走完两个浮桥,我找到了一条修水县城的老街。那些繁华宽阔的主街是观察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程度的最佳地点,而接近市井生活才能探究本地的传统与民风。

  由于没有本地人介绍,我也不知道偶遇的这个鹦鹉街是否是老镇子的代表。但是这里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在修水的两天,再偏远的农村里也没几栋老宅子了,而县城内居然还有连片的,虽然这些房子都是近几十年建设的,和明清时代的建筑不能相比,但是这里才是昔日的修水。


鹦鹉街

  我太喜欢这种地方了,若不是同伴不停地召唤我真的不舍得离开。

  老街是一种氛围,虽然你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它们像是一缕缕烟雾,从四周的老房子的砖瓦和门窗里散发出来,你可以感觉到这烟雾是有重量的,绕过一个个街边小摊,混杂了本地食物的味道,当它们向着街中石板路聚集时,又被过早、卖菜、上班的居民冲开,彼此绕成一团。从这无形的烟雾中,你能闻得到现实,还能嗅得出以往。


鹦鹉街上的老宅子

  静静地玩味斑驳的门牌、残存的标语、雪白的告示,再走入一栋空房,看着斑驳的墙面、往日的招贴画、孩童的奖状,那种味道更加浓重了,你不得不沉重地呼吸。

  这是历史的味道,也是腐朽的味道。历史本就是腐朽的。

  义宁镇,还有这厚重的老街,已经足够了。


室内的残存

  与之相较,黄庭坚的老家双井村内没有一栋老宅子,陈家大屋早已是人去房空,渣津的万寿宫被翻新得难见旧痕。而这个鹦鹉街,或许没有出过名人,也没用太久远的历史,但却是活生生的。

  可惜,这一条街上已经不再住人,房门上贴着封条,问了不止一位本地人,他们肯定地告诉我,马上就要拆迁了。

  可以理解,鹦鹉街已是危房一片,老屋的舒适度完全无法与现在丑陋但是实用的钢筋水泥洋房相比,不管多有保留价值,也不能要求本地人依然住在这种破败的地方。

  但是,并非危房就不能保存修复,并非老宅子就不能发挥余热,这些现在人们并不在意的旧物,在未来有可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我可以肯定,如果修水将县城里这种老街全都拆掉,将来一定会追悔莫及。


斑驳

  早饭时,同行的朋友都去了大街旁的店铺,我依照自己的旅游习惯,毅然决然地逃离队伍,一头扎进巷子里,找一家生意兴隆的小铺子。这是既能够体会饮食风俗,又能与本地人接触的最好的地方。以冯老师这种在不必要时无比腼腆,在必要时男女老少通吃的交流能力,这是如鱼得水的地方。


小巷内的早餐店

  果然,我坐的小桌子前来了两位小女孩,一对姐妹花,极可爱。带着她们的父亲并非修水人,而是娶了修水媳妇后在这儿做生意的浙江人。我们聊的是房地产,如本篇开头说述,修水县城的高楼很多,有大片新开发的商品房,这是我不可理解的。和浙江人谈房子就和西藏人谈佛教一样,可以让对方滔滔不绝。

  对方很耐心地告诉我,修水县的房子这些年开发量很大,而且房价还很高,与九江市有得一拼,甚至修水还有外地的投资者。

  这真让我感到意外,因为再怎么说这儿毕竟是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本地的工农业都没什么值得夸耀的,青壮年大都选择外出打工。是什么样的经济才能推动一个县城有如此之高的房价和如此之大的建房量呢?


姊妹花

  与之对比,前一次在都昌,我的感受到县城的繁荣程度很一般。都昌朋友告诉我,本地人打工挣钱后都去九江市买房子了,因为那边的生活条件与文明程度远高于县城,其结果是九江的每一个小区都能听到都昌话,处处都是都昌人。也就是说,人口大县都昌创造的财富很多都被转入到了九江,本县依然穷困。

  从这一点,我本人对现在的城市化进程持保留态度。我认为所谓的城市化就是地方政府卖地的合理化说辞而已。谁都知道,这些年来城市居民的住房购买力已经难以为继,转向了周边的县乡是必然的选择。且不说如此扩张城市中会出现种种问题,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种以大城市为中心抽取周边财富的做法,会使得乡镇的发展难以为继,其结果如何,我们不久后就会见到。


县城内的新楼盘

  很令人欣慰的是,修水县还不是,虽然县城里大堆商品房也意味以县城为中心抽取乡村的财富,但起码没有流向九江和南昌,且能够为本地人创造商业机会,因此算得上良性发展。

  那位浙江人给我分析了几个缘由,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其一,修水距离周边的大城市太远,到九江南昌买房养老就意味着背井离乡,疏离感太强;其二才是最关键的,有如此山清水秀居住环境,干嘛要跑到别的地方去住?

  的确,在修水县城,有着清新的空气、满眼的绿色,温柔的修河之畔可以享受慢节奏的生活,这里的物价极为低廉(下一篇介绍),这里更有面带微笑的乡亲。

  义宁镇,真的是个宜居之地。


鹦鹉街的市井生活

  还是忍不住,最后呼吁:请求修水县的决策者能够尽力保留鹦鹉街这种老街区。历史和文化,不仅仅是我们的,也是我们子孙的,拆掉,就再也没有了,一个崭新的钢筋水泥的义宁镇,并非所有人都会喜欢。能够抚摸父辈的砖瓦,才是心灵的归属。宜居之地,亲情第一。


无题

  修水游记四篇,原计划到此结束。后来又考虑将饮食部分独立成篇,但是能否顺利写就,我也不知道。您的耐心也是我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