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树成 | 戏论“无陂不成镇”

 印象黄陂 2020-09-13

“无陂不成镇”,是一句民间谚语,在黄陂、在荆楚大地、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海峡两岸、乃至在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都广为流传。

在通往黄陂城区的岱黄高速(湖北S1省道)与汉十高速(G70福银国道)交汇处,横卧一巨石,上书“无陂不成镇”五个遒劲大字,这是我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不朽的、最“正能量”描述黄陂的民间谚语。

“无陂不成镇”,简单明了的五个字,其字面意思就是没有黄陂人的地方,则称不上集镇。


但这五个字,究竟来源于哪朝哪代?它有什么深刻的历史成因?为什么它得以流传至今?在此,我仅作简略探源(孤陋寡闻的我至今没能看到有哪本书上有很有说服力的探究)。

黄陂民间关于“无陂不成镇”的源头、成因,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


没有黄陂人就没有古汉口镇

这个观点里,“无陂不成镇”中的“镇”,单指古汉口镇。

谚语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产生的,它的出现必须有个由头。能得以流传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须要大量时日。

史载,汉口在明代以前还是水曲荒洲。公元1474年(明宪宗成化十年),汉水改道入长江,汉口才渐渐发展成市集。但那时,夏天江水涨溢,人们还无法安居汉口。明朝最后的皇帝在崇祯八年(1635年)修袁公堤(今长堤街)后,汉口居民才多起来。

约在清朝康熙年间,外地人来汉口(时称江夏)做买卖的渐渐多起来,其中由汉水乘商船而来汉口的陕西人最多,陕西人最先称江夏为汉口——汉水出口的简称。汉口得以开埠,才慢慢繁华繁荣繁忙起来。

这其间,有地缘优势的黄陂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众多的黄陂各门各类匠人主力开发建设汉口。黄陂人为汉口镇的逐步建成和发展繁盛贡献了不可磨灭的智慧和力量。

于是,在外地人眼中,也在黄陂人的心中,慢慢形成了并流传开来“无陂不成镇”的说法。这说法足以让黄陂人引以为豪、引以为傲。我还推测这话应该是在汉口从事各种建设的黄陂人最先说出来的。

汉口镇只有500年的发展历史,那么照此观点,“无陂不成镇”大概最早出现在清朝早偏中期。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清朝至今约400年,在汉口出现和发展进程中,汉口镇能生长成为一个镇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集镇,必需要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聚居,必然有一定数目的商业点、行、店等,必要有一定向心力供人赶集。

当然集镇有大有小,功能有齐全不不齐全之别。在汉口镇问世的前一百多年(明朝时汉口就有黄陂街,估计是明后期有),可以说是有前扑后继的黄陂人渗入其中,慢慢才产生“无陂不成镇”之说。这只是我个人的估计推算,可商榷。


没有黄陂人就不能称武汉三镇

在这说法里,“无陂不成镇”的“镇”扩大了范围,指武汉的汉阳、武昌、汉口三个镇。

至今,武汉三镇虽划分为不同行政区,但谈到武汉的三镇,都知道指哪里。

据史料,武汉三镇的历史形成时序为江北(汉阳)先于江南(武昌)。明代以前的武汉指武昌、汉阳两地合称。汉水改道之后才有汉口。

这种说法的支撑,还是得益于黄陂人的地域优势,距武汉三个镇都近,各类黄陂人穿梭于三镇,从事建设和经营,于是就有了“无陂不成镇”之说。

当然,从三镇历史成因看,黄陂人肯定是先到武昌和汉阳,后到汉口。如同广州开发在先,深圳开发在后,后来的深圳因现代化的建设而突飞猛进地快速发展。

依此分析,“无陂不成镇”大致也形成于清朝早偏中期。推测时间的理由如上所述。只是注意,没有此后建成的汉口镇,就不能算是完整的武汉三镇。因为黄陂离武汉三镇较近,三镇的建设和发展少不了各种能工巧匠、各种身怀技艺的人从事方方面面的工作。

从这个层面看,正是武汉三镇的逐步形成、存在和进化,催生或者说“逼迫”了黄陂人学习掌握各种技能,渐渐让黄陂形成了艺人之乡,于是有了“荒年不饿手艺人''的告诫和择婿的基本要求(男儿汉需掌握一门手艺才更有可能娶上好媳妇的条件)盛传于黄陂坊间。

我猜想,如长沙、西安等历史较悠久一些的大城市,周边乡村或许也有诸多可圈可点的手艺人存在。因为这些在现代人看来称为大城市的地方,也是由集镇发展而来,发展过程中必然少不了附近手艺人的积极投入。


黄陂是艺人之乡,各种手艺人散布于全国各地的集镇

这种说法晓得的人最多,流传最广,似乎被黄陂人和黄陂籍之外的人广泛认同。

黄陂艺人多到什么地步?多到了没有黄陂人就不能叫做集镇的地步,称集镇的地方缺黄陂人不行。

这种说法中,“无陂不成镇”的“镇”外延范围就非常大了。

但我是这么看的。在汽车还没有引进中国之前,快速交通主要靠马车,慢速交通在黄陂民间就大概只有人力拖行的双木轮板车或人力推行的独木轮车(民间有人叫狗头车),再就是人走步行。货物运输靠这两种车和肩挑手提人抬。当然,还有水路舟船运送。

交通的极不发达导致黄陂人出远门较为不便和困难。因此,我认为,要说黄陂人遍布全国各地,有些不可信。当今,我丝毫不怀疑黄陂人分布在全国的各个角落(因为黄陂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动频繁便利,国家政策宽松)。但是,不能用现在的事实去佐证既往的历史,这不是察今知古的情况。

在北方、在大西北、在东北,乃至在西南的诸多已有集镇和相对而言僻壤之地的集镇,在当时交通条件下,黄陂人大约很难到达这些地方交往交流。有背景有能力涉足的人也不会很多。在四川就有“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民谚,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在有浓重乡土情结的本土人看来也视为畏途,远在异乡的黄陂人敢于涉足吗?

我的看法是,黄陂的手艺人只是分布在武汉三镇及周边省份集镇,也有走水路到达上海、重庆、陕西等地的。尽管黄陂人只是到达有限区域的集镇,相对说称集镇地方也不少,也不妨碍“无陂不成镇”的说法产生。

如同叫某某博物馆,不是所有的相关物件都存放进去,它也是要有标准要求有选择性地收藏,当藏品多到一定的数目,就可以称其为博物馆了。

这种“无陂不成镇”的说法,离不开黄陂手艺人(“九佬十八匠”),离不开集镇上黄陂手艺人贯穿、生存、经营于其中。

黄陂历史上就有“跑江湖”、“闯码头”、“上河南”、“下汉口”、“挑脚送脚”、“九佬十八匠”等说法。能做这些事情的,要身体好,要技艺精。我的祖父辈就有人没有一技之长,说他靠脚走上河南去过几次信阳、驻马店;说他下汉口只能靠脚走。

“有智使智心要小,无智使力脚莫停”,这话是父辈对我说的,这话说明,要谋生只能靠智慧(劳心)和力气(劳力)两种形态及应注意的事项。

黄陂的手艺人就是靠智和力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谋生群体。

有人探究过“九佬十八匠”指哪些(可网上搜看),不知这是不是贴标签的解读。我理解是,九不是定数,是指人多;佬也不是贬义,如今还有称“墨佬”(建房掌桌者)、“舅佬”、“你个佬个”等民间语言,相反是尊称;十八匠也非确定数只十八行手艺,不然,哪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

黄陂的手艺人,绝大多数是男性,绝大多数还是在学种田之外选学的一门技艺。如有:金匠、银匠、铜匠(含锁匠)、铁匠、木匠(含箍桶匠、鎅匠)、篾匠、窑匠、石匠、泥瓦匠、雕匠、油漆匠、漂匠(也叫剃头匠)、皮匠(鞋匠)、染匠(衣料布匹染色)、做裁缝的、弹棉花的、补锅的、磨剪铲刀的、骟牛的、撬猪的、线鸡的、做酒的、熬糖的、打豆腐的、吹鼓手(吹唢呐),等等,不一而足。

能做手艺,是要一定智慧的,能做精手艺,是要有一定悟性的。任何一门手艺,都有其特定的窍门,都是有技术含量的技术工种。有这些工种出现在黄陂人身上,也足以证明黄陂人是聪明智慧的,是勤奋耐劳的。毫不谦虚地说,黄陂匠人是有工匠精神的。

黄陂这多艺匠,先服务于满足乡亲邻里需求,随着技艺精熟,门路渐广,就去武汉三镇闯荡献艺、谋生立业,再就进一步走南闯北,向武汉三镇之外的集镇波及渗透。我想大致应该是这么一种走势图。艺人们外出的目的就只一个,那就是外出谋生求财,讨发达,求发旺。

哪怕只是做匆匆过客,也要义无反顾地走出去。出去的人多了,到的地方多了,有人串联起来,就说出了“无陂不成镇”。你一看这里有黄陂人,他一看那里也有黄陂人,真是黄陂人遍天下,于是就相信了“无陂不成镇”,此话就有了生存的土壤,就得以广为传播。

按此说词,“无陂不成镇”也大致最先出现在清朝早期偏后一点。因为绕不开有商业发达的汉口镇,才成就了众多黄陂建设者、经营者的名声,才会成就这种说法。

如果历史进程真是如此推断,那么,黄陂人为各地各处集镇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杰出贡献,黄陂人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得到了当地人的赞许和肯定,这大概也正是“无陂不成镇”的最好诠释。

诚然,到异地谋生落脚也绝非易事,其间必然会发生许多因地盘、行毒、排外、欺生、抢饭碗的纠纷。有胆有识的黄陂人在外地奋斗抗争拼搏、改变命运的历史也会是充满血和泪的辛酸历史。


黄陂地域穷,要饭的人多,流落他乡异地集镇的多

这种说法能够自圆其说,是说黄陂山多水少人多,田少地薄,土地贫瘠,资源匮乏,遇到天灾(天干水涝)人祸(战争暴政)、年成不好、瘟疫流行的年份,黄陂人就外出讨饭,流落到异乡他镇。

照此说法,“无陂不成镇”源于哪朝哪代不能确定。从明嘉靖三十五年《黄陂县志》看,明初黄陂人口较少,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才四万二千多点人,经江西填湖广后,到明成化八年(1472年)有近十二万二千人。

表象是人多地少,但可想象新开垦的田地也会随之增多,不然哪容得下这多新移民。这阶段中也没有史料记载有兵乱(当然也不会记录暴政)。人口不多时,即便是外出要饭,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流离。

黄陂民间至今在年龄稍长一些人的印象中,还有“要饭(说要饭像是只有黄陂人才说,说讨饭全世界人都懂都说)是好汉的后路”的说法(也许外地人也存有此观念),还有“正半年,二拖拖,三月饿得鬼唱歌”等俗语流传。

正是农历正月,二、三也是农历二月三月,到农历二月,是冬春之交旧粮吃完,新粮冇出来,粮食断档,或者说吃了上顿愁下顿,这时就有人化妆成叫化子外出乞讨,有节余的米带回家让家人共克时艰。估计这只是极少数,不会遍布全国的集镇。靠脚走讨饭能做多远?

再说,讨饭也不是那么好讨的。我穷我为难还有比我更穷更为难的,遇到仁慈心善的可得到施舍帮扶,遇到心肠歹毒的放出恶狗咬人欺凌人,景况就更凄惨了。小叫化子无所谓,大的有名气的叫化子都入了丐帮(化子帮),分几个袋论级别。他们也分地盘,有“要饭的割不得讨米的”俗话传世。

这第四种说法,我个人不怎么相信。我认为黄陂人冇得爱讨饭这个传统,没有众多的人使用这种活法,何况黄陂自古崇文尚武,明清两朝黄陂进士也较多,按“富则学文”的古训(《三字经》有言,有余力,则学文)看,黄陂也不至于那么多人穷途潦倒到去讨饭的地步,更何况真实地存在着黄陂匠人艺人众多,谋生过生活有的是本事。

综上简析,仅表我个人看法,第一种说法我信;第二种说法我最信,可信度最高;第三种说法只是在有了“无陂不成镇”后黄陂后人牵强附会的解说;第四种说法只是一种说法,我全然不相信。

在全国各地都在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遗存的今天,黄陂自然也不会置身其外。任何挖掘都是朝有利于当地民风民情能接受的方向去展开。

这四种说法来自黄陂民间,我的简析较为单薄,仅为一己之言,欠妥当欠周全之处敬请指正。

本文作者郑树成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郑树成,男,1966年生于黄陂罗汉。热恋故土,注重乡情。喜欢阅读文字,愿结交相同志趣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