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盐井乡。 夏季西藏多雨,不是晒盐的季节。当我满怀期待买了价格不菲的门票驾车驶入盐井乡时,这个滇藏线上著名的人文景点竟然没有别的游客。正午,太阳当头暴晒,纳西族的村子冷冷清清。 澜沧江在这里拐了个弯,水流激荡轰鸣。我沿着江边的小路走到盐田前,没有劳作的盐民,一块块房屋地基般的盐田集满了雨水。 景色挺好,如果在清晨和傍晚,光线不这么强烈,盐田反射着蓝天白云,想必会很有摄影效果。 芒康盐井乡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的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据说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至今还在继续生产。昔日,盐井出产的紫红色的桃花盐在西藏和滇北赫赫有名。纳西族人与藏人血拼了几百年,最终像颗钉子一样牢牢地占住了这块宝地。盐井乡还有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我没找到。 我在盐田里爬上爬下,琢磨其构造,摸摸被盐卤浸泡了上百年的木柱,掰一条冰挂般桃花盐尝尝。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从盐田底下探头看去,不知何时,那边钻出几个八九岁的男孩,光溜溜的,在江边的盐田中戏水。那几个盐田应当是存放盐卤水的,挺深,像大号的浴缸。几个男孩从这个田跳到那个田,彼此泼水打斗,甚是快活。 我不敢打扰,正好还扛着沉重的长焦,赶紧换上,躲在盐田底下,拉长镜头端稳,咔嚓了几张。还没来得及多拍,男孩们换了地方。我若是跟着会让他们发现,拘谨就没意思了。 这是我最满意的偷拍。 原创图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