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之外的董卿: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 “原生家庭带来的痛,终其一生都要去治愈”。 这句话,董卿最能理解。 ![]() 她是央视最具有才华的主持人,观众更是说她:腹有诗书气自华。 她连续十三年,主持春节联欢晚会,更是“央视十佳主持人”。 可就是这样优秀的一个女生,会含泪哭诉:我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 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自卑来源于原生家庭,来源于父亲。 ![]() 这也是让她一生都在治愈的存在。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向优秀的董卿产生自卑,又为何一直在治愈? 董卿的父母都是高知,母亲是一位大学教授,专门教授物理。 父亲则是一名报社总编,夫妻二人毕业于复旦大学。 当年爷爷早早地离开人世,父亲生活十分艰难。 他是一边干活一边学习,万分艰苦地考入了复旦。 毕业后进入报社工作,一步步成为了主编。 ![]() 这是典型的靠知识改变命运。 或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才让父亲对董卿十分严厉。 在她还未上学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她认字背诗。 其他小朋友都在玩耍的时候,董卿却在阅读,抄字。 ![]() 即便如此父亲也很不满意,他对董卿的要求就是百分之百。 无论董卿写得多好,认得的字再多,父亲都是一句话:你可以做得更好。 ![]() 而且父亲的要求不光是学习,还有生活中的技能。 从上了小学之后,董卿吃过饭就要去洗碗,再大一点就要去洗碗做家务。 在青春期的时候,父亲还会要求她不照镜子,不乱买衣服。 ![]() 甚至在寒假暑假都会为她找一份兼职。 比如宾馆的清洁工,商场的售货员。 这些工作无一例外都很辛苦。 尤其是在宾馆做清洁工的时候,她需要负责10个房间的卫生。 小小身躯,每日推着硕大的清洁车,更换床单被罩,擦洗桌面。 蹲在卫生间刷马桶,她一中午只能打扫三个房间。 这让来检查工作质量的父亲很不满。 很多次,董卿看到过来的父亲,第一反应就是哭泣。 ![]() 父亲的打压式教育,确实让董卿很优秀,却也剥夺了她的自信。 那种感觉会让她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无论什么事第一时间都是否定自己。 只有将事情做得最完美,她才会觉得踏实。 初中毕业后,董卿想要进入传媒行业。 每次她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只要看到主持节目就会着迷。 自己还会不自觉得模仿,慢慢地她萌生了考艺校的想法。 然而这种想法却被父亲否认了。 ![]() 甚至不断地灌输传媒行业的缺点,这让董卿有了巨大的压力。 她有了叛逆情绪,终于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摔了碗。 但这也是唯一一次的情绪宣泄。 ![]() 后来她熬到高中毕业,选择离开家乡去杭州求学。 那一次,父亲跟着她去了杭州,带着她办好了入学手续,准备好生活用品。 然后惆怅地回了家,到家的那一刻,他突然认为自己对女儿太严厉了。 可他的认知太晚了,对女儿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 很多人看到董卿现在的成就,都以为她就读的是高学府。 ![]() 其实并非如此,她读的只是普通的大专,只不过是学艺术的。 毕业以后,她在浙江台做主持人,刚开始没有任何存在感。 熬了整整两年,才慢慢的成熟。 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进了上海东方电视台。 那时候,得知自己被东方电视台录取,董卿很是兴奋。 她以为自己这一次能够大展拳脚,却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 ![]() 到了东方电视台,她仍旧是无人问津的小透明。 为了抓住机会,她在上海卫视成立后,决定跳槽。 跳槽过去,才知道自己是串联主持人,仍旧是边缘人物。 那几年,事业低谷生活艰难。 ![]() 不过董卿并没有放弃,而是沉淀自己。 她将空闲时间全部用来读书,读一些古典文学。 比如:《红楼梦》《唐宋诗词》。 正是如此,她才成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董卿。 因为主持功底深厚,加上扎实的文化。 那一年董卿被央视看中,进了央视。 从此她绽放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 对于古典文学她侃侃而谈,对于诗词出处张口就来。 这让她圈粉无数。 可即便是站在央视这样的大舞台,即便她已经不是边缘人物。 即便她风光无限粉丝无数,她仍旧是自卑的。 “我没有安全感,也没有自信”。 这是董卿的自我认知。 ![]() 那年,她在春晚上将马东的名字念错了,念成了马季。 整场节目结束后,董卿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当晚她就向导演道歉,并且向全国观众道歉,为此还没有去庆功宴。 “这么重要的场合,自己出现了这样的失误,所以没有去庆功宴”。 ![]() 那个时候的董卿惶恐到什么地步?大年初一早上一睁眼就流下了眼泪。 这一个失误让她内疚多年。 即便是她后来接连13年主持春晚,都没能抹去这一次的愧疚。 董卿谈到自己的自卑情结,实在《人海茫茫》的新书发布会上。 这本书的作者是麦家。 而麦家与她有着相同的经历。 ![]() 当年,董卿制作了《朗读者》这档节目。 在节目中,她读到了麦家的来信。 信中说:“我曾非常讨厌自己的叛逆期,如今我的孩子这么叛逆,大约是我要还的债”。 麦家所说的债,就是当年他对父亲不好的债务。 那个时候家里很穷,因此穿得很破遭到了其他孩子的欺负。 他与人家打了一架,被父亲教育了,后来他再也不反抗,又一次被那些孩子欺负的时候,正好被父亲看到。 父亲以为是他先招惹得对方,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两巴掌。 从此之后,他内心恨着父亲,离开家之后28年未曾回家。 直到自己成为父亲后,才理解了父亲,当他主动与父亲交好的时候,父亲却患上了老年痴呆。 后来父亲去世,他写下了《致父信》。 或许正是这样一封信和信中阐述的经历,让董卿产生了共鸣。 所以她出席了麦家的发布会,并含泪哭诉:我一直很自卑。 ![]() 她又说:我们在爱父亲的同时,也要承认,没有一个父亲是完美的。 ![]() 正是麦家的书,麦家的信,点醒了董卿的心。 她决定与父亲和解。 她知道,正是父亲年幼时让她拼命地读诗,她才会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功底。 一直以来她在睡前都习惯的读书,这也是父亲的影响。 也是父亲让她早早地外出打工,做那些比较累的工作,才明白赚钱不易生活不易。 才让她有了钢铁般的意志力。 ![]() 她并不喜欢父亲的教育方式,可她受益于父亲的教育方式。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一生的,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来,有的人耗费半生才换来解脱。 董卿也是如此,但她知道要与自己和解,要与原生家庭和解。 这几年董卿消失在大众眼前,前不久却上了热搜。 但这一次不是因为她的优秀,而是因为她的丈夫。 6月21日的时候,上海览海投资有限公司被执行7亿。 如果单单是一家公司被执行,引不起如此大的风浪。 引起风浪的是因为这家公司老板密春雷,是董卿的丈夫。 网友开始关注这件事,发现在被执行前一个半月,董卿丈夫的大量资产就被冻结了。 ![]() 而董卿从《朗读者第三季》的最后一期节目播出后,就消失匿迹了。 这一瞬间,外面掀起了流言蜚语。 有人说董卿可怜,有人说董卿豪门梦碎。 还有人说:董卿是第二个刘涛,正在到处想办法补贴丈夫。 她的丈夫今年44岁,是上海人,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长江商学院。 2003年将事业做大,后来被称为“百亿富豪”。 董卿嫁给他并不受公众关注,让公众不能接受的是。 婚后一年,她就去了美国南加州,名义上是进修,实际上是生娃。 ![]() 原本媒体报道她在美国生孩子的时候,国内就有一波舆论。 但她一直没承认,直到后来她才说自己确实有一个孩子。 隐瞒自己生娃是小事,大事是让孩子加入了美国国籍。 要知道董卿一向在节目中都是喜欢国内文化,却突然让孩子加入别的国籍。 这是公众不能接受的,所以从那之后她很少露面,主持的节目也很少。 如今她的丈夫被执行7亿,再次将她推上了风口浪尖。 不过她应该是不惧怕的。 毕竟她在父亲的高压教育下,早就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 不至于因为此事倒下。 她曾说过一句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能说出这样的话,自然也能面对生活中的波折。 她是清醒的,所以无论迎来怎样的波折都无所谓。 她也是坚强的,以前原生家庭是她不可原谅和触摸的存在,如今与父亲已经和解,她自然是无懈可击的。 你喜欢董卿吗?觉得她能挺过这一次的难关吗?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来自: 用户cch17005 > 《央視主持人人才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