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朝的清缅战争四战皆败

 由狭渐广 2020-09-12

导语: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围绕中缅边境地区的领土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清缅战争从边境土司小冲突开始,演变为精锐主力对决,1769年11月以缅甸称臣纳贡收场。此役清军取得了缅甸的臣服,收复了万历年间被缅甸掠夺的土司,但清军损失惨重。缅甸也重新认识到中国的力量,由此建立了绵延二百多年的睦邻关系。

战争背景

中缅两国自汉代有了官方的正式往来。元、明时期,中缅关系进入了新的时期。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遣使诏蒲甘王朝的那腊底哈勃德王纳贡归附,缅甸国王杀害使者,并拒绝纳贡。忽必烈下令相吾答儿、太卜、也罕的斤等率军大举攻缅,攻破了江头城(也称太公城,即蒲甘王朝的首都),并于次年设立征缅行省。

缅王那腊底哈勃德逃至勃生,之后缅王遣使谢罪纳贡,缅甸与元朝建立朝贡关系。从嘉靖到万历年间,随着缅甸东吁王朝的崛起以及明朝统治的逐渐削弱,明朝在西南边陲的统治受到挑战。

莽应龙继续北进,开始蚕食中国的西南边疆。明朝虽然在西南边陲设有六个宣慰使司,并以土司领之,但由于地处边远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政府施加的影响逐渐减弱。

1581年缅王莽应龙去世,其子莽应里继位,他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西南边陲的蚕食力度。缅甸军队不断进攻云南,对中国云南边陲的社会安定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明朝终于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派刘綎、邓子龙率军出征西南,历时两年的战争以刘綎收复所有失地而胜利告终,缅军被打败,原本摇摆不定的土司纷纷又重新归顺明朝。

当战争结束后,明朝并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重整边防,防止缅甸对云南土司的侵扰,而是不再过问缅甸事务,结果缅军又不断地持续侵扰中国西南边境。

清缅接触

清朝前期,中缅关系处于停顿状态。清朝在平定南明政权的过程中,虽与缅甸有过接触,但并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官方的交往。

清朝前期忙于巩固自身的政权,无暇顾及西南边疆。在平定吴三桂的叛乱之后,清王朝采取的是稳定西南边疆的国策。清朝在西南地区采取安边守疆政策的同时,政治上还是抱有将缅甸和平纳入朝贡体系的想法,只不过态度很慎重。

随着清朝国力的不断增强,西南边疆外的老挝、安南、暹罗等国纷纷被接纳为藩属国。但对于缅甸,从朝廷到地方都非常慎重。

虽然清朝也希望缅甸能够藩属纳贡,以体现清代中国威加四夷的强盛,但希望缅甸主动诚恳来贡,不想大动干戈。

雍正七年(1729年),缅甸控制下的整迈土司请求内附纳贡,被云贵总督鄂尔泰拒绝。整迈入贡遭拒,肯定是清政府不想引起和缅甸的矛盾。

乾隆十三年(1748年),缅甸迫于国内局势的压力,派人求贡,在云南就被地方官所拒绝。乾隆十四年(1749年),缅甸北部的土司木邦也请求纳贡,但是清朝西南边境的地方官员以该夷于明末久为缅属,未便准许为辞,加以拒绝。

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茂隆银厂吴尚贤的牵线下,事情出现转机。茂隆银厂位于永顺边疆的佤族聚居地,又被称为卡瓦。内陆人吴尚贤设厂开矿,生意红火。当地酋长愿照内陆厂例,抽课作贡,正式归属到清朝政府的管理之下。

吴尚贤聚众在边境开采银矿,和缅甸宫廷也有交往。乾隆十五年(1750年)七月,缅甸初次奉表称臣纳贡,清高宗乾隆帝同意其进京朝见。这一事件后,清朝和缅甸甸的宗藩关系正式建立起来了,两国在政治上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贡榜崛起 

正当清缅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时候,缅甸国内政局却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

在对原缅属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以军事威胁向中国管辖的内陆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

乾隆二十年(1755年),缅甸东吁王朝的王子色允瑞东带领战败的属下八十余人,渡江入猛卯。云贵总督爱必达、云南巡抚郭一裕会檄猛卯土司,遣之使去,两天后,色充瑞东才率众离境。

清政府对待东吁王朝逃难王子的态度,充分说明了清朝不愿意卷入缅甸国内事务。此后一段时间内,云贵总督、云南巡抚等地方高官在写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充分表明了清王朝严守中立,不愿多生事端的政策。

内陆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隆帝忙于平定准噶尔,无暇南顾,不愿与周边国家发生军事冲突,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政策。

而当乾隆帝从平定新疆这一事情脱身后,开始对缅甸这种压迫边疆少数民族和挑衅清朝国威的行为采取强硬态度,中缅边境局势逐渐紧张。

此时,清朝历经康雍乾盛世,国库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到乾隆中期,国库存银高达五千多万两。这样,清王朝就具备了远征西南的物质条件。

战争起因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陆土司征收贡赋未果,遂出兵入侵中国。正式点燃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冬,缅甸木邦的土司率领自己的部队以及贡榜王朝的军队约2000人侵入中国孟定和耿马两内陆土司的管辖区域,劫持了孟定的土司,焚烧了耿马土司的衙署和一些当地的民居。

当时清朝在当地的军事驻扎力量有三种:一为云南地方官府派驻的绿营兵,二为各地土司自己掌控的土练,三为边境一些矿场为自保建立的场练。

耿马土司逃出后,立即率领土练和场练反击追杀缅兵,于滚弄江畔击败缅兵,先后斩杀约200人。但为了息事宁人,耿马土司随后还是通过木邦土司向贡榜王朝缴纳了花马”。

虽然那时云南地方官府沿滚弄江一带布防,但仍偏向于绥靖,不想多事。所以在第2年,边境一矿场场长带兵过江擒杀缅兵,却被认为是杀良冒功而处死。

然缅甸方面却没有收敛的意思。孟定和耿马两内陆土司稍微平静些时,但车里土司(今西双版纳)管辖地带却依旧不平静。

乾隆二十七到二十九年(1762-1764年),缅属孟艮土司带领自己的部队和贡榜王朝的军队连年入界骚扰。特别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骚扰规模骤然升级,缅兵进入车里土司多处地方勒索钱粮和掳掠民众。

其原因在于,当时缅甸正和其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交战,制定了沿清迈、万象一线进攻暹罗的方针,而车里正处于其进军路线的旁侧,需要大量的钱粮以及劳力为军队的进军做后勤保障。

四战皆败

第一战的指挥是云贵总督刘藻,他只调派了云贵所属军队追剿,却只擒获5人,对缅军毫无威胁,缅军抢够了东西才撤。可撤退和逃跑本来就很像嘛,刘大人一不小心就看错了,给北京的皇上写奏折说缅人望风遁走,清兵大捷。

大捷仅仅三月后,缅军再次入侵车里(今西双版纳),并将其占领,还给清朝发文,宣布车里为缅甸领土!

刘藻急忙命三千绿营兵围剿,结果有一路清军被缅军埋伏,大溃而逃。乾隆闻奏大怒,将刘藻革职,刘藻惶恐不安,最终自刎。首战败北,乾隆多少认真了点,派出了器重的边疆大吏杨应琚,将其由陕甘总督调任云贵总督。

杨应琚先派出了小股部队进攻缅甸境内,由于缅军料到清军会进攻,早已撤退,清军轻而易举就攻占缅甸两个土司辖地。可缅甸早已坚壁清野,清军什么都没捞到,反而给高层造成一种缅甸很弱的假象。

云南很多官员包括杨应琚都被这种假象所蒙蔽,认为缅甸内部分裂涣散,不足为惧。前线的云南都是如此,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就更别说了,乾隆得了杨应琚的奏折,又翻了翻《明史·云南土司传》,觉得缅甸在明朝时就臣服中原,看来也是个弱鸡,哪有准噶尔难对付,乾隆下令杨应琚要少花钱、少用兵解决此事。

此时缅甸的重心放在进攻暹罗上,暹罗大城王朝的都城已经被缅甸团团包围,缅甸没有过多的兵力侵略清朝,而清朝对缅甸和暹罗的情况一无所知,朝野上下都以为只凭云南的万余绿营兵就能解决缅甸。

在自大的支配下,清军主动发起了进攻,尽管清军人数多过缅军,但清军的劣势更多,云南的绿营兵几乎没怎么上过战场,作战意志薄弱,武器又不精良,带兵将领普遍能力不强,统帅杨应琚又是文人出身,不懂军事,这些因素加起来,导致清军屡战屡败。

战败是一回事,战报上却清晰地写着:“清军屡战屡胜,杀敌万人”。这慌扯得有点过了,刚刚过去的平定回疆打了百余仗,也就歼敌万人,云南才打了几仗就歼敌万人,你当砍瓜切菜呢?乾隆再一看地图,尼玛交战地点全在大清境内,越打离着内陆越近

乾隆派人一探,顿时勃然大怒,下令赐死杨应琚,同时派满人新秀明瑞接任云贵总督,继续主持对缅战事。这时候,缅甸已经拿下大城王朝,暹罗只剩下残余军队反抗,缅军大部开始撤回国内。

两次战败,皆有轻敌因素,搞笑的是清朝朝廷仍然认为缅甸能够轻易拿下,战败只是因为绿营兵太废!而且清朝对藩属国情况一无所知,暹罗已经被缅甸灭亡,乾隆竟然还在担心灭掉缅甸后缅王逃亡暹罗!

明瑞是一员悍将,在平定新疆中,也立过不少军功,前往云南前是伊犁将军,已经是新疆大员了,但他跟乾隆一样,轻视缅甸,所以他的最终结局基本注定了。

灭掉了暹罗,缅甸可算是腾出手来了,清军增兵,缅军也增兵,明瑞的认知却还停留在上一仗,最终陷入缅军重重包围,重伤后自缢身亡,其他参战者或战死或被俘或自尽,清朝惨败。乾隆第三次大怒,并开始准备第四战。

三战皆败,清朝终于开始搜集情报了,知道缅甸不再是曾经的分崩离析,而是新兴的强权国家,暹罗已经被其所灭。三战下来,缅甸却不想打了,多次给清朝送去求和文书,盛怒之下的乾隆自然全部撕掉,下令组建精兵强将,誓要拿下缅甸!

尽管败了三次,但乾隆仍然认为拿下缅甸不是问题,因为他这次派出去的已经是清朝顶级将领了,重臣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军队也换成八旗兵,还调了水师参战,这样的阵容,清朝拿不出几副的。

然而缅甸也倾尽国力,与清军交战厮杀,再加上环境优势,远道而来的清军将士有不少都染病身亡,就连主帅傅恒也卧病在床。经过一番鏖战,清军杀缅军水师2000人、陆军1500人,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相继病死,清军和缅军可谓两败俱伤,尽管清军占据微弱优势,但却几乎不可能灭掉缅甸,参战清军厌战情绪高涨。

缅军也一样,缅军统帅诺尔塔(灭暹罗的就是他)明白缅甸无力支撑与清朝的长期战争,再打下去就得废了,所以双方不约而同地丢开了远方的君主,自行决定议和停战。几经交涉后,缅军14名将领与清军12名将领谈判定议画押,互赠礼物,正式停战。这场延续多年、花费清朝911万两白银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议和是乾隆和缅王都不想看到的,缅王直接就把议和书撕了,压根不想向清朝称臣,直到18年后缅甸国力不行了,要跟清朝搞好关系才派出使节奉表纳贡。

而乾隆要等18年后才能看到缅甸入贡,当时那心情能好才怪了,可他也清楚要再次动兵很困难,水土问题就非常头疼,第四战清兵非战折损比战损还多,傅恒回北京两个月就病死了。

再加上小金川再次叛乱,土司问题才是重点,乾隆只能跟缅甸打外交战,互相口诛笔伐,却谁也不敢打了,缅甸消耗不起,清朝的钱粮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这场清缅战争对参战双方而言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双方都不是胜利者,非要说胜利者的话,那也只能是暹罗了,由于缅甸在战争中消耗甚巨,郑信带着残兵败将竟然击败了缅甸,建立吞武里王朝,随后的曼谷王朝更是延续至今,缅甸多了个头疼的对手,统一东南亚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战争结果

时隔18年后,即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缅甸国王孟云为应付周边暹罗等国的压力,主动改善对华关系,派出使节奉表纳贡,此事才结束。

清缅临时和约的正式文本没有保留下来,而双方向各自国君禀报的内容又有出入,双方战后交涉还因此拖延了二十年。

中国方面的记载:一、缅甸遵照古礼奉表进贡;二、缅甸永不犯天朝边境;三、缅甸将所有清朝战俘释放。

缅甸方面的记载:一、逃往云南的所有缅属土司,清朝都要交还给缅甸,并承认缅甸对所属土司的主权;二、所有战俘一律释放;三、商道重开,准许两国商贩自由贸易;四、每隔十年两国君主交换使节,互通友善书信,并致送礼物。

不过到最后,双方国君都对这份和约不满意。缅王孟驳撕掉前线送回来的和约文本,罚缅兵统帅及其他将领的家属头顶清兵馈送的礼物在王宫外跪了三天三夜。这时缅甸曼尼坡发生叛乱,老官屯缅兵不等孟驳命令,就直接进军曼尼坡平定了叛乱,这才平息了缅王的愤怒。

中国因为缅甸没送贡表,而缅甸因为清朝方面只放了孟拱土司,木邦和蛮暮土司安置内陆没给回缅甸,又继续禁止双边贸易,别说贡表,连清朝方面的使者也扣押下来,还发了封出言不逊的文书过来,双方打起了漫长的外交战。

乾隆帝虽然憋气,但也清楚要再次动兵很困难,单气候水土问题就非常头疼,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七月,回到北京不久的傅恒就因此病死了,加上小金川再次叛乱,于是暂时押在一旁不理。

缅甸战后十年主动求贡,重新被纳入东亚朝贡体系。 虽然清缅战争以缅甸入侵中国为开端,但却是一场双方以争夺地区利益与霸权为目的的战争,战争以中缅议和、缅甸名义上对中国称臣为结局,两个国家都没能达到自己的期望。

反观清军,没有完善的后勤,困于钱粮艰难渐被拖垮,成强弩之末,而当时在东南亚称霸一方的缅甸也因为这场战争元气大伤,整个国家的路线发生了变化,对泰国的吞并战争也因为清国的巨大军事压力由接近完成最终化为泡影,而这也是清朝对缅战争对东南亚产生的深远影响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