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谈鸥 我有两只菜篮子,都是竹制的。 区别是一只扁口矮形,一只圆口高形;一只是自己妈妈给的,一只是婆婆大人送的。 两个妈妈都送我菜篮子,我自然知道是啥用意。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可不能马虎。所以呢,这菜篮子可要用心拎好了。 我年轻的时候呢,也看琼瑶书,但还好,不入迷也没有被洗脑,所以从来没认为“十指不沾阳春水”就有“仙气”。嘿嘿,这个话题先不讨论了,我担心有姐妹看到了会怼我。我自己没“仙气”算了,犯不着真去惹火“仙女”。 买菜这件事,主妇若能由着心情做主,想买就买,想撂担子就撂担子,也不能算是苦差。譬如周末的清早,清清爽爽打扮好,然后拎着菜篮子去菜场。紫嘟嘟的茄子选几个,嫩嫩的长豆挑一把,再来三个玉米四根黄瓜,小葱一把大蒜几瓣,再称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就可以拎起菜篮子自我感觉良好,贤妻良母的我就一路轻松回家了。但问题是买菜这件事由不得心情,天热也好天冷也罢,晴天雨天,只要家里没菜了,就要去买。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久了,“买菜心”也就显出真伪来了。我原以为自己蛮勤快也挺爱接地气地逛菜场的,但是当买菜这件事真成了一副担子要挑在肩上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热爱。隔天夜里熬夜追剧了,早上起来大雨倾盆了,或者烦心事一堆人间烟火都没味的时候,买菜就是一桩苦差事。在这点上,我其实是非常敬佩我的婆婆和妈妈,她们上一辈的女子,从从容容淡淡定定雷打不动地买了一辈子的菜,也没半分抱怨,反而从中开发出无数乐趣。这无数的乐趣,包括择市场、选菜品、比价格等。我敬佩归敬佩,但真心不能照搬做到,于是只好另外再给自己开发了一个“菜篮子”。如今手机上买菜,实在方便,买菜APP多,想用哪个就用哪个。冬瓜西瓜青菜萝卜鸡鸭鱼肉,想买啥就点点手指,不愿出门还能送到家里,实在方便。 我于是常常用自己的“菜篮子”买菜。 不过,家里的那两只竹制的菜篮子也时常会派上用场。这不,老妈说了,周末要去城西的那个露天菜场,那边菜多,又新鲜,还便宜,要我一起去。好好,去去,我就拎上菜篮子一起去。 2020-09-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