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掘壕据守:细看德军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中的野战工事

 汉斯咖啡真难喝 2020-09-12

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的背景

1944年6月9日,苏军集结重兵对卡累利阿地峡发起猛烈进攻,驻防在此地的芬兰军队虽然经过了顽强抵抗,但是仍然挡不住苏军的优势兵力,只能一步步后撤。在绝望之中,芬兰请求德军对其提供武器弹药和航空兵的支援,虽然德军答应了芬兰的请求,但是芬兰军队依然阻挡不住苏军的进攻。好在到了7月中旬,苏联停止了攻势,转而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了与德军的战斗中。而由于德军在东线连吃败仗,所以对芬兰的援助开始逐步减少;芬兰自知单凭自己无法抵御苏联下一波的进攻,所以开始与苏联展开谈判,准备退出战争。1944年9月4号,苏芬两国宣布停战,芬兰退回1940年的国界,并把北部的佩特萨莫省割让给苏联,同时与德国断绝关系,并在9月15号以前要把德军逐出芬兰,或者解除德军的武装。

掘壕据守:细看德军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中的野战工事

德军

想让德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退出芬兰,单从技术层面讲是办不到的,如下图所示。芬兰是个呈南北方向的长条形国家,旁边的瑞典又是中立国,所以德军不可能通过瑞典到达挪威;因此德军想要退出芬兰,只能先到达芬兰的北部,再前往挪威,这在短时间内是办不到的。另外一方面,希特勒也不想退出,毕竟在佩特萨莫省有德国需要的镍矿,这是德军装甲部队所需要的原料。不过不管怎么说,芬兰境内的德军已经开始缓慢的向芬兰北部集结,原先驻守在北部的德军更是要守住这一地带,以保证后续部队的安全撤离,而种种迹象表明,苏军即将对德军发起进攻。

掘壕据守:细看德军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中的野战工事

红色区域大约就是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

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中的野战工事

从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就占领了佩特萨莫,并且在这里经营了3年。他们用3年的时间在这一片构筑了三条由防御支撑点组成的防线,整个防线纵深达150公里,而且其中有很多是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永备性工事,但是只有第一条防线中驻扎着德军。

这一片属于狭窄的沿海平原,地面上覆盖着冻土层和布满岩石的小山岭,除此之外这里还密布着众多的河流以及各种水洼和沼泽;再往内陆一些,都是一些贫瘠的土地和荒凉的山岭,山上零散着一些灌木丛和树林,山岭与山岭之间满是峡谷和小河。地形非常复杂,唯有的几条道路,路况也很差劲,不适合装甲部队的通行。看起来利于防守,但是德军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完全守住这里,所以只能采用防御支撑点,这也因此为苏军提供了无数隐蔽的进攻路线。

掘壕据守:细看德军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中的野战工事

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

德军的防御支撑点都是以营级单位为基础构建的,每个营的防区以两个加强连的支撑点为主要的防御地带,两个加强连之间的缺口,则由1~2个的排级防御支撑点防守。德军在这里的防御支撑点都是由山地部队防守的,而且每个防御支撑点都建成了椭圆形的环形阵地,这些支撑点大多都建在小山上,以第2山地师为例,他们的防区就有十个连级的防御支撑点建在小山顶部。每个连级的防御支撑点之间相距2~4公里,由于地形复杂,所以中间地带有很多可以供敌人通行的隐蔽小道。为了守住两个防御支撑点之间的中间地带,德军在这些地带布置了大量的障碍物、反步兵地雷,除此之间还部署了一些巡逻队用于防守,由于德军采用的是环形防御支撑点所以也有一部分直射火力能够覆盖这里。

掘壕据守:细看德军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中的野战工事

防守的士兵

德军早已建好的防御支撑点都构筑的很完善,如下图所示,很多工事都有用厚原木或者石头水泥制成的顶棚,木材是从南边的森林长距离运过来的,石头则可以就地取材,这些厚实坚固的顶棚可以抵御炮火。每个环形防御支撑点都拥有360度的视野和射击界面,里面配备着轻重机枪、80毫米迫击炮、37毫米战防炮以及75毫米轻型步兵炮。所有的这些武器阵地、步兵阵地以及人员遮蔽部都用交通壕连接起来了,而且支撑点内部还储备了充足的弹药和食物,各支撑点内的防御部队满编率也都在百分之九十左右。除此之外,环形防御支撑点外面还布设了一到两圈的带刺铁丝网,铁丝网中间还埋设了大量的反步兵地雷。可以说这些防御支撑点都建立的很坚固。

掘壕据守:细看德军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中的野战工事

德军环形防御支撑点

当然缺点也是有的,因为很多防御支撑点都建在山上,所以大多都建在岩石上面,这就导致德军无法把电话线埋设在很深的地下,只能把电话线沿着交通壕铺设,防御支撑点内部的电话线还好说。各个防御支撑点之间的电话线铺设的就很麻烦了,毕竟是石头你没法挖,因此有很多电话线裸露在外面,在战斗的时候,这些电话线很容易被炮弹炸断。对于离着近的支撑点还好点,就怕那些建立在位置比较偏远地带的防御支撑点,一旦电话线被炸断,那基本上就等于失去了联系,只能独自作战。而苏军在开战之前,已经有了两个月的准备,德军几乎所有的防御支撑点的信息都被苏军掌握。

掘壕据守:细看德军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中的野战工事

芬兰士兵

在德军发现苏军即将发起进攻的时候,又把所有的防御支撑点进行了加固,并且又增建了一些防御支撑点。虽然如此,但是苏军兵力是德军的1.8倍,火炮数量是德军的近3倍,战机数量更是德军的五六倍,而且还有装甲部队的支援,德军则缺乏装甲部队。1944年10月7日,苏军以炮火开道,空中支援的方式对德军防线展开了猛攻,一开始由于浓见度很低,降低了火炮的优势,但是苏军很快就从德军防御支撑点中间的缺口渗透了进去十几公里,这导致德军很多的支撑点被孤立。

掘壕据守:细看德军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中的野战工事

苏军

虽然如此,苏军仍然要对防御支撑点本身发起进攻,但是由于德军的顽强抵抗,苏军并没有攻下任何一处支撑点阵地,反而损失挺大。由于德军很多防御支撑点被孤立,导致联络被切断了,而且由于各个支撑点并没有预备队,如果继续耗下去,这些被孤立的支撑点早晚被攻破。因此到了10月8日下午,前线的德军都接到了撤退的命令,本来德军是想坚守14天,结果第一道防线就坚守了两天多。后撤的德军又撤到第二、第三条防线上依次抵挡苏军的进攻。

掘壕据守:细看德军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中的野战工事

苏军

苏军可以利用地形不断地渗透进德军防线内部,虽然德军无法阻挡苏军的脚步,但是却依靠完善的环形防御支撑点迟滞了苏军的进攻,掩护了芬兰境内德军的撤离行动,这使得驻扎在芬兰的大部分德军都成功撤离,并维持了完整的战斗力。从苏军方面讲,苏军击败了位于北极地带的德军,成功的把德军从富含镍矿的佩特萨莫赶了出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