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死搬硬套《平水韵》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9-14

     杨贺勤

我们都是当代人,写诗作词,除了抒发当代人的自我情感,也有让他人鉴赏的小小欲望。既如此,遣词用字就要符合当代汉语规范。那么,什么是当代规范的汉语呢?无疑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普通话就是法定的当代规范汉语。所以,现在无论写什么文体的东西,包括我们写格律诗词,都应该以汉语普通话为准绳。

好长时间以来,看到有的文友一直在标榜《平水韵》,甚至于向初学者大力鼓吹,强行推广《平水韵》。对于此,我很不以为然,觉得如此作为,不但糊涂了自己,而且会误导他人。

所谓《平水韵》,乃是八百年前宋朝末年一位姓刘名渊的平水人把《诗经》以来的韵书加以整理合并的成果。咱中国幅员广阔,十里不同音;咱中国历史悠久,汉语多变迁。刘渊先生的故乡平水,今天属临汾。临汾旧称平阳府,站在上党地区的方位上,平阳府过去称之为西府。西府人说话,“喝水”两个字的发音如同“喝腐”,这样看来,在《平水韵》版权拥有者刘渊先生嘴里,说不定他的平水韵还会叫做平腐韵呢!

李白杜甫时代没有《平水韵》,但李杜诗篇万古传;宋朝灭亡之后,《平水韵》虽然没有灭亡,但《中原音韵》《洪武正韵》《佩文诗韵》等韵书随即出现,可见在元明清三代,都没有把《平水韵》看作金科玉律千古不化的唯一诗韵。

与时俱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传统诗词似乎也不必拗住脖子硬要平水到底不可。如果现在写格律诗一定非搬《平水韵》不行,那就叫成心给当代人找别扭。

举个例子吧:我们知道,现代汉语普通话,“门”字和“元”字,一个是en韵,一个是an韵,俩字根本不能相押。但在宋代刘渊编定的《平水韵》里,这两个字偏偏收在一个韵。再譬如说话的“说”,在大大小小《新华字典》里,“说”字都是个平声字,但按《平水韵》的规定,它却是入声字。殊不知元代以后,中原话发音被入主百年的北国人彻底改造,所谓的入声字在汉语系统里已经消失好几百年了。

清军入关,由东北口音逐步形成的北京话,打下了现在国家推行普通话的基础。民国初年,音韵界有了《北京音系十三辙》,它把历史上二百多道韵辙做了极大幅度的归纳。新中国成立,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开始推行普通话,出台了法定的《汉语拼音方案》,从幼儿园开始,啊喔鹅,衣乌迂,基欺希,资雌思,前鼻音,后鼻音,阴阳上去,清清楚楚,没想到了二十一世纪,写诗合辙押韵,却非要返回去宋代,死守刘渊先生的《平水韵》不可!

《平水韵》是文化遗产,问题是古人传下来的《平水韵》,只见其形,不闻其声。如果坚持《平水韵》,如何把“门”和“元”读成一个韵呢?入声字的发音,写作者真的掌握吗?

历史上,先有诗歌,后有格律。既然有了格律,约定俗成,写格律诗词当然要讲究合辙押韵,这种活儿在旧社会并不神秘。如清代,学童启蒙即授《千家诗》,《笠翁对韵》更是耳熟能详。1957年后,不再讲究格律诗词,这便是当代写诗人对平仄韵脚感到迷惘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格律诗复活,但本来并不神秘的合辙押韵规矩束缚了老少诗人们的手脚。其实,按普通话押韵完全可以,但有人总觉得只有宋代的《平水韵》才是正经韵!偶尔用普通话写出来的诗词,不但要在括号里注明(新韵)二字。

诗人们写诗作词,只有满足了读者才能满足他自己,因此,尊重读者更胜于尊重自己。当今的读者,除了极个别专业研究者,百分之九十九的弄不清《平水韵》是个啥东西。难道有些写作者写诗只是为专业研究者写的?或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丝毫也不考虑考虑亲爱的读者吗?如果不是这样,心里还有讨好普通读者的欲望,那么您的读者能把门字和元字读成一个韵吗?假如有读者拿着您的作品向您请教入声字的读法,您能给他一个标准的答案吗?如若不能,那《平水韵》的现实意义又何在呢?

弘扬国粹,与时俱进,尊重读者,今腔今韵,此乃当今诗人应走之正路。《平水韵》,俱往矣。死搬硬套食古不化,甚至抱着古董当大旗,把自己裹起来吓唬初学者的做法亦可休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