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易学-为什么老外比中国人更信风水?

 三问先生风水学 2020-09-12

风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门涉及术数和技巧运用的学问。风水学、营造学和造园学是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古往今来,不少人士在建筑设计、选址及规划时,均将风水知识应用其中。中国大部分现存的古城镇建筑、园林、民居及陵墓,都可看到风水的应用。

风水,相信不少人都会认识,或略知一二,或曾经接触,甚至善用之。 古人有《葬书》云:葬者,藏也,乘生气也。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中国早期文献《尚书》亦有文章记载: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记述古代先民选址建屋和规划国都城邑时,均运用玄妙风水之术。风水又称堪舆,西汉《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舆,地道也。这表示风水具有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两大特色,与天文历法、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老外比中国人更相信风水呢?为您讲述中国风水的起源和发展

五行和谐 带来好运

宇宙万物均由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组成,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风水上的趋吉避凶方法,便是运用了五行元素,以确定建筑物的位置、朝向和布局,使建筑物与五行互相配合,以求达到和谐发展以及为使用者带来好运。 

有人经常在风水二字之前加上玄空,何谓玄空风水?古人认为天象的运行,代表了时间,而天为上玄,地为下黄,故此用玄表示时间。而地就是万物生长之处,即是空间,故此用空表示空间。因此显示,风水与时间和空间有密切的关系。风水的运用技巧,便是在某时间内选出最好的空间。时间与空间经常变化,或互相产生变化。当时间有变,即使空间不变,风水已转变。又或是在同一时间内,由于空间不同,风水亦会不同。 

中国文化 博大精深

风水知识源远流长,其理论基础与应用知识博大精深,值得炎黄子孙不断深入研究学习,并将之发扬光大。 

风水发展远披海外

现在,风水不但在中国及亚洲各国甚受重视,在西方国家亦十分盛行。风水之传播发展迅速,原因何在?

过去几百年,不少华人移居海外或到海外工作,其中以东南亚地区占多,他们将中国特有的风水文化也一同带去,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文化。十七世纪以后,中国风水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八十年代,风水文化更在全球兴起一股热潮。世界各地不少外商均会聘请风水师,为他们的商厦店铺设计提供意见,目的是希望生意兴隆,事事顺利。 

影响文化 遥长深远

风水文化对海外人民生活和小区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当中包括庙宇的建筑和祭祀礼仪。新加坡特罗布兰奇车道边的观音堂,便是中国式寺庙与风水结合的最佳典范。 

该庙建于一八八六年,地高临海,收前地之阴,三面环山,尽收坐山望海之势。此外,马来西亚的极乐寺,左有龙山,右有白象山,风水更是甚佳。

现代的建筑往往只重视向高空发展,忽略了人与环境的整体关系。中国风水文化却能全盘考虑天、地、人之间的协调关系,以人为首要中心,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与自然界取得平衡协调。风水满足了人的实际需要,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和保存价值。中国人认为,自然界的活动运行与人密切相关。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的生态学和环境学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是一致的。古人对风水的深入认识,于此可见一斑。 

自然科学 实用价值

中国风水不仅受到华人的尊崇,外籍人士亦对之称赞有加。日本学者郭中瑞认为,中国风水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结合了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景观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精华。风水的起源,相信与古代中国的综合环境规划设计作用有关。它也许是一门从解读、测定自然界形象为原始的科学。它是对于自然界的地质、地形、景观;风、云、雨的形态;天空颜色等四季气候变化,以及对水的环境的仔细、深刻的观察研究,并且是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直观力。因此,不要把风水看成纯粹的迷信而加以拒绝。在中国的风水中,即使是现在,对我们也许存在着有价值的环境经验呢! 

相信中国风水文化将会继续蓬勃发展,精益求精。 

风水门派百家争鸣

风水知识博大精深,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学习及研究者不断增加。有关风水的著述亦浩若烟海,门派出现百家争鸣,派别林立的现象。 

形势理气 磁场效应

风水门派中,以峦头派(又称形势派)和理气派为主。

峦头派:注重形峦方位的结合,诸如千尺为势,百尺为形,空间形势上要达到天地人合一。 理气派 :注重时运生克的原理,诸如阴阳五行、干支生肖、四时五方、八卦九风、三元运气等,时间序列上达到天地人合一。

峦头:是房屋内外周边环境所产生吉凶效应。

理气:是天体运行的磁场引力所产生的效应。

形势派:偏重地理形势,以气论山,归结于地形,主要是以龙、穴、砂、水、向来论吉凶(注重觅龙、点穴、察砂、观水、取向等辨方正位)。

理气派:立论原理是将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星象、神煞、纳音、奇门、六壬等相关五术的理论观点归纳而成(注重阴阳、五行、干支,八卦九宫相生相克理论)。

无论是形势派,还是理气派,均认为峦头形势是风水之体,理气则是风水之用。为什么老外比中国人更相信风水呢?为您讲述中国风水的起源和发展

天地合一 渗透融通

尽管门派众多,各有其主张和侧重,但不少门派都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一)天地人能合一;

(二)阴阳得到平衡;

(三)五行相生得利;

(四)五行相克得制。

各门派的理论彼此渗透、互相融通,可谓万法归宗,其结果和效应是殊途同归。

人们现时研习风水,均会兼收并蓄,既要精通理气派,也要吸收形势派的精髓,提升应用价值。 

风水气场聚气成形

为什么老外比中国人更相信风水呢?

风水讲生气、天气、地气和阴阳之气。

气是什么?气是中国风水的核心,无论是形势派还是理气派的风水勘察活动,都是要寻找气,最好是能找到聚气及旺气的宝地。风水论述中经常提及的:生气、迎气、藏气、纳气、聚气,便是围绕着气这个核心。

风水中的气,是指弥漫于宇宙空间里的气,是人类肉眼看不到,但却可感应得到而广泛存在的。气:在天则为风水所求的天气,在地则为风水所寻求的地气,在人体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人体场。人体是有机的,人体之气具有可控性,受意念控制。古人说的聚则成形,散则化气。

天体运转 地球变化

在风水的实践理论中,认为天地人之间存在着一套具体运作法,当中涉及天运和地运。

天运宇宙气场

宇宙星空天体运转的周期变化特性,是按照天体时空演变论说,中国风水学将天运的运作概括为:三元九运。 

地运地球气场

地球受日月之影响,其地质、地貌、物理场,随地理位置不同而出现不同现象,在地球表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小气候。中国风水学将地运概括为:龙、穴、砂、水。 

避风抓水 蓄存生气

古人的风水观中,最重要是抓住气,而气有两个特点:遇风则散,界水则止。因此,最好的风水佳地便是能够避开风煞,抓住来水,令吉气能聚。怎样避开风煞呢?冬天北风很强,北、西及东的三方,应有一个环形物挡住风的来路。冬天的西北风刮不过来,气就吹不散,即西、北、东三方地势宜高耸,形成一个山环。形状如锅盘的山环,就可以让地面吸收到宇宙之气,将气储存起来,形成强而有力的环境气场。

抓住什么质量的来水?最佳的水,水体必须纯净清洁,若水中含有悬浮泥沙时,水体吸收电磁波的能力将大大下降,甚至失去吸收能力。因此,山环水抱的山除了要讲山的具体形势外,亦讲求来水的质量,水愈干净风水便愈好。古人经过长期观察自然界得出的结论,这是最佳的大环境风水。

有云:水抱山环有吉气聚,山环水抱有大发者。

抵挡北风 引进生气

在现今社会高楼林立的情况下,若居所的北面有高楼遮挡,则没有问题,并且可以把北风挡住,这是好事。反之,若南面被高楼遮挡,太阳难以照射得到,生气难入,风水便产生问题了。

山环旺丁 水抱旺财

古代帝王或国家管治者,选择建都的地方都具有山环水抱的地势。中国四大古都,如西安、洛阳、北京、南京都具有很好的大气场,古都西安西北方向三面有山,靠东南方向是黄河,符合山环水抱,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悠久的城市。                   



                                                                                                                                金易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