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信息宝库 2020-09-13

#影视杂谈#

【原创】《走向共和》可以说是国产历史剧、电视剧的巅峰,无论其表现形式、剧本编写、人物刻画、演员演技等方方面面,都已达到前所未有高度。我将《走向共和》与同一导演制作的另一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称为中国电视剧的“双子星”,这两部剧在中国电视剧领域,可以说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可该剧因种种原因被禁播,《大明王朝1566》也因收视率惨淡而鲜为人知,但这并不影响其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和国产剧的地位。该剧的导演张黎也凭借这两部剧稳坐国产剧第一导演的地位,他还导演监制了很多脍炙人口和风靡的电视剧,比如《雍正王朝》、《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剧目。均获得高度评价,这些作品在豆瓣上评分均超过9.0,尤其是《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两部评分更是高达9.7!

一、走向共和讲什么

《走向共和》基本内容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二三十年的中国历史。这二三十年在整个中国历史进程中,说长不长,但它却是整个中国历史进程中,最具风云变化的几十年。

在这二三十年中,中国自二次鸦片战争后,又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大事件,这其中不仅有国内事件,还有很多跟中国密切相关,甚至生死存亡相关的国际事件。它是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真正面临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经济科技与世界开始全面接轨的二三十年。

在此期间,中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制度,结束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开始走向民国;各种新思潮开始涌动,旧制度、旧思想、旧文化等方方面面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冰消瓦解,千疮百孔的中国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既有国内政治体制该向何方,也有国家统一问题,如何面临列强瓜分中国的问题。

这些问题以前通常只会出现某一个,而且给予统治者们改良的时间比较长,内外环境也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整体性崩溃局面,而如今,这些现在这二三十年中集中出现了,而且几乎不给统治者多少时间去慢慢改良。

因此,这二三十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独一无二,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在这二三十年的历史河流中,出现了许多亦正亦邪纷繁复杂的人物,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等那个时代风云人物,开始朝着各自理想、信念、权力、私欲追逐,搏杀。

他们从各自立场,利用各种手段,似乎都在努力改造这个断壁残垣、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的国家,但他们寻求改变的初衷不同,目标不同,有些是真心想彻底改变,而有些则是借用改变名头,极力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已。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而《走向共和》就是想将这段历史重述出来,将参与这段历史的这些人重塑出来,让观众去审视、思考这段历史,思考这些致力于改变这段历史的人,为什么最后统统失败了。

本剧着重描摹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孙中山四人,我也以这四人为核心,对本剧进行解读。解读过程以本剧为核心,兼具历史史实。

二、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孙中山四大历史人物对致力于历史进程改革的真假

李鸿章是本剧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也是本剧争议较大的人物,很多不懂历史,或者历史解读功底不够深厚的观众,容易被带偏,主要偏向两个方面。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一)历史小白观众看罢此剧,纷纷为李鸿章忍辱负重、老成谋国,却上下掣肘、左右牵制,寸步难行,以为李鸿章就是这样的人,而对历史课本对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主导者之一,却是卖国贼之一的定位很不满。说李鸿章不过受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

1、比如剧中他的北洋水师经费不足,想向朝廷请拨银两,却恰好遇到慈禧的六十万寿庆典,朝廷财政紧缺;而其政敌翁同和更是时不时的对他打击压制,拒绝给付北洋水师的经费;而李鸿章不得已请谕旨(慈禧旨意),搞“海防捐”(卖官鬻爵)筹款,最后却落得上下不满,同僚攻讦,尤其翁同和和张之洞。实际上,“海防捐”虽然是李鸿章提出,却是慈禧默许,实际上的主谋就是慈禧,最后却叫李鸿章一人担负了所有罪名,他替慈禧背了黑锅,这不合适,所以纷纷表示同情李鸿章。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2、还有就是中日甲午海战之经过,说李鸿章未雨绸缪,尽责尽职,先是四处筹借款项不得,“海防捐”被弹劾,最后跟洋人合办银行一事却又被慈禧否定,致使北洋水师经费不足,不仅无法购置军舰,甚至连炮弹都没有,最后中日开战,李鸿章又极力反对中方主攻,却遭到翁同和等人嘲讽,以致中日甲午海战战败。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也全军覆灭;最后李鸿章到日本去签订马关条约,又被日本爱国狂热分子偷袭,脑袋中枪,差点丧命,他却还以此为由,竭力为清朝争取少赔款,最后“马关条约”签订,朝廷以赔款数额太多,李鸿章却又被弹劾罢免。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剧目似乎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忍辱负重、老成谋国、为君为主的能臣形象,很多观众从以上所有事件推出,史书对李鸿章形象太过诋毁,实际上他并非守旧大地主阶级代表,而是真正的能臣,只不过生不逢时,正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对他的评价,说他们两人同为国之重器,然伊藤博文的成就却比李鸿章大,李鸿章是生不逢时,生不逢地啊!尤其是他对梁启超说的那句话“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儿”。所以很多人就发出感叹:李中堂,这么多年误会您了!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二)很多了解历史的观众却持相反观点,说本剧是给李鸿章洗白的。因为本剧过于美化李鸿章了。

1、这确实有一点,但并不在于编剧和导演美化和为李鸿章洗白,而是编剧和导演在塑造本剧的时候,人物立体形象塑造不够成功,不像《大明王朝1566》那样,任何一个人物拿出来,都可以看到他的复杂性,他善恶忠奸形象都有,而本剧中,除了袁世凯塑造出这种感觉之外,其他三位主角都缺失人物立体形象,尤其李鸿章和孙中山的塑造,更是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2、但我们要知道,该剧上映于2003年,《大明王朝1566》上映2007年。张黎导演经过数年沉淀,其剧目人物展示水平自然是更上一层楼了。不过该剧也并没有完全掩盖李鸿章很多事实,只是表达方式比较隐晦而已:比如该剧的开头,门人给李鸿章回报很多大事件,这些事件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军国大事,然李鸿章只顾吃他的鲈鱼,一脸淡然,仿佛事不关己,等他听到另一个门人说他送给太后(慈禧)的鹦鹉生病了,李鸿章当即大吃一惊。后来他还说了一句“太后之事无小事”这种话来,这从根本来定位了李鸿章,终究只是个为上不为下,为虚不为实的传统官僚,慈禧鹦鹉不吃饭,拉屎不正常这等小事,在他看来比日本准备进攻朝鲜,进而进攻中国,比他北洋水师缺乏资金还要大!你可见帝制制度发展到清王朝,已经变态到什么地步。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3、还有第四集,北洋水师走私的事情,有一句话叫不怕犯法,就怕执法犯法!而每当有执法犯法产生的时候,李鸿章处理方式则是我们王朝数千年来惯用伎俩:杀一儆百,杀鸡敬猴,然于事无补。还有第五集,李鸿章对权力的那段描述,可以说非常经典“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让若有了生杀之权,就嗜杀无忌,有了行政之权就作威作福,有了度支之权就为己敛财。甚至有一点小小的权力,比如说县衙的差役,收税的小吏,官员的随从,如果把权力都用的无所不用其极,那真的是国将不国啊……一个当权者有了权力,第一要紧的什么?不是运用权力,不是滥用权力,而是要遏制自己的权力欲啊。”李鸿章说得非常不错,但是就只是说说而已,其实他本人却是这里弄权作福的行家。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4、还有一处,即醇亲王代天子阅兵,李鸿章跟盛宣怀在北洋水师官邸接待贿赂李莲英和小德子太监的房子,那装饰的奢华,堪比现代那些顶级豪华别墅,还有李鸿章装修他自己新房时用的家具,全是西洋进口。这一切都隐喻他作为那个时代最贪婪的官员之一,也隐喻了“宰相合肥天下瘦”事实,但是这些都是观众看剧时极容易忽略和解读不出来的。毕竟相交于慈禧的短视自私,袁世凯的小聪明,孙中山的理想主义,李鸿章要隐忍得多,容易让人误以为他所作所为,皆为形势所逼,也容易让人以为编剧和导演有意为他洗白。

(二)慈禧虽非本剧着力塑造人物,但我认为慈禧和袁世凯却是本剧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该剧将慈禧真自私假公心、真短视假见识、真苟且假改革展示得淋漓尽致。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1、跟《大明王朝1566》一样,本剧一开始依然以经济问题为着手,逐步展开,向观众展示,在皇权人物极端自私自利的行为下,已经彻底腐烂透顶的王朝如何苟延残喘,最后崩溃瓦解的。剧目一开头就是为慈禧六十万寿庆典修园子(颐和园)工程而缺乏银子的事情,中枢大臣为此奔走忙碌,其中就有李鸿章、张之洞、翁同和、醇亲王等人,而这其中以李鸿章为代表,但他奔忙却非仅仅为慈禧的万寿庆典,而是为了他北洋水师要银子。

2、因国库空虚,导致矛盾逐步展开,光绪等人则是建议慈禧暂时停修颐和园工程,将银子给李鸿章北洋水师,但慈禧直接驳斥回去。她还为此说了一段堪称神逻辑的话:“是我的生日过寒碜了,不仅我的面子没地方搁,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同治中兴以来的气象都跑哪去了?这样一来,不单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敢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于是她高瞻远瞩,花费了近3000万两银子给自己过生日)”这就是慈禧,虽然从本剧中来看,她比翁同和徐桐等理学学究人物更有见识,但依然掩盖不了她狭隘自私,目光短视的本质,她这话只能用一个成语形容“假公济私”,却如此冠冕堂皇,令人无可言喻。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3、本剧对慈禧的着力点还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次,明明之前就有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现在清王朝同八国(实际上十一国)作战绝对失败,可慈禧为了她自己,――当时八国联军一致要求她退居幕后,让光绪执掌朝政,作为大清最高统治者,对外进行军事外交。慈禧因此感到巨大侮辱,决定对八国宣战。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在召开会议时,光绪荣禄等绝大多数廷臣皆反对,只有徐桐等那些啥都不懂的老学究们支持,而慈禧也明知道此战必败,她依然秉着她特有的小家子秉性,执意跟八国作战,最后我们都知道了,清朝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慈禧等人也被迫赶出北京,逃亡西安,八国联军要求处死主战败人士,慈禧开始她大妈表演,将责任推脱干干净净,启用被她扔到一边的李鸿章去和谈,要求不管多少钱都可以,甚至让徐桐等主战败人员替她去死!而和谈过程中,李鸿章再次展示他王朝第一裱糊匠本色,说签合同让他来,庆王后生还长着呢,又博得很多不明真相的观众同情。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4、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终于知道清王朝再难续命了,她才不得已听从下属意见,搞了个“庚子新政”,让袁世凯主持。其实早在1898年,她退居幕后,让光绪尝试过“百日维新”了,现在搞“庚子新政”,不过自我安慰和临终一博而已。在“庚子新政”中,她处处显示她短视自私本色,她一面让袁世凯主持新政,一面却让她们八旗子弟亲王对袁世凯处处掣肘,处处设限,虽然为了维持权力平衡。她让袁世凯主持新政后,她跟五位即将留洋考察的贝勒说出心里话,“现在都是自家人了……实就是一句话:不管你怎么变法,用什么人,都要记着,这江山是咱们大清的江山……这大清江山是你们的,也是我的,但早晚还是你们的……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5、彻底展示她真苟且假改革的心理,其中当时满清子弟能臣恩铭就直言不讳地道出慈禧“庚子新政”的本质。

恩铭:“老佛爷今年七十三啦。再过十二年,老佛爷自己也估摸着活不到那日子。到那时,管他洪水滔天!可在十二年预备期内,你要搞三权分立,却是绝无可能。你说这立宪是真是假?

徐锡麟:“那什么才是真的?

恩铭:“抓权才是真的.....那帮记者,懂得什么朝政,懂得什么官场,懂得什么政治。”

徐锡麟:“朝廷的权力之争,为什么要利用康先生和梁先生。”

恩铭:“利用?官场就是战场,政治就是屠杀。打仗用什么用?用剑、用刀、用长矛、用枪、用子弹;官场用什么,用智慧、用阴谋、用权力、从来不招面,背后捅刀子。你要是胆小,就别在官场上混!

这直接导致恩铭被学生徐锡麟杀害,这也说明清王朝所有“改革”的本质,不过上层权力重新分配,中层利益重新分配,下层人民依然是他们口中的“良民”,这就是以慈禧为代表的晚清改革派的本质。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三)袁世凯,小聪明有,大智慧无;自私自利,没有信念理想。

1、袁世凯是本剧中出场延续时间最长,也是本剧中链接主角最多的人,他承前链接李鸿章、慈禧、翁同和等人,其中又链接了光绪帝、康有为、“戊戌六君子”等人,后来链接孙中山及其革命党人,可以说他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主角,真正执掌那个时代中国命运的人。可惜这个承前启后人物最终却搞砸了,很简单,他背叛李鸿章、翁同和、慈禧、荣禄等人,最后站在时代最顶端,王朝一把手的位置,但仍无法改掉他小把戏、小聪明、投机钻营本质,袁世凯的结局可谓“性格决定命运”。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2、袁世凯的出场像李鸿章一样,点名了他本人的特色,他混迹在妓院中,跟红颜知己沈玉英你侬我侬。他开口就是金句:“你是个婊子没错,但比那些假模假式的君子强多了。”这话不仅表露他注重实际的风格,也表露他对传统那套“仁义道德”假把式的嘲讽。

3、袁世凯发迹源于李鸿章,但当他得知李鸿章失势后,可以毫不迟疑地投奔翁同和,还替翁同和去说服李鸿章放弃翁同和觑觎的大学士官职。气得李鸿章大骂:“当年自己带领淮军攻打盘踞在苏州城的太平军,李秀成为了防范淮军进攻,把苏州城的城墙修筑的有几丈厚,你袁世凯的脸皮比苏州城的城墙还厚!”而袁世凯对此毫无感觉,后来他得知翁同和失势,又转而想投靠李鸿章,只是李鸿章无缘中枢权力而作罢。后来荣禄上位,成为北洋水师的接管人,李中堂变成了荣中堂,袁世凯立即改换门庭,期间毫无心理障碍。袁世凯此人是个为达目的,别说脸面尊严,连爹妈祖宗都可以不顾的人!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恐怖的。袁世凯这铜墙铁壁般的脸皮和心如铁石般的心肠,在当时可谓无人比敌。

4、袁世凯也正是靠着他这铜墙铁壁般的面皮冲破层层阻碍,最后成为历史的弄潮儿。通过本剧,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袁世凯的发迹根本,其一、他确实有能力,尤其是解决实际事物的能力,这在那个“仁义道德”文人夫子们玩弄权柄的时代是极为难得的,这就是为什么李鸿章知道袁世凯背信弃义、毫无廉耻,却依然向北洋水师新领导荣禄推荐袁世凯的原因,这也是荣禄明知道袁世凯毫无忠诚可言,可他死后又向慈禧推荐袁世凯的原因,这也是慈禧知道袁世凯狼子野心,却依然让他保大清的原因,最后他们都被袁世凯背叛了;其二、袁世凯极善于揣摩上意,极善于投机政治风向,说白了就是喜欢赌,而且每次一有政治风向转变,他可以毫不犹豫、毫不客气、毫无心理障碍地背叛旧主,择附新主;再有政治风向变了,他还能、还敢、还有本事依附旧主,这就是袁世凯的本事,整部剧中也只有他一个人有这种本事。他能屈能伸,他毫无廉耻,他投机钻营,他没有底线,他不顾细谨,却干成了很多人都没法干成的事情。

5、从李鸿章、荣禄死后,他被慈禧重用,他干了很多实际事物,比如小站练军,招兵买马,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还有《辛丑条约》后,外国人不允许北京驻军,袁世凯就有本事从英国法律中找出空子,在天津驻扎了类似军队力量的警察,这一方面展示他过人的实际事物本领,也透露他善于钻营,投机取巧本色,这些都成为后来他从孙中山民国《临时约法》找空子,把握大权,破坏规则的把戏。但有这种把戏和小聪明的人,在帝制王朝倒是可以,但在新时代下却不能,毕竟谁都不是傻子,任由你胡来。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6、还有一点,袁世凯因为科举落地,使得他极端反感文人那套假把式,从小的军营生涯也练就了他极端务实,却又极端缺乏理想和信念的人。他的一生为上不为下,为虚不为实,有着极端的实际利益追逐,却没有一点点的理想。在他眼里,只有权、钱这些东西是真实的,至于所谓家国天下在他眼中全无,他为上不为下也只是为了权钱而已。至于百姓,他更是嗤之以鼻,剧中就有他对百姓的看法“人民?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什么人民!只有一个一个的人!”,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也是一个可怕的人!这也是他后来登基为帝,尊孔复古逆流的根本原因。也是他被时代抛弃的原因。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有时候我也在想,剧中李鸿章、慈禧、荣禄、袁世凯等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也都非常有才干之人,为什么把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呢?答案从大的方面来说很复杂,包括制度问题、思想文化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地理环境问题等等。但是总结下来就一句话:人的问题,太自私自利了。

(四)孙中山,一个脱离低级趣味,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1、本剧中的孙中山跟袁世凯截然相反,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只是最后理想主义破灭,迫使他矫枉过正,导致革命党内部分裂,导致其改造中国困难重重。

2、本剧中,孙中山的出场比较突兀,他在康有为的万木草堂突然出现,跟康有为作政治辩论,康有为被朝廷视为狂徒,而孙中山又被康有为视为狂徒,这其中韵味值得细品。

3、其后,孙中山以剪发向清王朝表示决裂,足见那个时代改良之艰难,连一个最基本的头发留存问题,都成了生死问题。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4、而后孙中山赴美国,开始他革命事业,在本剧中,他真是唯一一个为理想而彻底贡献一切的人,也是以上四个人中,唯一一个想要彻底改变现状,改良中国的人。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硬是以卵击石,打垮了清王朝的神经脉络,结束中国帝制制度,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5、但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严重不足,对中国整个大环境认识严重缺失,导致他在前期革命过程中,太过天真,跟帝制王朝制度下走出来的袁世凯一派合作,导致损失宋教仁等一大批新兴革命党人被暗杀,还导致革命果实落入帝制制度下成长起来的北洋军阀那里。虽然很多都是迫于形势,但他很明显缺乏取得自己理想的结果的手段,他只看到理想,却忘记理想在当时中国国情之下该怎么走,如何走得扎实。他就像一个充满梦幻的孩子,想要保护自己心中的梦,无奈没能力。

走向共和:历史进程中的真与假

但以上所有一切都无法掩盖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先驱者的地位,尽管辛亥革命没能彻底成功,但它至少让中国历史整体向前迈出一大步。

三、从以上四人作为中得出一些结论

(一)利益既得者绝不会主动放弃既得利益。

(二)晚清末年,什么维新、改良、新政都是假的,只有权钱重新分配是真的。统治中枢的权力分配,中层统治阶级的利益瓜分,下层百姓永远被排斥制度之外。

(三)别人是靠不住的,要想得到的东西,只能自己去争取。

(四)愿意为民请命的人终究少数,而且往往力有不逮。

(五)看一个人不要看他如何说,说什么,而要看他如何做,做什么。对于统治阶级依然如此。

(六)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剧中李鸿章对梁启超言,很对)

(七)维新、改良、改革都一样,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年累月进行,不断摸索、纠正,然后继续前行。

(八)人是非常复制的,人组成的社会更是非常复杂的,很多事情没有表象那么简单,要多角度考虑事情。

(九)人终究还是要有所敬畏,对人性的敬畏,对人类社会的敬畏,对那些已知未知的敬畏。

(十)人还是要有理想和信念。

四、历史与现实的真与假

历史也好,现实也罢,只要是人类社会,什么理想信念,为民请命都是假的,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斗争背后真实逻辑,归根结底不过两个字:权钱(也叫利益)。或许其中夹杂着某种理想信念成分,不过那终究只是利益的附属品、衍生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