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周一本:《庄子神游》读书笔记

 专家视点 2020-09-14

读书推荐《庄子神游》

王德有著

庄子,大家并不陌生,而我对庄子却是情有独钟,从听说“儒释道”开始,到学习语文书上的课文,一个个关于庄子的故事隐隐约约浮现在眼前,虽然记不了很清楚,但是庄子“无为”的思想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记得高中时看过一本书《庄子心解》,是一个印度人写的,当时我心里是有种不平的,一个印度人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如此了解,而当今的国人却没有好好传承这些老祖宗的文化精髓。我很喜欢那本书,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有一个引自于那本书的词“他的船是空的”被我用作了网名,一直伴随于我至今,并将长期伴随我至未来。以我个人的理解,“他的船是空的”涵盖了庄子哲学思想中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指导我的人生。

也正因为此,当我看到《庄子神游》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和阅读欲望。作者王德有我之前不知道,看了他的简介,是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多年来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尤着力于道家及老庄。这本书将《庄子》里面的篇章故事都翻译成了大白话,这一点我不是特别看好,也许对大多数人而言看现在的语言更容易理解,但是作为读书人,文言文是我们语文中的必修课,很多人可能到高中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过文言文了,我认为这不利于文化的传承,而且原文更能够让人体会到其中的韵味。另外,书中的解析和论述我认为是非常不错的,既有作者对庄子思想本身的理解,又有结合现实社会及现代科学文化的客观评论。一方面,帮助读者理解老庄的哲学思想,另一方面,引导读者辩证的去思考和看待庄子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认为万物都是虚而不实,人生犹如烟云过眼,天地与我,同生同死,万物与我,同为一体。庄子站在天地与尘世之外看天地与尘世之内,到了“方外”,进入“无何有之乡”,“方内”的一切事物就全都没有了。庄子认为,人生人死,都是大自然循环往复过程的展现。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所以不分生死,不趋生,不避死,生不喜而死不悲;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人认为生是福、死是祸,所以趋生避死,为生而喜,为死而悲。庄子视万物为一体,可以称为“同一”;顺万物之自然,可以称为“自然”;游于方外、立于大道观人间,可以称为“以道观之”。这是庄子全部学说的根基。

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都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庄子学说强调事物的相对性而回避事物的绝对性,由此而导出“同一”。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强调事物的绝对性而回避事物的相对性,因而与庄子思想格格不入。其实,这正是看待问题的两个极端,当然,庄子的思想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不要只看到事物的绝对差别,很多时候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将其“同一”,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放宽心态,坦淡地面对生活或许会更加美好!

关于庄子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我在此就不多说了,我也只是一个学习者,只是特别推荐大家能多多看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饮水思源,不要忘了老祖宗留下来的精髓。

2016年8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