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旭升 | 爱撒山村校园

 时光捡漏 2020-09-12


  
九月一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孩子们在渡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后,再次回到了久别的的校园,开启了他们新一学年的学习之旅。在某一乡村学校的校园里,当孩子们看到美丽而整洁的校园、新建的食堂时,他们瞪着好奇的眼睛,叽叽喳喳地谈论着,欢呼着,兴奋不已。然而,他们哪里知道,为了保证顺利开学,老师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师爱的赞歌。下面,就让我们把镜头聚焦于开学当日,从浩瀚的师爱海洋中,撷取几朵浪花,作为今年第三十六个教师节的献礼吧。

(一) 帮扶老师

由于疫情的影响,学校实行错时报名,所以校门口的学生和家长并不是很多,相比往年显得有些冷清。忽然,一个中年男人高贝分的大喊声引立即起了大家的注意。
“不是说保险自愿办理吗?我就不办,难道还犯法了吗?”
“保险确实是自愿办理,但咱地处山区,孩子离校远,交通等安全隐患大,也只有五十块钱,为了孩子安全,还是办了吧?”
“不办!五十块钱,说得轻巧,我连五块钱都没有!”
原来是某村的一个贫困户给孩子报名,门房李老师动员孩子办理平安险,但家长坚决不办。李老师知道再劝也没用,就自己掏了五十元,给孩子办理了平安险。
报名时又出现了新状况,哪位家长只带了八块钱,班主任刘老师想都没想就垫付了九元钱的本子费。听说还要再交一百多元的教辅资料费时,那个人彻底怒了,破口大骂:“不是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吗?你们怎么还收这么多的钱,你们这是变相收费,我要去教育局告你们!”刘老师是今年才参加工作的一个青年教师,本来就是一个火爆脾气,但面对这样的家长,也只能耐心的解释,但根本不起作用,那个人反而以为自己在理,更是肆无忌惮,高声责骂着。
这时,张老师赶了过来,又自掏腰包交了教辅资料费,才算解了围。原来,孩子看到爸爸如此蛮横,和老师僵持,就偷偷地溜走了,找来了他去年的帮扶老师张老师。
据张老师说,这个人前几年媳妇离他而去,可能思想上受了一些刺激,行为偏激,加之自己平时好吃懒做,挣一个钱想花两个,因此日子过得很是恓惶,是他们村有名的贫困户。他负责帮扶这个孩子两年来,为孩子垫付书费、车费、生活费等已有千余元了,但家长从来没有还过他一分钱。
“你工资高,有钱哩,那点钱对你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刘老师戏谑道。
“你就不知道,我好不容易供经两个儿子大学毕业,马上要给娃买房找媳妇,压力山大啊。但遇到这种情况,咱又能咋地,乡里乡亲的,咱总不能看着娃受罪啊。”张老师幽幽地絮说着,满脸的无奈。


(二) 年轻的奶爸

才二十三岁的程老师今年刚参加工作,小伙子细皮嫩肉,温柔的就像一个大姑娘,但工作热情高,做事雷厉风行,干净利落。今年学校安排他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他虽然对幼儿管理缺乏经验,但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一艰巨任务。
不一会儿,他所在年级的报名工作就结束了。然后他就像幼儿园阿姨一样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交流,了解孩子们的概况,以便熟悉孩子,尽快展开工作。突然他发现小鑫同学神色异常地离开了座位,慢腾腾地向教室外走去,但走路的姿势有些怪异,就像鸭子一样叉开双腿,慢慢地挪动。陈老师赶忙问:“小鑫同学,你怎么了?”
“老师,小鑫拉到裤裆里了。”邻桌小雯抢着回答道,满脸的鄙夷,小雯的话立即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程老师这才意识到由于自己的粗心,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但他马上醒悟过来,对着全班同学说:“大家不要笑,小鑫同学没有拉裤子,他生病了,老师带他去看医生,大家不要乱动,好吗?”然后就带小鑫回到了他的办公室,并立即打电话给家长,让他拿一条裤子过来。然后脱掉小鑫的裤子,把污物清洗干净,然后仔细地擦洗了小鑫的下身,并且不断的安慰小鑫,叮嘱他以后感觉不舒服就一定要及时报告老师。
不一会儿,小鑫妈妈来了,立即给小鑫换上了干净的裤子,当他从程老师手中接过已经洗干净的裤子时,非常感动,不断地说着感谢的话。但程老师却嘿嘿一笑说:“这没什么,你看,我和小鑫真有缘啊,我第一天工作他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可是我也很幸运,因为我今天又学到了一项新技能,等我将来当了爸爸,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处理了,不至于像刚才那样手忙脚乱,狼狈不堪了。”


(三) 劝返辍学学生
     
山村学校学生并不多,报名工作十一点多就结束了。经过统计,全校仅有一名同学未按时报名,经班主任电话联系,该生说什么也不想继续上学了,家长也很无奈。为了不使每一个学龄儿童失学,学校决定立即家访,再次动员。
为了能使家访取得预期效果,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了临时会议,和原来的班主任、代课老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大家分析了该生辍学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方案,利用午饭后的午休时间,一行五人出发了。
午后的阳光还是很毒辣的,但大家全然不顾天气的炎热,路边的美景也来不及欣赏,想到自己此行的重任,心里都沉甸甸的。幸好该生和家人都在,大家就按照原先的布置的任务分头展开了工作。校长和家长聊,新旧班主任和学生聊,半个小时过去了,但毫无进展。家长抱着“你随便,爱念不念的态度”不是很配合;学生一声不吭,不表态,劝返一度陷入了僵局。
这时,细心的连老师发现,孩子嘴角翕动,似乎想说话,可是又不敢说,于是她就避开众人,和孩子进入房间,关上门,在密闭的空间里,两人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连老师在充分了解了孩子的苦恼后,耐心疏导,然后避开上学的话题,问她将来的打算。孩子说她将来想上技校,学习一技之长。连老师立即抓住孩子的这一美好想法,及时引导,并不断鼓励,使其克服了自卑心理,又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充满了信心,最终答应继续上学了。
下午,这个孩子早早地来到了学校,高高兴兴地报到了。来校时还带来了家里自产的核桃,迅速放在了连老师的办公桌上,老师刚想推辞,她就一溜烟地跑了。望着孩子的背影,连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其实,这样感人的事例不胜枚举。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乡村教育面临着更为艰巨的困难与挑战。尤其是那些生源锐减的山区学校,更是举步维艰。然而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心怀大爱,在艰苦的工作岗位上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着。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他们是真正的“红烛”、“春蚕”,不!他们比“红烛”更永恒,比“春蚕”更伟大,更值得我们去礼赞。
  




作者简介

卢旭升,网名永不言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在闲暇之余,徜徉于文学殿堂,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描写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聊以自娱,倍感开心。

END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