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端图书馆ok 2020-09-12

(1)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 [oak seed]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2)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中文名

拼音zào 

五笔字型RAB

笔画数7

    基本资料

    zào ㄗㄠ

    又作“皁”

    郑码:NKHD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682

    GBK:D4ED

    四角号码:26714

    部首:白

    笔顺编号:3251115

    笔顺读写:撇、竖、横折、横、横、横、竖折钩

    英文翻译

    1. soap

    2. black

    3. menial labor

    4. a menial; a lictor

    基本字义

    一种洗涤用品,肥皂的略称 [soap]。如:香皂药皂皂化zào huà[saponify]使(如脂肪或脂肪酸)转化为肥皂。皂片zào piàn[soap flakes]为供市场出售而制备的精致成片的肥皂,易于溶化。皂素zào sù[saponin]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有毒苷类淡黄色粉末。主要用于制作洗涤去污剂,部分可药用。

    2.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yamen runner]

    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

    又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皂衣(借指下吏);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皂班(泛指差役);皂人(古代养马的下吏)。

    3. 喂马或喂牛的饲槽 [manger]

    牛骥同一皂。――文天祥正气歌

    又如:皂枥(即马厩);皂牢(饲养牛马的圈栏);皂栈(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

    4.皂荚的省称[Chinese honey locust]

    皂树高大,叶如槐叶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5. 黑色。后作“皂” [black]

    黑人黑马皂罗袍。――《封神演义

    又如:

    青红皂白;

    皂褶儿(穿在外面的黑色上衣);

    皂帕(黑色的头巾);

    皂巾(黑色的头巾);

    皂靴(黑色的短靴);

    皂盖(古代车上的黑色车盖);

    皂鞋(一种黑色的便鞋)。

    皂白zào bái

    [black and white―right and wrong]

    黑色和白色。

    引喻为正确与谬误。

    不分青红皂白

    6. 养马奴隶

    古代对养马奴隶的称谓。春秋时列为“人有十等”的第五等。皂为马厩而有员额者,因其衣皂色得名。后泛指从事贱役地位低下的人。

    《左传·昭公七年》:“士臣卑。”杨伯峻注引俞正燮《癸已类稿·仆臣台义》:“卑者,《赵策》所云‘补黑衣之队’,卫士无爵而有员额者,非今皂役也。“

    《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

    《汉书·货殖传》:“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子于皂隶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颜师古注:“皂,养马者也。隶之言著也,属著于人也。”

    《晋书·陈群传》:“其起义以来,依格杂猥,遭人为侯,或加兵伍,或出皂仆,金紫佩士卒之身,符策委庸录之门,使天官降辱,王爵黩贱,非所以正皇纲重名器之谓也。”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皁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