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道·27 强巴林的众生相

 _冯晓晖_ 2020-09-12

说明:本篇约3100字,且图片较多,建议在WiFi环境下阅读。

1. 强巴林


  人们通常称呼的强巴林寺是康区第一大寺,它坐落在昌都市的马拉山上,马拉山是个挺高的台地,在上面可以俯瞰昌都市区。

  其实“强巴林寺”这个称呼并不得当,藏语“林”就是汉语中的“寺”,因此“强巴林”即“强巴寺”,后面再加个“寺”就说不通了,就如著名的纳木错,有人称为纳木错湖,而藏语的“错”就是汉语的“湖”。“强巴”是弥勒佛在藏传佛教中的名字,强巴林翻译成汉语即为弥勒佛寺。在汉传佛教寺院中,大肚子弥勒佛通常被安置在山门口面对众生,但西藏强巴佛可不是那个模样。其实,笑眯眯袒胸露乳的弥勒佛形象在五代以后才出现,可能是与布袋和尚结合而成,看看建于唐代的乐山大佛,世界上最大弥勒佛石刻坐像,他的肚子有多大?

强巴林大门

  强巴林是黄教(格鲁派)在康区的第一座寺庙,虽然它排不进全西藏六大寺,但其宗教地位很高。一个寺庙的综合地位,可以从历史、规模和活佛世系等几个方面评价。前两者好理解,活佛世系是指寺庙活佛的数量和地位,活佛也有大、中、小的层级。强巴林有二三十个活佛,帕巴拉活佛排名第一。这个名字或许您觉得陌生,那就读一遍几代人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全国政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

注:《问道》系列将游历六大寺中的三个,另三个在笔者之前的《西行漫记》中有较为详尽的介绍。

  来到强巴林之前,听说寺庙历史悠久,数百年来的建筑保存完好。进了寺门扫视一圈,规模确实挺大,主殿也颇为气派,不负康区第一的名号。至于建筑年代,除非你将历史悠久定义为30年。这并不奇怪,在那个特殊的时代,95%以上的藏传佛教寺庙都被彻底粉碎,甚至不留一砖一木,只有地处偏远或有特别政治意义的才可能存活。

大殿外廊

  强巴林的大殿大门紧闭。中午是僧人休息的时候,若是收费的景区,大殿都会开放,若是游人稀少的地方,也会任由当地信众进出拜佛,强巴林这种既不是景区却又总会闯入些不懂规矩的游客的寺庙,就干脆锁上门图个清静。

  这对我没影响,大殿里面也就是那么回事儿,神佛林立,幽暗晦明。我对藏传佛教几无涉猎,也欣赏不来,还不如在外面转转,看看建筑、僧侣和各色信众。

  这种感觉挺好的,慢悠悠踱步,能进的大门就进,能上的楼梯就爬,转迷糊了就倒退出去,只要不进住宅,也不会有人管你。在一间大殿的二楼,见墙边放着两张床,一位坐着的年轻僧人正在专注地用平板电脑。我转一圈到了另一侧才看清楚,躺在床上的一位正在玩手机,用平板的那位正在玩台球游戏。

  规模不小的强巴林仍在扩建,也正在对原有的建筑进行修葺,因此寺庙一半都是工地,处处脚手架和泥瓦砖石。新的僧侣住所虽还有些藏式建筑的元素,却全然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几乎不用木材,门窗都是塑钢的,和内陆普通的居民楼没多大区别。

2. 做边玛的藏人


  在冷冷清清的强巴林内转了大半圈,觉得收获不大,就准备离开。在一座正在整修的大殿后面,见大堆树枝堆散一地,一群藏民正在忙碌,有的在捆扎一些细小的灌木树枝,有的在削刮着一种寸许粗细的圆木头,去皮、削尖,这是在做什么?

  藏式建筑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不仅体现在色彩、比例、结构等建筑语言上,也体现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边玛墙就是其中的代表,它只出现在宫殿和寺庙建筑中,民宅不允许使用。

  无论是布达拉宫还是寺院大殿,墙面多是涂覆白色或赭红色,建筑顶部的女儿墙,必然是赭红色。仔细看就会发现,女儿墙并非用砖石砌成,而是密密匝匝染色的小木棍,这就是边玛墙。它所用的材料是一种被称为“边玛”灌木枝条,将枝条捆成10cm粗细,再用木钉固定,整齐叠放在墙顶,一端染色。有些位置用白色或金色圈出圆形,象征日月星辰(见本文第一张强巴林大门)。下图是正在修建的寺院顶部,中间是尚未染色的边玛,下面已染成赭红色,请注意顶部的斗拱与传统中式建筑毫无二致。

  边玛墙能够减轻建筑重量,据说更适应西藏大温差的环境。我倒是觉得,这种技术源自于老百姓房顶上堆柴火。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树枝容易受潮发霉,到了一定年头就要换边玛。这些藏人们就在做这项工作。

  做活的藏人们有男有女,年龄都不小,有的老太太都已经颤巍巍的。免费为寺庙做劳役,是西藏的社会传统,对藏人而言也是一种积德的修行。

3. 藏餐


  我到的时候,藏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开始准备吃午饭,正好给我个机会见识普通藏民的饮食。

  吃喝都装在保温桶里,拿出来摊在地上,一目了然。饮料当然是砖茶,主食大多是发面饼,也有包子。菜有蒜苗、炒鸡蛋、生菜肉片等等,与内陆建筑工地餐桌上的饭菜也没什么差别。

  当然有藏餐特色食品。一是糌粑,放在碗里用手揉捏。一位大姐让我尝尝,我取来一小块丢到嘴里,只觉得口感粗糙些,带着奶香,没嚼出什么特别的滋味(关于糌粑将有专门文章介绍)。

  另一种是生牛肉,用牦牛肉风干制成,相当硬实,必须用刀切割。这种肉对牙口要求太高,我是吃不消。

  藏刀已经成为西藏特色旅游纪念品,很多人认为它是用来防身的。其实西藏绝大部分地区早就没有内部厮杀和野兽侵袭,真遇到那种情况四五寸的短刀也没有用。短藏刀都是用来吃肉的,讲究些刀鞘上还有孔,可以插入一双筷子。因此这种所谓的刀其实是餐具,中国古代的“刀匕”就是指这类东西。

  藏人们对我这个拎着相机,满是好奇模样的外人很客气,邀请我尝尝。刚吃过午饭,我表示拒绝。后来想,还是应当脸皮厚点,进馆子容易,吃到寻常百姓饮食的机会不多。

  这些藏人们的饮食与汉地差别不大,尤其是蔬菜之多让我感到惊讶,也说明了中餐对藏餐的影响。大多数人未必知道什么是传统的藏餐。那天晚上,我在昌都市中心找了一家档次不错的藏餐馆(见《寻味中国 62 昌都的酥油牛肉》),顾客都是藏人,下图是餐馆的中文菜单,正可以拿来做分析的范本。

  菜单右下侧是汉餐,盖浇饭和炒饭,这说明藏人已经开始接受稻米作为主食。看菜单内容,盖浇饭和炒饭在烹饪上没多大区别。有趣的是,价格也没区别,全都是20一份。

  菜单写在前面的是传统藏餐,看上去挺多,食材也就这么几种:茶、牛肉(包括牛舌、牛肠等)、牛乳制品(包括酥油)、面粉(面条、馒头、包子等)、土豆制品(包括凉粉等)以及米饭。只有最后三样(羊排、人参果、西红柿)算是异类。没有西藏最传统的青稞制品——糌粑(原因以后解释)。对主要原料归类,仅有三样:小麦、土豆、牦牛。没有绿叶蔬菜,藏餐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向前推50年,耐寒小麦尚未进入青藏高原,如果再向前推300年,土豆也才进入中国。几千年藏人主要食物来源就这么两种:青稞、牦牛。从此可见,能够提供多种微量元素,去腻降燥的茶叶对藏人是多么重要。

  这也就是为何汉人游客不会进藏餐馆,真吃不惯。不加区分赞美藏文化一切的人也就是装装样子,你让那帮矫情吃三个月藏餐,十有九九会疯掉,人家藏人可是一辈子就吃这么两样。

3. 众生相


  在强巴林最大的收获,是能够近距离接触这些做工的藏人,看他们扎边玛,削木钉,看他们吃东西,有一句没一句地瞎聊。只要和气从容些,对方也不会对排斥,再举起相机,就不会受到拒绝。如果你再将相机交给对方,那就更好办了。时隔三年,我也记不清下面的照片中是否有藏人拍摄的。

  我不会拍摄所谓美丽的风景,在我的眼中,最美丽、最值得记录是人,是那些不矫揉造作,腼腆地面对镜头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以下照片不多解释。

  我更喜欢这种直面镜头。

  当我准备离开强巴林,上车前回望寺庙大门,见门柱下坐着位背孩子的女子。隔着几十米举起长焦,在镜头里看清对方容貌,那一刻让我心中一软。

  这是位皮肤光洁、面貌端正、身材娇小的女子。她梳着长辫的头发有些乱,耳带金环,手绕菩提子,身穿冲锋衣、牛仔裤。与那些高颧骨、大个子,穿着传统藏服的当地妇女相比,她显得特别另类。

  称为女子是搞不清她的身份。她有多大?16还是18?这么年少,背后那胖乎乎的孩子与她是什么关系?她是一位少妇还是一位姐姐?

  目光无神的她在寺庙门口等待着谁?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 end -

原创图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