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写给谁看, 唱给谁听, 读者不同是唐诗、宋词、元曲风格差异的原因

 我爱巴蒂斯图塔 2020-09-13

近代学者将“唐诗”、“宋词”、“元曲”三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并列,并在之前冠以朝代,只是意在寻求一种在那个时代中最有特色的文学,而不是说“词”、“曲”成为了其他时代的主流文学。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学里,主流只有“诗文”两种,其他文学皆在边缘,这是贯穿了整个古典文学的事实。

造成这一现象的就在于“诗”、“词”、“曲”等文学体例在作用上的不同,衍生出了各自的风格特征,为不同的读者服务。

点击加载图片

唐诗:受众最广,具有“言志”功用的主流文体

如果从受众来说,“诗”这一文体无疑是最为广泛的,上至庙堂,下至百姓,虽然不是人人都能作诗,但任何人都可以诵读。

对于士大夫来说,“诗言志”是一贯的传统。

这些人虽然被称为“诗人”,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个具体的职业,当时没有人是专职写诗的。

在那个年代里,“诗”更像是一种抒发个人情志的载体,而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所以,这种文体关乎着作者的形象,自然不能随意对待。

比如说,明末清初有一个大儒叫做朱彝尊,在当时可谓是德高望重。但是,他曾经写过一首《风怀》诗,讲的是他和其妻弟的一段恋情,妻弟就是他妻子冯氏的妹妹。

因为是入赘冯氏,当时冯家相要效仿“娥皇女英”的故事,将冯氏和其妹妹一同嫁给朱彝尊,但不知为何又反悔了,这一对有情人最终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点击加载图片

这首诗歌虽然写得很好,但其内容却是男女私情,所以被当时很多人所抨击,即使朱彝尊是一代大儒也不能免于被责难。

从传统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诗歌写得好不好,这完全可以体现这个的志向是否高远。

对于普通人来讲,读诗也是一种提高情操的事情。

有一种说法,认为“诗”就像今天的歌词一样,可以用来演唱。

有一部分诗歌确实如此,是可以配乐的,毕竟这是从“诗经”、“乐府诗”等等年代就有的传统,“唐诗”也不例外。

比如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旗亭赌唱”。

《博异记》记载,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三人在一个小雪天里到旗亭这个地方喝酒,正巧碰到了一些歌舞伎来这里演出。

点击加载图片

于是三人就约定,以三人诗作传唱的效果来看三人谁的名气更大。

一时间有三个歌姬唱了唐诗,其中王昌龄两首,高适一首。王之涣看不下去了,说这些唱曲的人都是小角色,一看就是这个团体里边缘化的人。他指着其中一个最貌美的歌姬说,如果她不唱自己的诗,那么这辈子都不和二人争高下了。

果然,这位歌姬一开口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诗”这一文体,不仅仅是在士大夫用以言志的载体,也是民间用以娱乐和陶冶的工具。

所以,“唐诗”在内容上必须是严肃的题材,不能纯粹地歌唱男女私情,它无论是揭露黑暗还是歌颂光明,都必须具有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才有教化意义。

而在形式上,也必须要雅俗共赏,即使是一些佶屈聱牙的作品,其实也只是用典较晦涩,语句较生硬,并不是难以理解。

点击加载图片

宋词:俗艳与高雅并存的宴饮之作

“词”之一体,有人认为来源于宴饮之乐,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很多宴饮场合中,词的演唱确实较为合适,而这一文体和音乐也更为贴合。

而自从后主李煜变革词体之后,“词”就出现了分化,一些人走上了士大夫的雅致,另一些人走上了艳俗。

雅致之词的作者一般是比较显赫的贵族,他们的学识和修养不允许他们太接近于市井,所以这些人写出来的词往往较为高雅。

李煜就被认为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可以说是这一类作品的源头之一。

宋代对这样的风格继承较好的,是晏殊、欧阳修、陆游、等,他们的词作很少市井气,在具有音乐性的同时,还保留着高雅的情致。

点击加载图片

而“艳俗”之词最好的代表士柳永,号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其在市井之中流传甚广。

柳永词作士大夫的高雅气质少,市井烟火气较多,适合勾栏瓦肆这样的场合传唱。

因为风格的不同,柳永在当时也是被上层社会的词人所唾弃。

比如在他干谒晏殊的时候,曾说自己和晏殊同样都写词,结果晏殊很冰冷地告诉他,自己虽然写词,但肯定不写像他那样俗艳的作品。

苏东坡虽然也比较欣赏柳永的辞句,但对于他的风格也是较为鄙夷。他有一次和其学生秦观说,没想到几天不见就去学了柳永的创作方法了?结果秦观很严肃地向他老师保证,自己虽然没什么能耐,但还不至于堕落到学柳永这样的人。

点击加载图片

这两种风格都是比较适合宴饮场景的演唱,而东坡词走了另一种风格,不注重音乐性,这也和苏轼不通音律有关。

苏轼以写诗的手法来写词,赋予这种文体更为现实的意义,但这条路昙花一现,两宋之后没有人继承下来,清初阳羡词派虽然有些影子,但终究缺了点味道。

从整体来看,宋词这一类文学作品,蕴含的“情志”很少,多是以抒发情感为主,并且这些情感有很多都是不方便以诗的形式表露的,比如男女私情一类。

但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风格,士大夫的聚会自然不会演唱柳永等人俗艳的词作,否则大煞风景;而勾栏瓦肆自然也不会演唱太多高雅情致的作品,否则听得懂的人太少。

点击加载图片

“词”的分化,其实和受众的文化修养有很大关系。

元曲:文人“走投无路”的俚俗作品

如果说“诗词”两种文体在流传上多少有点雅俗共赏的味道,那“元曲”几乎完全偏向于下层社会之中了。

这和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

元代之初,废除了科举制度,等于断绝了所有读书人进身的通道,一时间这些只会读书、治政的文人阶层被打落尘埃,不得不在市井之中摸爬滚打,寻求谋生的方式。

于是,很多读书人真的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写剧本。

点击加载图片

像关汉卿这样的剧作家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被逼出来的,读书不能进入上层社会,那么只能以自己的文笔来谋生,这就是当时的情况。

所以,元代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涌现了大量的戏曲作品。

而用以表演的戏剧也好,用以演唱的散曲也好,它们从实际上来说和“诗词”有根本区别。“诗词”是主动创作的,而“元曲”这种作品很多都是被动的商业文学。

即,这些作品必须要迎合大众的口味,故事要曲折离奇,辞句要通俗易懂,调子要容易演唱,这些都是不得不满足的要求。

因为,一旦有一个不符合,故事平淡,或者辞句艰涩,再或者表演难度高,就会导致不能实现“商业变现”,这些文人就没有饭吃。

所以,几乎所有的元曲作品都是较为俚俗的,其中夹杂着很多市井语言甚至方言俗语,和“诗词”相比,更具有烟火气和生活味道。

点击加载图片

文学作品终归是需要读者来阅读的,一部作品从诞生到被人阅读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才能说这个作品的创作最终完成。

那么,读者其实也是决定文学风格的一个重要一环,在创作之处,要符合什么样的读者口味,会影响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方面面。

这是“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体裁文学之间风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