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艺术大师 | 郭洪钧:俄裔旅美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斯特拉文斯基和他的经典音乐作品

 惊艳国际 2020-09-14

著名作曲家、多元文化人、资深文创产业专家;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专委会秘书长,亚洲艺术家联盟执委会执行主席,悉尼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名誉院长,一带一路文化艺术先行工程总策划兼组委会主席。

郭洪钧是一个“多元”的文化人,他既是国家一级作曲家、资深的音乐界人士,又是多场中外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者。他还是编剧、总导演、艺术总监。

他曾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策划和音乐创作,多部作品曾在国内国际的音乐创作比赛中屡屡获奖。

他还数度主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及文旅融合项目的战略策划与创意打造,直接参与并推动了中国旅游演艺联盟的创建和旅游演艺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文 | 郭洪钧

主编 | 洪观钧见

郭洪钧:俄裔旅美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斯特拉文斯基和他的经典音乐作品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20世纪现代音乐的传奇人物,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之一。斯特拉文斯基的一生革新过三个不同的音乐流派: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以及序列主义,被誉为是音乐界中的毕加索。
斯特拉文斯基的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部、各种各样体裁的作品,他娴熟运用各种音乐风格,从多神教古风到古希腊神话,从欧洲17、18世纪音乐到俄罗斯音乐,从中世纪法国音乐到现代美国音乐,从爵士乐到弥撒曲,从交响乐到马戏团波尔卡无不囊括。


1882年6月17日,斯特拉文斯基出生于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堡,父亲是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的男低音歌手,自小受父亲影响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9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中学毕业后进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法律。
1903年,斯特拉文斯基结识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并成为他的得意门生,从此便开始了其作曲生涯。
1906年,斯特拉文斯基大学毕业,并与其表妹凯瑟琳·诺申科结婚。
1909年,他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完成,一举称为拥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
1910年,斯特拉文斯基定居巴黎,他与俄罗斯舞蹈团经理兼舞剧编导季贾列夫长期合作,写下大量芭蕾音乐。
1910年至1914年间,斯特拉文斯基多次前往瑞士,他一边在那里疗养,一边为演出事宜出入巴黎。期间,他创作了三部伟大的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为他在世界乐坛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根基。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斯特拉文斯基所有的私人财产都被没收,从此不得不为生计而工作。作品配器方面显得十分节俭(为了避免动用大乐团),以适应当时的经济状况。此时斯特拉文斯基居住在瑞士,在这里他的音乐转向了新古典主义。
1920年代,经过一系列探索,斯特拉文斯基创立了新古典主义,喊出了“回到巴赫”的口号。之后芭蕾舞剧的创作逐渐减少,而将创作的重心集中到歌剧及室内乐上,并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密切交往。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艺术大师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在进行新古典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对爵士乐产生了兴趣。
1938年,斯特拉文斯基的女儿、妻子和母亲相继去世,再加上希特勒侵占波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促使他前往美国谋生。1939年,斯特拉文斯基定居美国。1940年,斯特拉文斯基和画家维拉·德·波塞特结婚。1945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此时他的乐曲中爵士乐的风格越发浓厚;而在作曲上重新开始创作大型作品。在完成了歌剧《浪子的历程》之后,斯特拉文斯基开始对序列主义产生兴趣。


1950年代初,斯特拉文斯基开始运用十二音体系来写作。
1956年,他开始运用整体序列主义。他将勋伯格及其弟子韦伯恩的作曲技法加以改造,形成了他个人的风格。
1960年代之后,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逐渐减少。
1962年,斯特拉文斯基重新回到俄国。与此期间,出版了大量的访谈录、回忆录。
1970年,由于健康原因,斯特拉文斯基回到纽约。
1971年4月6日,斯特拉文斯基在纽约去逝,葬于威尼斯。  
斯特拉文斯基是现代乐派中名符其实的领袖人物。其一生遍访欧、美、非、澳等地许多重要城市。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是多风格的。前期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并表现出对异乎寻常的乐器色彩、狂烈的节奏、严酷的力量与热情的偏爱。中期的音乐清澈、简洁、单纯、清晰,属于新古典主义乐派。后期作品则混合使用各种现代派手法如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及点描音乐等。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影响着二十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一些主要潮流,而在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二十世纪西方音乐世界中,斯特拉文斯基又以其特有的美学观点和音乐语言风格而独树一帜、自成一体。他一生中数次改变自己的国籍(1934年成为法国公民,1945年加入美国国籍),从而成为一位真正的世界公民。
主要代表作为早期三部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舞剧《婚礼》、《普尔钦奈拉》、《阿波罗》、《竞赛》,歌剧《俄狄普斯王》、《浪子的历程》、《普西芬尼》、《诗篇交响曲》、《三乐章交响曲》等。


斯特拉文斯基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长期脱离其祖国俄罗斯,一直生活在国外。这使得他生活经历复杂,创作作品众多,风格多变。从主要代表作为早期三部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舞剧《婚礼》《普尔钦奈拉》《阿波罗》《竞赛》,歌剧《俄狄普斯王》《浪子的历程》《普西芬尼》《诗篇交响曲》《三乐章交响曲》钢琴曲《俄罗斯圣歌》《我儿童时期的回忆》等。


代表作品之一《彼得鲁什卡》

《彼得鲁什卡》是俄罗斯近代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所写的一部芭蕾舞剧。在斯特拉文斯基创作出成名作《火鸟》以后,他的委约者贾吉列夫非常兴奋,决定再与斯特拉文斯基合作一部芭蕾舞剧供他的芭蕾舞团上演。该剧创作于1910年,由亚历山大·贝努瓦创作剧本,米哈伊尔·福金编舞,尼金斯基主演,1911年6月3日首演于巴黎。1947年,作曲家又对原谱进行过修订,目前的演出一般使用修订版。


舞剧剧情由俄罗斯民间故事改编,叙述一位魔术师在市集上表演木偶戏,结果使三个木偶彼得鲁什卡,芭蕾舞女演员和摩尔人都有了生命。彼得鲁什卡爱上了女演员,但女演员却喜欢摩尔人。彼得鲁什卡无法忍受,便设法破坏了他们的爱情,摩尔人气得发疯,把彼得鲁什卡杀死。福金认为这部舞剧是他的得意之作,剧中的舞蹈具有强烈的现代性,采用机械式的造型和步法,突出了角色的性格特点,而且以男主角而非女主角作为作品的中心,在芭蕾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作用。彼得鲁什卡也是尼金斯基个人最喜爱的角色。


从音乐角度来说,《彼得鲁什卡》是《火鸟》和《春之祭》之间的桥梁,是斯特拉文斯基的个人风格逐渐成型,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一环。该剧的音乐富于动力,配器尖锐粗粝,旋律充满俄罗斯民族风情,对打击乐器和铜管乐器的使用方面有很多开创性的贡献,是斯特拉文斯基最为人喜爱的作品之一。后来作曲家还将该剧音乐的三个片段改编成了钢琴曲。


代表作品之二《火鸟》组曲

芭蕾舞剧《火鸟》完成于1910年4月。6月25日,在巴黎歌剧院首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演出结束后,前来观看演出的德彪西会见了这位年轻的作曲家,并表达了自己对《火鸟》的赞赏。从此斯特拉文斯基一举成名。有人还认为斯特拉文斯基自从写了《火鸟》组曲后,他就与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拉威尔等人并驾齐驱了。


芭蕾舞剧《火鸟》的剧本是由俄罗斯舞剧团的编导米哈伊尔·福金根据一个古老的俄罗斯传说而编写的。剧情大致为:王子伊凡为解救被魔王卡茨囚禁在城堡中的公主,与魔王进行了一番搏斗,但不幸被魔王捉住。关键时刻,王子得到了一只神奇火鸟的帮助,最终战胜了魔王,救出了公主。斯特拉文斯基后来根据芭蕾舞剧《火鸟》的总谱改编了三部组曲,其中以第二部组曲最为著名,是当今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剧本。

代表作品之三《春之祭》芭蕾舞剧
斯特拉文斯基的第一部芭蕾舞剧《火鸟》,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德彪西音乐的启发和影响;他的第二部芭蕾舞剧《彼特鲁什卡》虽然不协和音的运用十分突出,节奏强烈多变,很少看得出浪漫派或印象派的痕迹,总的来说,但该曲所体现的仍是一种温文尔雅的精神;然而,他的第三部芭蕾舞剧《春之祭》则完全算得上是在音乐、节奏、和声等诸多方面都与古典主义音乐切断了联系的一场革命。


正因如此,该剧1913年5月29日在法国香榭里榭大街巴黎剧院首演时 曾引起了一场大骚动,遭到了口哨、嘘声、议论声,甚至恶意凌辱的侵袭。而在音乐家和乐师们中间,引起的震动则比一场地震还要剧烈。面对如此带有冲突的和弦、调性与节奏的音乐,有人表示赞同(以拉威尔为代表),有人试图仿效(普罗柯菲耶夫便是一例),也有人不置可否,而更多的音乐家是一种竭力反抗的态度。就连斯特拉文斯基本人,也就此转向了“新古典主义”的音乐创作。
这部在当时被视为“洪水猛兽”的 《春之祭》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呢?1930年4月该剧在斯托科夫斯基指挥下由费城管弦乐团演出后,许多人对这“稀奇古怪”的音乐改变了看法,评论界也作了较为公正客观的评论。


《春之祭》原本是作为一部交响曲来构思的,后来季亚吉列夫说服了斯特拉文斯基,把它写成了一部芭蕾舞剧。尽管如此,这部作品通常还是以交响音乐会的形式演奏的。本曲的总谱完成于1913年3月,是他的第三部芭蕾音乐作品,被英国古典音乐杂志《Classical CD Magazine》评选为对西方音乐历史影响最大的50部作品之首。

斯特拉文斯基在自己的自传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描述的是他谱曲的舞蹈《春之祭》的灵感场景:“我好像看见一个庄严的偶像崇拜仪式,年老的智者们围成一圈席地而坐,眼看一名少女独自跳舞直到死去,他们要把她作为献礼告慰春神。”




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早期

斯特拉文斯基的早期创作以著名的三部芭蕾舞《火鸟》(1910)、《彼得卢什卡》(1911)、《春之祭》(1913)为代表,也包括管弦乐《烟火》(1908)等,既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也有强烈的原始表现主义色彩,还具有印象派风格,这些作品也为他在世界乐坛奠定了不可动摇的根基。


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中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爆发后,瑞士成为斯特拉文斯基的居留地。在那里他的音乐转向了新古典主义。斯特拉文斯基的中期创作以舞剧《普尔契涅拉》、歌剧—清唱剧《俄狄普斯王》(1927)、《圣诗交响曲》(1930)和歌剧《浪子历程》以及一些器乐作品为代表,明显具有新古典主义倾向,采用古老的形式与风格,提倡抽象化的“绝对音乐”将古典音乐的特点与现代音乐的语言结合起来;代表作有清唱剧《俄狄普斯王》、合唱《诗篇交响曲》等。


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晚期
晚期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应用了威伯恩的序列音乐手法,如《乌木协奏曲》(1945)、歌剧《浪子的历程》(1951)等则混合使用各种现代派音乐手法如十二音体系、序列音乐及点描音乐等。哑剧《士兵的故事》(1961)包含舞蹈、表演、朗诵和一系列由7件乐器演奏的段落,却没有歌唱角色,由此可看出其创作风格的不羁。代表作有舞剧《阿贡》、电视音乐剧《洪水》、管弦乐曲《乐队变奏曲》。


斯特拉文斯基与他的挚友们——
斯特拉文斯基与毕加索以及《拉格泰姆》
斯特拉文斯基被人们誉为音乐界中的毕加索,二人同为 20 世纪现代艺术的先驱。也有不少人因为电影《香奈儿秘密情史》了解了他和香奈儿的一段无果的浪漫爱情故事。但是,你知道吗?斯特拉文斯基和毕加索还是一对亲密的好友。

1909 年,俄罗斯艺术活动家谢尔盖·佳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创立了俄罗斯芭蕾舞团(Ballets Russes),在欧洲推行俄罗斯芭蕾舞。从舞者、编舞家的挑选、培养,到作曲家、布景及服装设计师的拣选,佳吉列夫事必躬亲。俄罗斯芭蕾舞团不仅有尼金斯基、巴甫洛娃以及卡萨维娜这些台柱子,而且音乐界的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德彪西、拉威尔、法国六人团,以及绘画界的毕加索、马蒂斯、米罗等人都曾受邀为芭蕾舞团效力。这些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与画家齐聚一堂,成一时之盛,在现代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是由于这一机缘,斯特拉文斯基和毕加索在 1917 年的意大利相识了,当时佳吉列夫正在筹备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剧《普钦奈拉》,毕加索担任这部舞剧的服装及布景设计师。两人初识就一见如故,在一起相处了很长时间,共同浸淫在罗马和那不勒斯的流行文化之中。
在此期间,二人甚至因为醉酒行为被逮捕……我们可以自行脑补一下两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先驱、现代艺术大师酒后狂欢的情景……
从来就有女人缘的毕加索,在那不勒斯也不例外。斯特拉文斯基之后回忆起他与毕加索共同散步的愉快记忆和对那不勒斯的美好印象,毕加索则把这段经历归结为一句话:“les demoiselles ont quatre bras”—“那里的女人有四只手臂”。

斯特拉文斯基用旅馆的电报给毕加索写了五个小节的单簧管独奏乐谱,显然是想要表达他这位挚友的立体主义,尝试用音乐阐述其本质。他使用复杂的节奏,并且把乐谱翻转了九十度,这样一来,水平的乐谱线就变成垂直的了。他给了寻常的事物一个新奇的视角,与此同时,让它“贯穿”在他的音乐之中。斯特拉文斯基就是用这样一张小小的纸片,揭示了他音乐中的立体主义理念。礼尚往来,毕加索为斯特拉文斯基画了三张肖像画作为礼物。有趣的是,其中一张被瑞士海关扣留,原因是海关人员认定这是一幅经过伪装的秘密军事图……


其实,促使斯特拉文斯基与毕加索两个情趣相投的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应该是在斯特拉文斯基创作《拉格泰姆》的时候。
拉格泰姆是一种原始的音乐风格,主要特点是切分音,最初作为舞蹈音乐流行于美国黑人社区的红灯区。rags 是破烂衣服的意思,各位听一下就能知道它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斯特拉文斯基在 1918 年创作了十一件乐器的《拉格泰姆》(Ragtime),1920 年创作了《钢琴拉格泰姆》。
毕加索在构思与创作《拉格泰姆这张小图的时候,可谓别具匠心,毕加索用音乐般流畅的线条,一笔勾出了两个正在演奏的音乐家的形象。正如拉格泰姆的风格一样,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充满了大胆的革新,比如大量使用附点音符和三连音等。而且,仔细看画中两个音乐家的头部,它们像不像一个完整的高音谱号和一对躲在铁栅栏后面的八分音符呢?对比斯特拉文斯基和毕加索两位艺术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相似之处。

斯特拉文斯基与香奈儿以及《春之祭》

斯特拉文斯基曾说:《春之祭》中我既没有讲述童话故事,也没有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而是试图寻求一种更宽广的概括。我试图表现大自然自我更新的庄严,对寰宇间活力的恐慌。

在《香奈儿的秘密情史》中,我们看见这一幕20世纪最著名的剧院骚乱:《春之祭》的巴黎首演。节奏轰鸣,土地裂开,舞者在远古预言中颤抖,血淋淋的祭祀。巴黎立刻被这粗野激怒。人们尖叫、群殴,喝倒彩声演变成艺术论战,直到警察冲进音乐厅。而作曲家已预感到娱乐时代的铁血法则。

《春之祭》首演时,当时已在时尚界获得巨大成功的香奈儿也在现场。在观看了首演之后,她非常欣赏斯特拉文斯基的才华,并伸出了援手,邀请他一家人前往她在巴黎郊区的别墅居住。在一天天的相处中,两人之间爆发了炙热(尽管短暂)的爱情。这段爱情使斯特拉文斯基恢复了创作的激情,在此期间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春之祭》,最终,《春之祭》的重演大获成功。为此剧的重演,香奈儿赞助了三十万法郎。

在此之前与之后的作品中,斯特拉文斯基无时无刻不淡定睿智,只有《春之祭》,他的生命之火烽烟滚滚痛快燃烧。现成的道路都用来另辟蹊径,实验的成分都被赋予了表现力,古老大地由他狂奔横扫,而舞剧给他的想像力保了险。在古老的火光中,舞蹈男孩,如同上天赏赐的一束光,不可捕捉,及时消失。它的黑暗与冷静,混乱的绝技,都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无情。

智者说,这男孩消失的地方,曾经有一片海洋。

而终其一生,香奈儿都铭记着《春之祭》首演的那个夜晚,曾为他乐曲中的叛逆之火撞击得激动不已。那个春天夜里浮动的爱情气息,行道树两旁初开的玉兰的花香,后来都留在了香奈儿五号香水中。爱情与艺术,都是在人生的夹缝中,方见其复杂、强悍与开阔。

1946年香奈儿曾对自己的传记作者保罗·莫朗详细地谈及了她与伊戈尔相爱相恋的这段经历。伊戈尔生前从未承认过这段恋情,而香奈儿的这次谈话也谨遵当事人的约定,在三十年之后的1976年才得以公布于世(香奈儿与伊戈尔在1971年相继辞世)。这段恋情甫一问世,立即在艺术界与娱乐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名人的绯闻轶事总是最能吸引世人眼球的。

英国小说家克里斯·格林霍尔(Chris Greenhalgh,1963- )根据莫朗发表的香奈儿谈话写出了小说《可可与伊戈尔》,七年后,据此改编的影片《可可·香奈儿与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又译为《香奈儿秘密情史》)在2009年戛纳电影节上作为开幕影片隆重亮相,一下子又将那一段尘封已久的陈年恋情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影片正是从1913年《春之祭》那场著名的骚乱首演开场的,描写香奈儿身临其境,切身地感受到了年轻作曲家在作品中展现的巨大才华与艺术激情,由此在心里埋下了对伊戈尔倾慕的种子。后来当伊戈尔穷困潦倒时,香奈儿又将他们一家接到自己的豪华别墅暂住,使他得以潜心创作,东山再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滋长出不可抑制的感情。

从音乐创作艺术与作曲技巧上来看,《春之祭》也是斯特拉文斯基创作通往巅峰道路的一次飞跃。他的第一部芭蕾舞剧《火鸟》仍受到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德彪西音乐的启发和影响;他的第二部芭蕾舞剧《彼特鲁什卡》运用了突出的不和谐音,节奏强烈多变,只留下相当少的浪漫派或印象派的痕迹,但总体仍旧体现了一种温文尔雅的精神。《春之祭》发生了一种质变,在音乐、节奏、和声等诸多方面都与古典主义音乐切断了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