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对联和声韵——音韵学知识之声调 山东威海 王国仲

 文山书院 2022-12-25 发布于湖南

重要链接:

楹联同题:2023年医院通用春联(上) 主评:解维汉

最新视频

 谈谈对联和声韵

      ——音韵学知识之声调

山东威海 王国仲

过去写过对联音韵方面的东西,近来读了几本这方面的书,增进了一些了解,有了一些新认识,于是动了再写新文章的念头。

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是历史语音学,从我国古代语音发展变化规律讲来的。它和语音学有所分别,因为研究对象不同而不是一个学科。音韵学属于我国传统的一门学问,主要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及其变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研究对联最好掌握一些音韵学方面的理论知识。

有人可能会说:对联不讲究押韵,和音韵有啥瓜葛?当然有,且关系特别密切,往大一点说:对联还的确称得上是音韵艺术呢。实际上,“韵”不仅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对联的格律基本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音韵就没有对联,或者说,没有音韵学就没有对联学,更没有对联艺术作品。大家都知道,对联是有格律的文体,它的格律有两个轮子,一个是对仗,一个是平仄,缺一不可。平仄是音韵学里的声调内容,对仗实际上也包含平仄成分,由此可见对联和音韵实在是密不可分。是的,对联创作不求押韵,但它内部结构离不开平仄规则分布、周期交替及对立,而这些还关乎对联作品的句式以至篇章结构。可以这么说,声调安排调度直接关系到对联作品的品质好坏。好的联作,应该是音韵或铿锵或柔美,音韵调协调,韵味十足,因此才独具艺术精蕴。

本文谨就与对联联系紧密的音韵学重要概念之一——声调来谈一谈。分几个小题来谈,以便眉目清楚些。

1、汉语是旋律性型声调语言

世界上声调语言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高低型,另一种是旋律型。旋律型声调语言,除音的高低外,还根据音的升降变化区分声调。汉藏语系(汉语属于这个语系)语言的声调一般都是旋律型的。北京话只有四个声调,其中有升有降,有高有低,有平有曲,就很具有旋律性,听起来很像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语言。声调除辨别词义以外,在有的语言里还具有语法功能。汉藏语系语言的声调一般都很丰富,是旋律型声调语言的代表语系。这里提到“音乐性”,已带有艺术味道了。对联本身是艺术,是抑扬顿挫的音韵声调艺术,是一种实用美化和修饰艺术,因此它还参与到建筑、园林等实用艺术里去,在生活、民俗以及装饰、美化等方面也大有用场这和它的这个特点分不开的。

普通话共约410个音节,并不是每个音节都四声,具备四个声调都有意义的音节,实际只有160多个,其余的音节中只有三个调类,有意义的约130多个,只有两个调类,有意义的约70个左右,只有一个调类,有意义的约40个左右。

2、平上(shsng3声)去入和阴阳。

平、上、去、入是声调的概念,换句话说,平、上、去、入就是声调的内容。

声调是怎么来的?它是自然形成的。汉语的声调,平、上、去、入和阴阳。早在公元五世纪末南北朝时的沈约等人就已经发现了汉语有声调,并且把当时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类,从此奠定了汉语声调分类的基础,为历代所沿用。

就汉语来说,音高的因素起着基本的作用,不仅现代汉语是这样,古代汉语也基本上是这样。声调是汉语的一个鲜明特点,引起对它的重视具有语音研究的历史逻辑意义。四声的名称起于南北朝齐梁时代五世纪至五世纪末至六世纪初。在此以前,汉族人自己并没有察觉到汉语中有四声的区别。这正像现代有些方言区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方言里有多少个声调,有多少个声母和韵母一样不足为奇。史书记载,永明年间有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等记载。此外,梁书沈约传中提到沈约曾编了一部《四声谱》等。由于史书中有这些记载,因此过去有些讲诗律或音韵的书,常说四声是沈约、周瑜等人创造的。这是不对的,因为声调是汉语的特点,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它也是一种客观事实,是每一个说汉语的人。说话时都具有的。因此,不能说汉语声调的特点是某一个人或某些人主观创造出来的。但是,如果把“创造”这个词改为“发现”,那可能符合事实。这就是说,沈约等人写文章做诗,很讲究声韵,讲究格律,他们必须懂得四声。因此,有可能是他们首先察觉到汉语里有声调存在,而且能把四类声调的属字基本上区别开来,并定名为平、上、去、入四声,然后写成《四声谱》一类的韵书,这是完全可能的。虽然沈约的《四声谱》已经失传,我们不了解它的真实面貌。

平、上、去、入,每一类的具体的音高,现在还不清楚,也就是说我们只知其是调类,而不知其调值。调值是指各种语言实际读音的高低升降的形式。调类则是指某一种语言或某一种方言里的字调归类的情况,即按照实际读音分类归纳的结果。

汉语的调类和声母的清浊有密切的关系。传统音韵学把声母分为四类,就是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由清声母形成的调类传统称为“阴调”,由浊声母形成的调类传统称为“阳调”。这样,“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就可以根据声母的清浊进一步分为八类: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之所以讲“阴”“阳”,因为它牵扯到声调演变,例如“入声”分化归类到新声韵等问题。

3、新四声和入声问题。

上面已谈到古声韵有四个声调,其中有“入声”,之所以说它成了“问题”,是因为它的存在发生了变化,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声韵问题。

入声在各方言中的分合和归属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古今入声演变的不同发展阶段。古代入声读音短促,有-p-t-k三种不同塞音韵尾。

大家都知道,1958年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也有四种声调,根据古今声调的历史关系,分别叫阴平、阳平、上声(上,读作shang,第三声)、去声。现在也叫做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这里已没有“入声”这个声调。(见过一本民国时出版的字典,就注明民国没有入声)。

汉语大部分方言都有入声调类。没有入声的方言主要集中在北方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内部也有一些地区有入声,如江淮一带方言和山西一带方言。但是就大部分地区看,入声都已经消失。有没有入声,可以说是北方方言和其他方言语音上的最明显的差别。

经过统计古时的入声字计773字,占14%;纳入今声二声的231字,占30%;纳入今声三声的46字,占6%;纳入今声四声的391字,占50%。不妨再做一下分析。总体来看,在普通话里,入声的分配以归入去声的最多,占常用入声字总数的一半以上,约有1/3归入阳平声,二者合计占常用入声字总数的5/6以上。剩下的少数字才归入阴平和上声,其中归入上声的最少,常用的还不到20个。东北方言也是入声分配到四声中去,但读成上声的比普通话要多的多。

古代的平、上、去、入四声,跟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声不同。对于古代的四声,我们现在也只知道它分平、上、去、入四种类型。至于每一类的具体的音高,现在还不清楚,也就是说我们只知其是调类,而不知其调值。调值是指各种语言实际读音的高低升降的形式。调类则是指某一种语言或某一种方言里的字调归类的情况,即按照实际读音分类归纳的结果。

比如普通话,用它的声调读音将常用的汉字逐个的分类,可以归纳出高平55调、高升35调,低降后升214调,高降51调,四种调型,数字指调阶,从15。这五种音高就是它的实际调值。常用的汉字用普通话来读,都不会超出这四种类型。

描写声调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五度制标调,把调域分为五度,用一条四等分的竖线代表,共五个点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音高,以此画出“调值”图,表示出平、升、降、升降、降升、升降生、降升降等种种不同形式。至于古代四声的调值,老实说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过去也有人做过解释,留下一些资料,但都比较模糊。比方明代有个叫真空的和尚,曾作《御钥匙歌诀》,描写过平上去入四声的调值: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别哀远道,入声急促急收藏。试想,古代既没有语音实验仪器,又没有音标符号,人们当然无法把音值记录下来,所以后来的人对真空的描绘都感到不满意。明末原子讓在他的《字学元元》中就予以批评,认为真空的解释不可靠。他怕别人不懂,又进一步引用别人的比喻说,平声似钟,上声似鼓,去声似磬,入声似柷,其理近是。拿不同的打击乐器的声音来比喻四声的调值,更令人莫名其妙。直到“五四”运动以后,刘复先生从法国,赵元任先生从德国,学了现代语音学回来,分别写了四声实验录和中国语言字调的实验研究法,才对汉语声调的调值做了科学的描写。接着,罗长培先生做了一些实验,他们还研究确定且采用五度标调法。

4、入声的演变。

   明代古音学家陈第著《毛诗古音考》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的正确观点。语音的变化也是很有规律的,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汉语的阴、阳、入三种韵尾可以互相转化,这是汉语语音演变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也显示出汉语语音系统的特点。现代普通话里没有入声韵,原来的入声韵字现在都念阴声韵了。这就是说入声韵已转化成阴声韵。同样,在汉语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入声韵也可以转变成阳声韵,阳声韵也有变为入声韵的,不过这种现象少一些。这种阴、阳、入三类韵尾互相转化的现象,在音韵学上就叫做阴阳对转。之所以不叫阴阳入对转,就是因为古人把入声字入声韵,归入阴声韵里了。当然,这种变化是有条件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互相对转的,条件就是主要元音相同。

入派四声有个过程,在《中原音韵》时期,只是入派三声(阳平、上声和去声),而且有很强的规律性,即:全浊声母变阳平,次浊声母变去声,清声母变上声。

北宋真宗大宗祥符元年,重修切(读音qie第四声)韵唐韵,并定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广韵》是一部韵书。韵书是按韵来编排的工具书。韵是要区别声调的,不同声调就不同韵。所以广韵的体例首先是按四声分卷,即以四声为纲,平、上、去、入各一卷,平声两卷,共分为五卷。广韵的性质,向来研究音韵学的人大都把切韵系韵书看作是中国汉语语音系统的代表。切韵的性质就是以当时洛阳音做基础,同时又吸收了南北方音的一些特点。广韵是汉语语言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著作。从广韵到现代,普通话韵尾的变化,最突出的是收-P -t-k尾的一大类入声韵消失了。这些变化大约在14世纪就已经完成了。在历史上,可能还经过一个收喉塞音韵尾的阶段。由此可见,韵尾的转化和消失,也是使韵母系统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广韵的206韵是按四声分卷,以四声为纲的,所以我们知道广韵音系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5广韵四声是怎样转变为现代普通话的四声的。

若从自古到今的角度看,古代的平声字在今天普通话里面念成阴平和阳平。古代的平声字在今天普通话里面全都念成去声,古代的入声字在现代普通话里面,有的念阴平,有的念阳平,也有的念上声,也有的念去声。

再从今到古来看,现代普通话的阴平,来自古代的平声和入声,现在普通话的阳平来自古代的平声和入声,现代普通话的上声,来自古代的上声和入声,现在普通话的去声来自古代的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这十二个字概括了《广韵》的四声到现代普通话声调演变的情况。

我们可以从音韵学的角度利用现代普通话去推断古代的入声字。例如,声母是不送气的塞音和塞插音而读阳平的字,绝大多数来自古代入声。我们知道,普通话里的阳平字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古平声,一是来自古入声。有古代的平声来的阳平字,如果韵母是浊的塞音塞擦音,一般都读送气,清音不送气的,只能来自仄声,而仄声中。上声和去声极少读平声的,所以只能来自入声。掌握这条规律,则可以推断的约1/5的常用入声字,只有个别例外。再如,一些开韵尾(包括元音韵尾和没有韵尾)的有文白两读而又没有意义上区别的,往往是入声字。如“色”字,既念(文),又念(白)。还有“泽、择、角、脚、血、麦、脉、剥、削、簿、册、落、六、没”等字,一般都有文白两读,属于这一类。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中一种特有的现象,一些汉字在方言中有两种读音。一种是读书识字所使用的语音,称为文读,即读书音,另一种是平时说话时所使用的语音,称为白读,即口语音。普通话有少量如上述文白两读字,其中有的有平仄不同声调分别。

以上是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来推断古代的入声字的。掌握这些规律,常用入声字多数可以推断出来。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排除一批非入声字,肯定他们不是入声字,可以缩小辨别入声字的范围,比如阳声韵母肯定不是入生字。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形声字的声符来类推,如合作的“合”,广韵是收[-p]的入声字,那么凡从“合”声的“盒、达、鸽、塔“等字,也都是入声。又如“出”,广韵是收[-t]的入声字,那么凡从“出”声的,如“拙、茁、诎、倔、崛、掘”等字也都是入声。现在入声字法较多,还可上网查找。

6、平水韵怎么来的。

    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有个叫江北平水刘渊的,编了一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个韵,除依《集韵》简本《礼部韵略》所定“独用”、“同用”例合并外,又并二韵,所以比108韵又少了一个。元明以后,都以此书的作者刘渊自称江北平水,故此一直被叫《平水韵》。但是江北平水在何处,无可考证,也不知刘渊其人的身世,而且此书亦未流传下来。

据清人钱大昕和近人王国维的考证,在刘渊书问世之前,金人王文郁已编成《平水新刊韵略》一书。书前有许古序,署“正大六年已丑季夏”,“正大”是宋哀宗的年号,正大六年相当于宋理宗绍定二年,即公元1229年,比刘渊书早出23年。是书分106韵,即又讲二韵并回。后来流行的平水韵,就是这106韵。

由于格律诗的传统影响,“平水韵”不仅在元、明以来的文学界,而且在整个知识界,可以说影响都是很大的。到现在做律诗一般也还是讲究根据平水韵来选字用韵,讲四声平仄也讲究遵守“平水韵”,否则就会被一些人认为不合格律。

我们并不赞同现代人作诗必须恪守平水韵的规定,最合理的要求是要通过努力发展出一种符合时代声韵,又得到大家赞许的新的格律来。我们现在学习平水韵,研究平水韵,主要是为了分析欣赏古代诗歌,同时还可以利用它去掌握古代的工具书。如《佩文韵府》、《辞通》等都是按平水韵目编排的重要工具书。旧时打电报还用平水韵韵目指代每月各日,如马日事变的马日指521日,马字代日韵目为“马”日。参观过几所对联活动搞得好的学校,发现教、学、作多是平水韵,觉得不大妥当,特别在小学尤其不适当。

平水韵本来就不是完全根据口语编排的,它的106韵是在广韵的206韵基础上规定的,只注意到合,没有注意分,而客观的语音变化则是有分有合。元明以后,平水韵越来越脱离实际。

    诗歌本来发源于民间律诗,由于格律的束缚,越来越脱离口语,宋元以后就基本上只在文人中间流行了。但是,唐宋之间,又从民间发展出一种新的自由的文学体裁,这就是词。元代又产生了曲。词又叫诗余,曲又叫词,可见诗、词、曲之间的密切关系。但宋词的用韵和元曲的用韵都打破了《平水韵》的体系。宋词的用韵不仅不符合广韵系统,而且跟“平水韵”的体系也有很大的距离。清人戈载著有《词林正韵》(成书于道光元年,1821年)就是根据宋代词人的用韵归纳整理出来的。它分词韵为19部,用的是《广韵》的韵目。元曲用韵反映出来的情况又有新的变化。元人周德清根据当时各名家的戏曲用韵编纂成《中原音韵》一书(成书于泰定元年,1324年)。他分19个韵部,每个韵部下又依平声阴、平声阳、上声、去声归字,凡声韵调相同的字,都用圆圈隔开,共收字5876个,约有1622组同音字,一般不加注反切,也无解释文字。

19部不仅与《广韵》音系面貌全非,而且与宋词用韵19部也有很大的差别。它的突出特点有四个,第一个是“只有音声韵部和阳声韵部,没有入声韵部”。《中原音韵》的声调变化也很突出,平声分阴阳,入声派入了阳平、上声和去声三声,其规律是全浊变阳平,次浊变去声,清声母则读上声,还没有派到阴平去的。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据研究已经只有25个了。这个声母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全浊声母已经清化了。

总起来看,《中原音韵》音系已经很接近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了。《中原音韵》的产生,是中国音韵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革新,它使中国音韵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可是《中原音韵》问世以来,长时期不为人们所重视,甚至不为承认属于音韵学范围。对传统的小学(经学的一个部分)里没有它的地位,在四库(经、史、子、集)书目中,《中原音韵》被附在“集”部词曲类。直到近代“五四”运动以后,“国语”运动的兴起,《中原音韵》才开始为一些语言文字学家所注意。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上册)就是把《中原音韵》音系作为近代汉语语音的代表——汉语语音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来论述的。

以上所谈主要内容系中古、今古延至近现代的声韵内容,有的内容像双声叠韵、反切等没怎么涉及。所谈的也是找几个与对联格律相关紧密的关节点来介绍一下,往上顾问延伸的较少。

最后,结合现实对联创作情况谈一下“声调”。

对联在声调方面的特点:(1)施行双轨制,就是旧声韵、新声韵并行,作联时任意选用,但一副联作里不混用,规避因入声字等说头致使平仄失调;(2)平仄交替、对立规则,包括句内、句尾,忌三字尾、三平尾,一字逗,长串数字,特殊格式等。作联在声调上易发生的问题,从《对联天地》公众号发表的“楹联同题”上看,包括失替、失对,新旧韵混用;多音字误选用,两读字误选等情况比较多,1217日的“剑门关”同题中列出51副有瑕疵作品,其中14属于声韵方面的。1214日“楹联同题”“冬韵”淘汰作品“一夜严风,长空鸟绝伤离别;千山冷色,静野花飞断梦思”,“评注:思,名词,仄声,出律”。此联用旧声韵。思,新声韵有sisai两个第一声;旧读si(去声),说仄声指此吧。

该篇文章,我是根据几本书(见下“主要参考书目”)做的笔记及旧存资料编写出来的,篇幅过长,感兴趣的联友可以读一读。

主要参考使用书目

《语音学教程》林焘 王理嘉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11月第1

《音韵学教程(第三版)》 唐作藩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月第3

《中国语言学史》 王力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7月第1

《语言学概要》刘玲,黄智贤,陈秀珠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11月第1版。

《现代汉语概论》周国光、练春招、张舸、董祥冬 编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月第1

《古韵概说》李新魁   197912月第1


最近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