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女兵的头饰文化和历史渊源,阿育王的文治,莫卧儿王朝的武功

 思明居士 2020-09-13

印度阅兵因为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嗯,尤其是他们的摩托车特技表演,每次都能吸引不少观众的眼球,成为谈论的热点。

五斗的关注点略有不同,目光盯着印度女兵的头顶琢磨了半天,这几天又狂查资料,终于略有小得。

印度阅兵中的靓点——印度女兵头顶的饰品有什么讲究呢?

各位头条大佬且安坐,让五斗逐一向各位汇报。

印度女兵的头饰文化和历史渊源,阿育王的文治,莫卧儿王朝的武功

头顶的“小扇子”

五斗认真查阅过相关的资料,知道那其实并不是扇子,只是造型别致的头巾而已。

它颜色不少,式样很多,五斗一时半会还不能完全参详透彻。

五斗目前只知道它是头巾,印度教徒通常称它为萨法(SAFA),穆斯林和锡克教徒一般会称之为特班(TURBAN)。

它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印度的传统服饰之一。

印度女兵的头饰文化和历史渊源,阿育王的文治,莫卧儿王朝的武功

至于这莫卧儿王朝么,其实在印度历史中还是蛮重要的。

中国人谈起古代的皇帝如何英明神武,通常要摆一摆他的文治武功,其实印度人也是如此。

文治, 当然指的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这个是不容置疑的。

武功,通常指的是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莫卧儿王朝达到了巅峰,差点就统一了印度。

印度女兵头顶的扇形饰品,乃至羽毛状饰品,其实来源于莫卧儿王朝的勇士头饰,代表着英武和地位,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印度女兵的头饰文化和历史渊源,阿育王的文治,莫卧儿王朝的武功

莫卧儿王朝勇士

古代中国有些武将也是如此,他们的头盔顶部也会有羽饰或者缨饰,其象征意义和古代印度差不多。

它除了能够展示英武和地位以外,在混战中也有利于区分敌我,乃至在某些时候可以取代旌旗,有一定的指挥/指示作用。

印度女兵的头饰文化和历史渊源,阿育王的文治,莫卧儿王朝的武功

中国古代的头盔文物

阿育王的“文治”

五斗刚才谈的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武功”,阿育王的“文治”象征就更常见了,但一般都散布在生活细节里——以“阿育王脉轮”最为常见,就是那个看起来像车轱辘一样的图案。

印度女兵的头饰文化和历史渊源,阿育王的文治,莫卧儿王朝的武功

“阿育王脉轮”代表着真理与道德,是印度国旗与国徽图案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印度女兵帽徽中的重要图案。

印度女兵的头饰文化和历史渊源,阿育王的文治,莫卧儿王朝的武功

文化的多样性

印度女兵在阅兵游行中的头饰并不完全统一,其实是基于印度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

印度有一百多个民族,实行是的联邦制,人口最多的印度斯坦族只占人口的40%左右。

基于这个现实,印度阅兵中展示的是“大多样,小统一”景象。

同一个方队中的印度女兵头饰是相同的,但不同的女兵方队却是不同的头饰,代表不同的兵种、族源和文化等因素。

印度女兵的头饰文化和历史渊源,阿育王的文治,莫卧儿王朝的武功

礼服的“夸张性”

印度女兵和其他国家的女兵并无本质的不同,制服也同样是分成了礼服、便服和作战训练服。

印度女兵的礼服颜色比较鲜艳夺目,款式有时候显得比较“夸张”,但这是她们自己的一种文化认同,我们应该给予尊重。

礼服只有在重大的庆典和仪式时才会穿用,千万不要误认为这是她们的日常着装和战时服装。

印度女兵的头饰文化和历史渊源,阿育王的文治,莫卧儿王朝的武功

总结

五斗既不是“印粉”,也不是“印黑”,只是谈起印度来一直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作为朋友,要相互了解;作为敌人,要知彼知己。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印度女兵的头饰文化和历史渊源,阿育王的文治,莫卧儿王朝的武功

五斗出品,只做原创,有理有据,欢迎关注@五斗侃史论今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