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月忆儿“年”

 印象黄陂 2020-09-13

  

文 | 胡利(长堰) · 图 | 掌柜

又进腊月。

各式的交通工具和川流不息的人群,让原本寂静的小镇变得喧闹起来,也拥堵起来。这一刻,我才感觉到要过年了!

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变好,每一天都在过年,所以年味变淡了;也有人说,过年提着礼品相互拜年的习俗太俗了,所以越来越不愿意过年……而我自己,对于过年也似乎没有太多的期待和喜悦了。

记忆中的儿时,特别盼望过年。那时候几乎没有打工经济,也没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些新鲜的名词。村里从东至西住得满满的,特别热闹。

进入腊月,各家各户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做豆丝,打糍粑,磨豆腐……村门前是一片平整的稻田,大家用板凳搭上门板,铺上花花绿绿的床单,然后把切好的豆丝或豆腐晾晒在上面,一眼望去十分壮观。

那时,我们同龄的小伙伴都有一个光荣的任务——照豆丝。防鸟或鸡偷食。每次我们这些被派出来看豆丝的孩子总不忘在田沟里燃起一堆火,上面支上瓦片,把自家的豆丝或豆腐放在瓦片上烤,尽管烤得黑乎乎的,可一个个却吃得津津有味。

做完这一切的准备工作后,也将近腊月二十七八了,肉糕,肉丸,鱼丸是黄陂人年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三道菜,到了二十七八,家家户就开始准备做三鲜。站在村口,就可以听到欢快的剁肉声,闻到随风飘来的让你垂涎三尺的三鲜香味。

农村吃年饭是大年三十的早晨,奶奶说年饭吃得越早,来年就会越兴旺发达。记忆中每年吃年饭时外面都是伸手不见五指,村里还有的人家虔诚到一到零点就准时吃年饭,放鞭炮。

大年初一是我们最最盼望的时刻,因为不仅可以穿新衣,收压岁钱,还有很多吃不完的零食。初一早上,村子里家家户户之间相互拜年,我们屁颠屁颠地跟在大人身后,家家户户拜。每到一家,主人都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零食塞满口袋……

初二开始起就是姑娘回娘家拜年,以及亲戚之间的相互拜年了,那时候连自行车都很少见,拜年几乎全靠走路,大路上南来北往的人提着礼品,边走边聊天,那情景至今想起来都感觉很温暖。

初五初六,拜年的活动也将接近尾声了。农村有句俗语“拜年莫拜初五六,刮坛酒,边角肉”,意思就是说要拜年就不能等到初五初六,去了主人也没有什么好招待了。

初六以后,年也就将近尾声了,大家又开始为元宵节作准备,在农村一直有“元宵大于年”的说法。大家或玩龙灯,或舞狮子,或踩高跷……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将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莫言曾说:大概是现在人到中年,有些感到了时光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

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

  • 作者胡利

本文作者胡利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胡利,黄陂长堰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