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万斤上市,涨价不过3天,如今又跌下7元,消费者还是吃不起

 农民话农村 2020-09-14


导语:20万斤上市,涨价不过3天,如今又跌下7元,消费者:还是吃不起

8月10号的时候,泥鳅的价格突然涨到了12元,许多养殖户看到这一好消息,还以为是泥鳅产业要翻身了。自今年以来,泥鳅价格一度跌入谷底,从年初到年中都没让养殖户看到一丝希望。8月10号的一波小高潮,可是让人激动不已,长期囤货的人都选择抛售一部分,留一部分再等价格上涨再出手。

可惜8月10号之后,养殖户又失望了。那一拨泥鳅涨价只不过是短短三天时间,犹如白驹过隙、昙花一现那样,只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很快又是一盆冷水浇灌,让人一下子对这波行情快速变动感到措手不及啊。

8月10号距离今天也有整整一个月过去了,泥鳅行情依旧低迷,各地价格普遍都在6元左右,从12元的希望价格又跌下了7元。如今多地泥鳅又开始大量上市,养殖户面对这个价格真的是接不住啊。笔者一位广东的老朋友也从事泥鳅养殖,据他介绍9月份它的养殖基地将有20万斤的泥鳅上市,仅仅是差了一个月的时间,泥鳅的行情变化如此大,要是提前一个月上市,那就能卖上个好价钱了。

近年来泥鳅又一股养殖潮是在去年的中旬,泥鳅价格走上巅峰,各地水产养殖纷纷转养泥鳅。笔者这位朋友就是当时转养泥鳅的,去年投资泥鳅养殖算是赚得盆满钵满了,而今年行情低落,上半年基本都在亏本,而如今这行情要赚钱也相当困难。

以上的数据都是塘头价,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直接利益,低价自然让养殖户苦不堪言了。而从市场价格来看,泥鳅价格相对稳定。如南方沿海各地泥鳅价格基本维持在20元上下,相对其他水产来说,泥鳅还是高价产品,消费者肯定表示还吃不起了。

塘头价一直低迷,为何泥鳅市场价格却相对稳定呢。这跟产区与市场有一定的关系,距离产区较远的地区价格自然就要加上运输成本和利润,而距离产区较近的市场,泥鳅价格自然会便宜一些,但这些距离产区近的地区却不是主要消费市场,主要的消费市场是以大城市、消费量高的地区为主。

消费市场与养殖基地的差价,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零售,一个是大批量出货,两者之间的市场必定会形成一个较大的差价。随着新冠影响远去,还有餐饮业陆续恢复,泥鳅价格走势还是被业内人士看好的。只不过去年的泥鳅养殖潮一下子涌进了不少的从业人员,其中泥鳅产能过剩是必然的事。

那么这一波泥鳅低价就是行业的调整,对养殖户多优胜劣汰的筛选,最后留下来的才是赢家。所有有养殖户这样说,既然都从事养殖了,那就坚持下去,到最后一定是胜利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