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易医派如何论治如新冠肺炎这类疾病

 六合桂枝 2020-09-13
 2020年2月8日,广东省药监局、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发布通知,疫情期间允许广东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直接调剂使用透解祛瘟颗粒(“肺炎1号方”)。此前,经1周临床观察,应用“肺炎1号方”治疗新冠肺炎(轻症)确诊病人50例,全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50%患者咳嗽症状消失,52.4%咽痛症状消失,69.6%乏力症状消失,无一例患者转重症。
     如果博友们有记忆,2003年的时候,也是广东首先利用中医中药的方法用于SARS病人身上,用中药组的50多个病人,不但无一死亡,而且无大量激素应用后导致的如股骨颈坏无死等后遗症。
    说实在,也就是广东敢开这样的先河!用中药和给中药通行证,这里要给广东卫健委点个赞的!
    按照武汉此前公布的平均抢救一例重症肺炎成本是四十万来算,再怎么样贵,这个透解祛瘟颗粒也不会超过四万元吧!比较而言,中医中药还真可以算得上物美价廉的!
   但网上也说了,为了防止人们象抢购双黄连一 样乱用药,不公开配方,我们先不论经济效益问题,难道人们不千方百计抢购透解祛瘟颗粒,那个药厂会不多生产一大批等着您去抢购!
   我没有过一线抢救病人的经验,本来是不能妄论这类肺炎的治法的,但作为一个医学体系出现,我们必须有对治的方法;不论03年的肺炎还是现在的肺炎或者更多的其他肺炎,我们的论治都是一样的,不管叫什么名字,也不管是核酸还是基因检测的数据,那怕是普通胸片和CT证明是大片胸部的炎症影像(现在临床认定标准);我们只 按中医的思维方式看病!
   中医发展到现在,除了张仲景时代的六经辨证外,后来又发展出了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辨证手段;在我这里还发展出了根据化验单进行辨证的方法,还有脏腑空间压力辨证法,也就是社会、科技的发展,一定会出现很多新的辨证手段,我们要做的只是既要符合中医的整体思维,又要现代人比较容易接受而已。
   网上给出的这类肺炎辨证手段基本是气血辨证手段,认为还在气份上,没有到血份,再加上风热夹湿等说法!叶天士的《瘟热论》,吴鞠通的《瘟病条辨》等对时疫有过很详细的论述,我这里不想多说;我唯一要说的是,如果对一个要学中医的人,想达到随意灵活应用这些辨证手段,非十年之功不敢论证!如果作为一个三二 年学中医的人,等整清楚这个来,已死了不少人了,弄不好自己也光荣了!至于我那只教三 五天的学员如果按这个套路去走,就更无助了!
    丹易医派论证从没有那么生硬照搬,我们只论归经,归经后按治并纳入相应的药物就完事!比如肺炎,先看太阳有无问题,再看阳明,其次看少阳,太阳有症状,麻黄汤、桂枝汤马上有反映到脑子里,阳明有毛病,葛根汤先备着,少阳有问题,小柴胡汤先开到;如果三阳均有问题,当然不可能几个方剂都用上,把原方的主药用上不就完事了,比如葛根汤,只要有一味葛根就有方义了,小柴胡有柴胡,黄芩,方义就有了,就能起作用!
    归经确认了,下来最重要的是确定主病位点何层面上,比如在太阳的层上,大、小青龙就是主方,轻证可用苇茎汤;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如果有条件就要上;如果在阳明经层上,白虎汤就是必不可少的,石膏要下得狠,知母得按比例上,不能扣减!
    既然西医已明确告诉您:肺炎,再怎么笨的人也知道病位在了吧,但有发烧、咳嗽明显症状,就得在肺的阳面治(因为阴面是没有显著症状的,只有到准备死的时候才会有阻塞类的症状)肺的阳面是阳明,所以您不必多聪明,主要进攻方向阳明就对了!
     白虎汤毕竟是二千年前确定的方剂,社会发展我们也发现有很多的新药(相对于二千年前,几百年前发现的也是新药),所以除了石膏可以清阳明经热外,象金银花、竹茹(竹沥水类似)、败酱草、山慈菇、黄连、鱼腥草等有很好的清阳明热的作用,轻证就用连翘、蒮香、桅子、贯众、板兰根等清热就足够了!(具体在学员中讨论,这里就不展开了,免得有人对号入座,到头来追责到我这里)
    阳明论完,还有少阳啊!少阳起步就是经证,所以重症就要用到茵陈蒿汤、蒿芩利胆汤这类狠一点的清热剂,一般的用小柴胡汤就够了,如果是几个方剂在一起合用,就取主药即可!
    经层论完,下面我们还得看看有无里证,因为阳明还有一个大肠经,不管有无显著的大肠里证,都要防变,所以适当下一些通里的药如大黄、番泻叶防止下堵,以达到目的,是一个高明中医的思维!如果加上一、二味通小肠的更好,比如说厚朴、枳实!
    下来还有一个三阴要顾及的,凡有病的人,均为里虚(别管年龄,有些十几岁也虚得不成),既然这些国医级的中医都定性为风热夹湿,我们给他们定性是局部化热,简单来说是内生的热,热从那来!阴虚所致,尤其是脾、肺二个太阴虚,太阴虚用什么补?沙参、玄参、天冬、麦冬、石斛就可以上了!祛湿用什么呢?重症用炒苍术、炒白术、轻症用薏仁就够了!太阴病有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就是“”,因为它的表现轻为无形湿、重为有形的“”,所以对于有形的痰,苍术、白术都是不够的,需要用到半夏、胆南星、贝母、橘红、礞石、陈皮等这一类化痰药;而且是必用药;补太阴一般一味“炙甘草”够用,量要大!要不要上一些党参、人参、黄芪类的补药,因人而已了!
   还有一个“”的问题,风归肝,也就是病传变下来,累及肝了,或者说一开始就有“”在参与!不管怎么样?先有一个思维,见肝之病,先实脾,同样,反过来也是对的,见太阴、阳明之病,一定与有关,它一定在中间做怪,这是它的影响层面决定的!所有能让肝减压的药均可认为是“驱风药”,当然最常用的是“防风”,其他白芍、赤芍也是常用的,所有活血化瘀类的如田七、丹参等都算,还有如白菊花、野菊花等解毒的药均可用于减轻肝脏的负担!
    当您从上到下看完,一个完整的方案其实也就出来了,当然不可能一个方剂里全用完我罗列出来的 药,每一个选一、二味就够了,但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大不了您轮着用嘛!也许比去找什么名医靠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