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6岁董卿再次复出:看到不完美的自己,真好!

 碧读好书 2020-09-14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文|十围
    9月1日刚过,散养了一个多月的神兽们终于回笼,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持人董卿没有如期出现,她的缺席引发了网友的诸多猜测,甚至还出现了不少“董卿离职央视”的谣言。

    9月5日,董卿的官方微博宣布了一个消息,由董卿主持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将在央视CCTV1—CCTV3联合播出,消息一出,谣言四散。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节目,汇聚了107位大腕主持;
    这些人之中,董卿坐在了最前排的中间位置。

    节目中的她,自信优雅、光彩四溢。谁能想到,这样的她曾经陷入过长时间的抑郁与自卑,敏感与苦闷。

    现在的董卿,是央视主持人中的C位;而曾经的董卿,是父亲眼中不怎么完美的女儿。
    其实,没有人能做到完美,就如孩子永远达不到父母的期盼,而父母也总是做不到孩子心中最佳的形象。
    与其执拗于虚幻的完美,不如撕开完美的面具,看到不完美的内在,才能活得自如。
     01 
    追求完美的虚幻下,
    是不完美的内心
    董卿出生于上海的书香门第,父母都毕业于复旦大学。
    自小,董卿的父亲就对她异常严苛。
    抄成语、背古诗、开书单、看名著那是家常便饭。
    每一天,董卿都必须早起跑一千米;每一个寒暑假,她也必须勤工俭学。
    年幼爱美的小董卿喜欢照镜子,穿新衣,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可严厉的父亲总是会说“马铃薯再怎么打扮也只是土豆”、“与其在穿衣打扮上浪费时间,不如多看看书”。
    新衣服和文艺活动,成了董卿不可得的奢望。
    一同成为奢望的,还有父亲的赞美。从小到大,父亲从不说一句夸赞之言,还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她做的每件事。
    即使是吃饭时,父亲也一直都在挑毛病,说着这不对,那不对。年少的董卿常常一边吃饭一边哭。
    就这样,“吃饭”成了董卿最讨厌的一件事情,她曾在阳台上一遍遍地写下“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的抑郁之言。
    由于父亲的严苛,以及缺乏鼓励的家庭环境,董卿长大后依然会有自卑的情绪,极度缺乏安全感,事事追求完美,容不得一点错误。
    很多人都知道那场让董卿名声大噪的“黄金三分钟”。
    但很少人知道,2009年的春晚舞台,事事追求完美的董卿犯了一个错误,她将嘉宾马东,说成了“马季”。
    一字之错,让她泪流满面,在家哭了整整三天,不敢出门,不敢上网。
    直到白岩松发短信安慰,董卿才敢打开电脑。
    2010年,董卿在元宵晚会上,误把欧阳修的名句“花市灯如昼”的“昼”念成“书”。
    两次失误,让董卿知道自己始终达不到“完美无瑕”的标准,她不怕事业的挑战与困难,但是她总会害怕自己出现不完美的失误。
    2014年,董卿决定放弃如日中天的主持生涯,远赴美国深造一年。
    连续两年失误,让高标准、严要求的她,用一年时间,希望找回那个不再犯错的自己。
    弗洛伊德曾说:“一个人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
    被父母逼迫着接近完美的孩子,总是会延续父母的方式对待自己,既通过自我高要求获得成就,又会因为自卑更容易被失误而非困难打击。
    我们无法终结父母对于自己的影响,也无法真正避开原生家庭的延续,对于董卿而言,追求完美与敏感自卑已是深入骨髓,无法割舍。
    白岩松曾说:“毁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和达到极致。”
    因为追求完美表象的背后,是内心如影相随的不完美。
     02 
    请停止对完美的期待,
    触碰不完美的边界,找回自我
    金星曾这样评价董卿:“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就是这样“古典美”的董卿,年幼时并非是个完美的女儿,常常与父亲对着干。
    年少的小董卿,会因为不喜一千米跑步,对父亲撒谎;
    喜欢文艺活动的董卿,会因为父亲的反对,在父亲面前摔碗;
    不想看书的董卿,最喜欢父亲出差不在家……
    童年时候的她,用着自己的方式叛逆着。
    由于缺乏表达与沟通,董卿与父亲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
    岁月流逝,当董卿到杭州上学的那一刻,认为自己终于“解放了”。
    那是刚到杭州的第一天,收拾完行李已是夕阳西下的黄昏,董卿在校门口送别父亲。
    此时的她迫切得想融入新环境、结交新同学;而此时的父亲,正看着女儿的雀跃,眼中含泪,只说了一句:“那你自己小心点。”
    一场夕阳下的道别,让董卿开始思考父亲的未尽之言,而转身离开的父亲,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
    时间的轮转,空间的隔离,让这对父女有机会反思过去自己犯过的错。
    杭州归来的那个寒假,董卿等来了父亲的第一次道歉,在饭店的餐桌上,父亲端起了酒杯,说出了一句抱歉。
    曾经她最讨厌的餐桌,成为了父女二人关系缓和的舞台。
    父女两人,曾因为“完美”的期盼而对立,也因看到“不完美”的自己而和解。
    其实,不完美的伤疤并非丑陋不堪,看到它,我们总能意识到自己的强大与柔软。
    长大后的董卿,因为《诗词大会》赢来了一场开门红,也因为《朗读者》,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蜕变。
    《朗读者》之前的董卿,是一个做到极致的主持人;《朗读者》之中的董卿,是一个忙得手忙脚乱的制作人。
    制作节目的那段时间里,她每天只睡2~3小时,用着拔眉毛的镊子拔白头发,不善于求人的她,到处找寻帮得上忙的人手。
    董卿曾用一句话概括那时的艰难:“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
    那时候的董卿,卸下了光鲜亮丽的主持人光环,活得狼狈不堪;而正是这份狼狈不堪,让董卿通过《朗读者》走出了主持的舒适圈。
    请允许自我的不完美,这样才能真正触碰自己的边界,找到自我价值。
     03 
    允许孩子的不完美,
    让自己成为创伤的“终结者”
    2015年,董卿成为了一位母亲,初为人母的她,深深地意识到一个无法躲避的事实:在孩子面前,她不再是一个光鲜的主持人,而是一位平庸的母亲。
    她不适应被孩子占据的所有时间,她不知道应该怎样让孩子健康成长,她也在害怕延续着父亲的教育方式。
    董卿曾坦言,自己的父亲一直以来都影响着她,而将来也许还会影响着她的孩子。
    深知自己性格不完美的董卿,担心孩子重蹈覆辙,却也一时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直到好友提醒,她才意识到: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成为同样的人,与孩子一同成长,才是“终结”原生家庭创伤的最好方式。
    《朗读者》节目,就是董卿给予自我成长的礼物,也是让孩子看到母亲的一个平台。
    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也是董卿自己的座右铭:
    “我永远都没有长大,
    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
    因为不完美,所以才能成长,做一个60分的母亲,与孩子一同长大,或许才是原生家庭中最好的陪伴。
    请允许不完美的出现,给予成长更多的空间;
    请允许孩子的不完美,给予自己终结原生家庭痛苦的力量。
     04 
    杨绛曾言:人虽渺小,人生虽短,但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完善自我,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我们都有追求极致的权利,但不应困囿于完美的牢笼。
    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也是人的可贵之处;
    悦纳自己的不完美,是自我的修行,也是人生的智慧。

    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提供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 碧读矩阵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