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味不如道味永

 太极刀 2020-09-14

静观人生,几乎所有人一生都为生计的奔波而终老。

虽然各各理想、追求不同,形式、手段有异,但其最终的目的,无外乎饮食、男女的生活维系和改善而已。饮食,现代人称之为生活、事业;男女,现代人称之为婚姻、家庭。这确是无可厚非的现实。

说得刻薄一点,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混吃等死的过程。混吃——就是所谓事业、理想的追求,其目的都是以期生计安稳乃至生计的品质更高地提升。等死——就是一天天在烦恼、忙碌中衰老,无可奈何地渐进走向死亡。

孟子曾经说: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君子存之,小人去之。意思是说:只有少数君子们恪守着人与禽兽之间微细的不同,而天下所有人几乎都过着与禽兽一样的生活。

乍一听,好像孟老先生是在骂人,其实,细细一品味,却又不得不承认,他老人家说的是一件天下人都如此生存的事实。

且看,天下的禽兽一生只是觅食和交配,除此外确实没有其他的建树与追求。客观地说,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你包装上如何的文化、思想、文明、精神、艺术等等的外衣,剥开来看其核心生活内容,又真的只是为了食和性这二件事实而已。正如孔子所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又如告子所云:食色,性也。食、色就构成了几十年人生的主弦律,其实更像一个人类无法超越的主控程序一样,在其中生、老、病、死,在其中寻寻觅觅、奔奔波波、算算计计、烦烦恼恼……

但是,却确实有一小撮人,并不安于沉溺如此饮食男女的生活而无可奈何地度过一生。

他们相信,人是不同于禽兽的。人,有着一种向自己的生命提问的能力,并且有可能得到解决生命疑惑的答案。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活着的意义何在……

这些都不是禽兽而只有人才可能发出的疑问。这些疑问是对“莫名其妙地出生,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其所以然地死去”的几十年人生的质疑,乃至是叛逆的呐喊!

古人说:天地间第一等美事,莫如读书;读书中第一等高人,莫如学道。朱子亦说:读书将以求道,不然读他何用。

与当今读书人只是为了谋食、谋一份好食的理想相较,古人真的是为我们支撑着做人的脊梁,标范着将人从禽兽中超越出来楷模啊!

我今年四十有五。常常回首走过的几十多年的人生,虽然历历在目,但又确是恍若一梦。除了大脑中一堆过去的记忆外,真的不知道有什么真实可言。

再展望所谓的未来,除了无可奈何因循过去的惯性,机械、重复的模式性生活以处,余下的就是衰老、疾病和死亡在等待着我。姑且还不说衰老、疾病中的无奈、痛苦,以及面临死亡时的恐惧……

我常常静思,如果今年已经七十或八十岁,甚至九十岁,下一刻就是生命的尽头,此时回首过去的八、九十年的人生,检视大脑中残存的过去生命的记忆,是不是也会象现在一样,感觉就是“恍如昨梦”?会的,一定会的。而且所有人——只要你能真实、平静地面对自己的过去,面对自己的心,你也一定会是这样的感概。

我们一生努力奋斗的一切,最后都只是一堆记忆,而且这堆记忆也将为死亡所摧毁。

我们一生都在为各种事做准备、作打算,唯独没有为如何面对死亡作准备、作打算。

从三十多岁开始,我就常常思考死亡的问题。死亡的恐惧使我经常自问:我平生所有学问、不择手段乃至无所不用其极所拥有的一切,在面临死亡的时候能有什么用吗?

答案当然是让我黯然若失。

从此以后,“读书中第一等高人,莫如学道”成了我生命的主弦律,虽然饮食男女的生活亦不能免俗。但“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地走到今天,真是“翻身惊醒千年梦,始知人贫道不贫”。

继《默默与天言》之后,这是第二本我做“读书中第一等高人”的心路历程的记录。在“几人忧道不忧贫”的当今时代,这本书仍然会是默默与天的“呓语”。

但是,这二本书,成为现代人在追逐饮食男女过程中减压、放松、消遣的“解人颐”,也未尝不是不可能的。那样,也算与诸位有缘了!静观人生,几乎所有人一生都为生计的奔波而终老。

虽然各各理想、追求不同,形式、手段有异,但其最终的目的,无外乎饮食、男女的生活维系和改善而已。饮食,现代人称之为生活、事业;男女,现代人称之为婚姻、家庭。这确是无可厚非的现实。

说得刻薄一点,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混吃等死的过程。混吃——就是所谓事业、理想的追求,其目的都是以期生计安稳乃至生计的品质更高地提升。等死——就是一天天在烦恼、忙碌中衰老,无可奈何地渐进走向死亡。

孟子曾经说: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君子存之,小人去之。意思是说:只有少数君子们恪守着人与禽兽之间微细的不同,而天下所有人几乎都过着与禽兽一样的生活。

乍一听,好像孟老先生是在骂人,其实,细细一品味,却又不得不承认,他老人家说的是一件天下人都如此生存的事实。

且看,天下的禽兽一生只是觅食和交配,除此外确实没有其他的建树与追求。客观地说,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你包装上如何的文化、思想、文明、精神、艺术等等的外衣,剥开来看其核心生活内容,又真的只是为了食和性这二件事实而已。正如孔子所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又如告子所云:食色,性也。食、色就构成了几十年人生的主弦律,其实更像一个人类无法超越的主控程序一样,在其中生、老、病、死,在其中寻寻觅觅、奔奔波波、算算计计、烦烦恼恼……

但是,却确实有一小撮人,并不安于沉溺如此饮食男女的生活而无可奈何地度过一生。

他们相信,人是不同于禽兽的。人,有着一种向自己的生命提问的能力,并且有可能得到解决生命疑惑的答案。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活着的意义何在……

这些都不是禽兽而只有人才可能发出的疑问。这些疑问是对“莫名其妙地出生,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其所以然地死去”的几十年人生的质疑,乃至是叛逆的呐喊!

古人说:天地间第一等美事,莫如读书;读书中第一等高人,莫如学道。朱子亦说:读书将以求道,不然读他何用。

与当今读书人只是为了谋食、谋一份好食的理想相较,古人真的是为我们支撑着做人的脊梁,标范着将人从禽兽中超越出来楷模啊!

我今年四十有五。常常回首走过的几十多年的人生,虽然历历在目,但又确是恍若一梦。除了大脑中一堆过去的记忆外,真的不知道有什么真实可言。

再展望所谓的未来,除了无可奈何因循过去的惯性,机械、重复的模式性生活以处,余下的就是衰老、疾病和死亡在等待着我。姑且还不说衰老、疾病中的无奈、痛苦,以及面临死亡时的恐惧……

我常常静思,如果今年已经七十或八十岁,甚至九十岁,下一刻就是生命的尽头,此时回首过去的八、九十年的人生,检视大脑中残存的过去生命的记忆,是不是也会象现在一样,感觉就是“恍如昨梦”?会的,一定会的。而且所有人——只要你能真实、平静地面对自己的过去,面对自己的心,你也一定会是这样的感概。

我们一生努力奋斗的一切,最后都只是一堆记忆,而且这堆记忆也将为死亡所摧毁。

我们一生都在为各种事做准备、作打算,唯独没有为如何面对死亡作准备、作打算。

从三十多岁开始,我就常常思考死亡的问题。死亡的恐惧使我经常自问:我平生所有学问、不择手段乃至无所不用其极所拥有的一切,在面临死亡的时候能有什么用吗?

答案当然是让我黯然若失。

从此以后,“读书中第一等高人,莫如学道”成了我生命的主弦律,虽然饮食男女的生活亦不能免俗。但“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地走到今天,真是“翻身惊醒千年梦,始知人贫道不贫”。

继《默默与天言》之后,这是第二本我做“读书中第一等高人”的心路历程的记录。在“几人忧道不忧贫”的当今时代,这本书仍然会是默默与天的“呓语”。

但是,这二本书,成为现代人在追逐饮食男女过程中减压、放松、消遣的“解人颐”,也未尝不是不可能的。那样,也算与诸位有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