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浔游记 都昌 2 鹤舍古村

 _冯晓晖_ 2020-09-12

  说明:本篇是都昌游记的第二篇,前一篇是南山游记。


  在都昌县城游玩之后,向朋友打听本县是否还有古迹。前一篇介绍了,南山虽然有名,但历经各次运动后几无文化存留,现在看到的都是新东西。

  朋友向我推荐一个古村落,名叫鹤舍,说是还有些老房子,并且向我确保不是翻新的。

  我对那些崭新的人造的景观丝毫提不起兴趣,很多自然景观也就看看罢了,出去旅行,最喜欢的还是传统的遗留。在九江这么多年,老房子是见过一些,多是单独的一两栋,质量好点很少见。将信将疑中,还是决定独自驾车前往。

  鹤舍村隶属于都昌县的苏山乡,从九景高速的蔡岭下来后向都昌县城行驶,在徐埠镇转向多宝乡方向,到了拐向苏山乡的三岔路口,也就到了鹤舍村。道路的质量很好。


地图上的鹤舍村(路线为九江方向)

  看起来很容易,如果没有都昌的朋友指点,我还真不一定找得到。或许鹤舍村这个名字是为旅游目的才重新启用的,它并非行政区划的地名,我用了两个导航软件,结果要么是找不到,要么指向了安徽省黄山地区。再上网查政府网站对于鹤舍村的介绍,仍不知道在哪儿。都昌县的旅游宣传真有点问题。

  去鹤舍村的路上,沿途是低矮的丘陵和稻田,民宅都是钢筋水泥的新式小楼,几乎见不到什么老宅子。到了这一块不留意都看不清的“鹤舍”两个字石块前停下来,请注意这石头和字体的颜色搭配,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显然是为了考眼力。看着四下并无异常的普通村镇,怀疑自己白跑了一趟,心中还在猜度,是不是村子很偏僻,要走一段山路。


县道旁的鹤舍村村口

  没想到,转过马路旁这一排洋房,背后就是古村,骤然出现在眼前时,令人倍感惊奇。


古村与村前广场

  九江居然还有这样的古村?很明显,铺了大理石的村前广场是新的,这些老房子也有近期维护的痕迹,但绝非是翻新作伪,看得出是清朝到民国期间的建筑,而且还是殷实的人家才能做出来的。按照都昌官网上的介绍,村子发展于清代中叶,为袁姓一支聚族而居。

  大致一看,这村子的布局有些讲究,连片的房屋呈曲尺形,前面是一池塘,有溪流绕村而过,背后是连绵的丘陵。大约也只有同姓一族才能有这样的规划。


古村与村前池塘

  鹤舍的民宅是砖木结构,初看与徽派建筑相仿,青砖、灰瓦,马头墙,再观察后发现明显的差别有两个,其一徽派建筑是外墙刮粉,而这里的墙砖则裸露在外。赣派建筑大都是这样。

  鹤舍民宅的特殊之处在于门罩,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门头”。一般而言,大部分地域民宅的门罩并不太讲究,功能就是挡雨,并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以婺源、黟县为代表的徽派建筑是很特别的,在房屋外观上投入重金的是就是门罩,砖雕,精美繁缛之极。


保存相对完好的门罩

  鹤舍的门罩是木质的,架在两个石台之上,制作的工艺颇为复杂,一定有很多讲究。很可惜的是,它们多已朽坏、脱落,只有极个别还相对完好,更完整的则都是新做的,看起来就不是个味道了。

  按理说如此精雕细琢的门罩是都是寓意的,用容易腐朽的木头做这种挡雨的东西,即使上面有瓦片挡护,寿命也不会很长。这是为什么呢?不解。


老宅门与朽坏的门罩

  鹤舍村里还保留着家族的祠堂,不大但算得上完整,这已是相当不易了。祠堂按标准格局建造,两个天井,内堂的二层还放着几只厚实的棺材。看木板墙上面张贴的纸张,这也是村委会的办公地点。将祭祖与氏族管理统一本就是中国南方村民自治的传统。


家族祠堂

  祠堂的内间,在供奉的牌位正中挂着袁家始祖的画像,从头冠上看应当是宋代的。不过,我觉得这种充满现代绘画风格的彩色打印制品还是不用为好。换了我,绝不会祭拜一张根本就是不靠谱的祖先画像。


袁氏牌位

  来之前都昌的朋友向我介绍过,鹤舍村始建于明代中后期,比较辉煌的时代在清末和民国,这个重视教育的村子培养出来的弟子有做瓷器商人的,有当省议员的,有留日的,有上黄埔军校的,做军官的多达十几位,全是国民党,简直是地富反坏右一应俱全,红军、新四军通通地没有,真不知道这些黑五类的后代在土改和文革期间是怎么挺过来的。


祠堂内天井

  我猜测,这也许就是古村能够存活并值得观赏的原因。

  如果这里没出过有钱有势的祖上,也就只是一堆泥胚房子,观赏价值基本没有。如果后代不是因为社会地位、人丁衰落、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彻底落魄,这房子早就被拆掉了,盖成了毫无特色但更宽敞舒适的小洋楼。这种房子若放在30年前的都昌县城,又算什么呢?那个时候的中国,各个乡镇都有这种老宅子,年纪大的人都会有这个记忆。

  所有现今存活的古村都是这样。


闲坐的村民

  一群村民在池塘边的老宅前聊天,见我在门口探头探脑,就很客气的让我进去看。

  房屋内部的构成与徽派建筑几无差别,进门是天井和正堂,两侧是厢房,背后是厨房。在天井周围的门窗、梁柱上有着与徽派建筑相仿的装饰性木雕,多为花草、鸟兽类,精美度略逊于徽州。


老宅内

  鹤舍村的老宅有几间已经垮塌、废弃,即使还住人的房屋,看得出主人也就任其朽坏,并没有对室内做出保护和修复。

  现在,都昌县试图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修复了部分房屋的外观,除了门罩,还为池塘围上了石质栏杆,显得不太协调。我到的时候,村口正在铺路,做出了一架崭新的大理石门楼,旁边墙上贴着旅游开发的中长期规划。


古村小巷

  我认为,打造一个传统文化旅游景点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1. 有名人,吸引人们来凭吊。这是最好的一种,哪怕之前的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

  2. 有规模,有环境,黟县、婺源靠的就是这种。如果差点,就靠人工造假撑起来。

  3. 以休闲为主,强调的是吃住玩,文化只是个招牌。

  第一种是天生的,你祖坟没冒烟就没招,除非你有胆子像某个省那样搞出个孙悟空故乡,说自己是姓孙的孙子。

  第二种是运气加投资,老房子没拆光,或者有钱买别处的宅子到这边重搭。

  第三种就是纯砸钱。

  鹤舍能走哪条路呢?古村太小了,这样的老宅子只有20栋左右,无论横穿还是纵行,几十米就出了村子。除非收门票,否则无论怎么保护、投资,这些本地人如何能够依靠这些老宅子获得收益呢?没有收益,保护也无从谈起。若是投资,会有人来么?


祠堂门槛

  我去鹤舍的时候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在闲逛的一个多小时内,除了看到有十几个本县人前来游玩外,只有我这一个外地游客。

  如果开车数十公里到一个只能逛一个小时的地方,似乎不值,除非附近还有别的景点可以一同游玩。鹤舍村的附近有其他景点,名气还不小,是什么地方?那就是下一篇的内容了。


石板小巷内玩耍的孩童

  总体上来说,鹤舍古村还是个挺不错的地方,存留得挺好,颇有些档次的老屋子连成了片,有气势,但又不张扬。徜徉在这种绿水青山环抱的古村小巷中,那种宁静感和历史感让人感觉到很舒适。走入一间被废弃的院落,想想这里曾经生活过十几代人,生老病死,兴衰荣辱,就如这过火后的木门和门前的青草,老旧的终将消亡,新的生命依然旺盛蓬勃。

  来鹤舍一游,挺值得。


生命的轮回


重发说明:

  本篇游记当年似乎有点影响,也不能说就带动了鹤舍的旅游。

  最近一直撰写《九江历史上的今天》,在查找资料时看到一幅老照片。拍摄的角度这篇游记的封面一样。照片很模糊,也不清楚拍摄的年代,只是从背后山上的树木看,远比现在稀疏,应当是2000年林地保护之前。哪位知道这照片的年份,请给我留言。

  都昌游记的前一篇链接如下,如您欣赏,请点赞转发。

  浔游记  都昌游记 1  南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