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味中国 20 鄱阳湖畔土鸡汤

 _冯晓晖_ 2020-09-12

江西省,九江市,2014年11月。

最近总有人问,在此做个说明。本系列算是一种游记,记录的是全国各地的饮食,整理自笔者这些年漫游中拍摄的照片、笔记和回忆。时间和旅程都是被特别打碎成离散的,这一篇是14年冬天,下一篇可能是18年夏天,今天在东北,明天或许是黔南。

总是在写遥远的他乡,本篇回到笔者曾经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九江。这是个位于长江之滨、鄱阳湖畔的四线小城市,你若是在任何一个省份随便抓几个路人问,估计十个人有五个半不知道九江在哪,还有两个半会答错。很显然,比北京名气差远了。

四线小城市有个好处,安逸,你若是不想入常,就可以舒舒服服生活。在吃的方面,没什么名菜大馆子,却很容易找到本地的风土特产。在陆家嘴的菜场你见不到一只活鸡,在我家出门左转200米就能下套子抓野猪。我不抓的,违法事别人干。

我的一位在九江的同学对于吃尤为钻研,从天上到地底下,凡是动弹的都琢磨,于是我也经常跟着尝尝。几乎所有四线小城市,最容易得到也最受欢迎的自然生态绿色动物是土鸡。

土鸡、草鸡、菜鸡、笨鸡……这些名字到底对应哪个品种,我至今也没搞清楚。现代鸡都是改良杂交的,真正意义的地方传统鸡种早就不存在了。洋鸡土鸡的区别大概就是,一只鸡如果在野地里晃悠,就是土的,搬到养鸡场里住,就变洋了。这和乡下人进城是一个道理。

洋有洋的级别,土也有土的层次。我同学就坚信,野地越大,鸡就越土,必然更好吃。九江市郊最大的野地是鄱阳湖畔,冬天退水就是草原。

冬天鄱阳湖畔禽类动物太多了,你若是有支霰弹枪,随便朝天上砰砰几下,野鸭子、黑鹳、白鹤,甚至天鹅都能噼里啪啦往下掉,这里毕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

或许是受那些自由自在同类的影响,养在湖畔草地树林中的土鸡们身手也不简单。我才知道真正的土鸡夜晚是飞到树上睡觉的,家禽还能保持这个祖先传下来的功夫确实不易。身手如此矫健,更好吃么?

一位老人带着媳妇和两只土狗在这里养鸡,猪圈里还有传说中的黑毛猪。两间砖房,土锅土灶,有些油腻的方桌板凳。似乎所有的农家土菜必须在这种环境中烹饪才正宗,在这种桌凳上吃才对味。

于是抓两只土鸡过来杀掉,一只炖,一只烧。炖汤总要时间,就先泡杯土普洱,带外面野一会儿,舞个枪弄个棒什么的。等到差不多了,就回来炒菜,觉得老头手艺不行就自己上,红烧土猪肉、小鲫鱼、酱干炒土芹菜、烧豆角、土鸡蛋炒番茄等等,再来盘子土白菜。人不多,菜也用不着太多。主食就煮几只长得歪七扭八的土地瓜。

我总觉得,所有的土菜做出来都是一个味道。或者说,农家菜有它的定式,是不是这个味道,是不是这种铁锅土灶烧出来的,吃一口就知道,真还做不来假。

吃土菜,当然就要喝烧酒。本地土酿,喝多了容易上头,高级点,就是江西的四特。在这种野地里吃土菜很容易喝大,开车翻沟里并不奇怪。

这土鸡汤的味道如何?没法用文字描述。也可能是太常见了,我本人对农家菜土菜之类的兴趣不大。在各地,也常有人请吃土鸡、老母鸡汤之类的,这些所谓的土鸡,看一眼就明白是什么。提示:如果你觉得鸡汤很香很鲜,汤色是黄的,还有一层厚厚的黄油——不健康的黄油——笼罩在表层。那么,十有九点九你的吃的不是土鸡,是鸡场饲养的三黄鸡。

常识:真正的土鸡很难养太肥,老母鸡也是,时间成本过高,即使有那么几只,也轮不到你吃。能飞上树就快成仙的顶级土鸡必然很瘦,很瘦的鸡,没油,肉也不嫩,它的味道,你只有尝过才知道。

想吃顶级的能上房揭瓦的土鸡,鄱阳湖边有,条件是你首先要知道九江在哪儿。

最后发一张同学射鸡的照片,我叫他“土人”,错了,“野人”。有兴趣的异性可私信联系。

后记

本篇是个调剂,总是一种风格,时间长了也乏味。乱改风格也不行的,因此后面将回到道貌盎然的饮食介绍风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