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汉语音韵学》笔记整理(2)

 布林涤生 2014-10-08

3,等呼观念的改变

 

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宋元时代韵图那种把字音按声类和韵类发音的不同区别为两呼四等的分析方法,到明代已不再符合语音分析的实际情况。明末,“等”的观念完全被“呼”代替。到清代,就完全用四呼来代替原来的两呼四等了。

 

两呼四等合流为四呼的大概情况是:开口一二等变为开口呼,开口三四等变为齐齿呼,合口一二等变为合口呼,合口三四等变为撮口呼。

 

四、如何利用韵图认识反切

 

韵图的编纂目的,特别是宋元韵图的编纂目的,主要在于展开韵书的语音系统、阐明韵书的反切。

今天查阅字书(如《玉篇》)、韵书(如《广韵》),或者看《经典释文》以及经史诸子的注释,会遇到一些无法由上下字直接切出读音的生僻字。这种情况可借助韵图。

简单说来,反切上字一定跟我们所要知道的读音同一直行,但大多数不同图;反切下字一定跟我们所要知道的读音同图、同一横行。

王力先生称用这种方法查字叫“横推直看”。

在韵图中查字,首先要知道反切下字属于什么韵,这需要一定练习才能记得住。

如果查出的字不认识,可根据同一直行其他声调的字去推。

 

五、等韵门法

 

1,  什么是门法

 

门法是按照反切来查图的方法。也就是古人制定的使用韵图的一些法则和条例。

 

2,  门法的产生

 

早期韵图,如《韵镜》,只有所谓《归字例》,教人怎样查图,怎样根据反切在韵图中找字。

随着韵图大量出现,语音不断发展,利用韵图练音识字渐成风气,韵图的若干问题也暴露出来。

如《七音略》端、知组安排在同一行,精照组也在同一行(《韵镜》亦然),一四等为端精组,二三等为知照组。但《广韵》四江韵里有一小韵,“桩,都江切”,桩是知母字,都是端母字,反切上字和被切字不属于同一个字母韵图对这个韵字没有根据反切上字“都”把它列入一等,而是列在二等的位置。门法就专门解释这个矛盾,称这种情况为“类隔”

 

3,  门法的发展

 

可以认为韵镜的《归字例》是门法之发端,《四声等子》里的《辨音和切字例》和《辨类隔切字例》是门法的进一步发展。《切韵指掌图》前的《检例》也是门法。

门法名称的正式提出是元朝刘鉴的《切韵指南》所附《门法玉钥匙》。刘鉴把门法分成十三门,即“音和、类隔、窠切、轻重交互、振救、正音凭切、精照互用、寄韵凭切、喻下凭切、日寄凭切、通广、局狭、内外”。

十三门法到明代又有了发展,明代僧人真空为韵图中个别字又创制了一些原则,把十三门法发展为二十门法。但真空所补的只是个别字的例外现象,其重要性不及刘鉴的十三门法。

 

 

 

第四章 古音学

 

 

 

一、古音学的萌生

 

 

1,  协韵说批判

 

 

2,  《韵补》之功过

 

早在宋代,人们就开始探索古音的奥秘。《韵补》一书就是早期古音研究的代表作。

 

《韵补》,宋朝人吴棫(音玉)所作,吴字才老,宣和六年进士。

《韵补》以《广韵》为基础,凡《广韵》某韵字在古书有和别韵的字押韵的,就在那个韵的韵目下注出:

古通某、古转声通某、古通某或转入某。

照各韵所注,《广韵》平声各韵可并为九类。

一般认为,吴氏把古韵分为九部

即:东部、之部、鱼部、真部、先部、萧部、歌部、阳部、尤部。

 

《韵补》为后人所不满意的地方是它取材过于冗繁。该书每韵中韵字的排比整理也不精细,为刊正书中错误,清初顾炎武写了《韵补正》一书。

 不过,在古音学研究的道路上,吴氏毕竟是开路先锋,其筚路蓝缕之功不可埋没。

 

宋代又有郑庠《古音辨》一书,今不传。

据清代夏炘(音欣,火焰炽盛的样子)《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载,郑氏分古韵为六部,段玉裁说:“其说合于汉魏及唐之杜甫、韩愈所用,而于周秦未能合也”。江有诰说:“郑氏作《古音辨》,始分六部。虽分部至少,而仍有出韵。盖专就唐韵求其合,不能析唐韵求其分,宜无当也。”由此看来,郑吴书大概大同而小异。

 

二、顾炎武的古音研究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1613-1682),昆山人,明末清初经学大师。一生成就很多。音韵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介绍其《音学五书》。

 

1,《音学五书》简介

 

《音学五书》包括《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它是清代研究古音的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著作。

 

《音论》是综述韵学源流、泛论古音的,三卷分十五篇。(P57)

《诗本音》是顾氏认为《音学五书》中最重要的一部。他以毛诗为主,其他经书为旁证,考订毛诗音韵。

《易音》专讲《易经》的韵。

《唐韵正》表面上是“辨沈氏分部之误而一一以古音定之”,也就是说拿古音订正唐韵,其实只是把本该写在《诗本音》里的证据拿出来另外编成一部书。我们可以把《唐韵正》看成《诗本音》的注解。

《古音表》在前述诸书基础上(审核《诗经》一千九百余韵字的读音,拿它们与《广韵》比勘,分别同异),定古音为十部。

 

顾氏自述,“予编纂此书几三十年,所过山川亭鄣无日不以自随。凡五易稿而手书者三矣。”足见此书为殚精竭虑之作。

 

 

2,顾炎武研究古音的材料和方法

 

甲、材料方面

顾氏研究古音,取材甚广。《唐韵正》罗列材料之丰富,令人惊叹。他以《诗经》为主体,虽然也用两汉以后的用韵来说明字音,但能在必要处指出汉以后声音的流变,用发展的、历史的观念来统帅、驾驭材料。

 

乙、方法方面

顾炎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客观归纳的方法,即把《诗经》中相押的韵脚字归为一类。

他全面审核《诗经》1900余韵脚字,归纳出十个韵部。

对这十个韵部,他虽借《广韵》韵目的名称作为统摄,但并不为其所限,而是根据诗文的实际用韵和文字的谐声偏旁去离析《广韵》,把《广韵》中的一韵的字分隶于古韵的两部。

如《广韵》支韵字一半入脂之部,一半入歌戈部。

离析《广韵》是顾氏古音研究方法上的进步。

 

顾炎武归纳出古音十部。为东部、阳部、耕部、蒸部、支部、鱼部、歌部、真部、萧部、侵部。

 

 

3,顾炎武的古音十部

 

顾炎武古音韵部借《广韵》韵目作为统摄,从名称上即可看出他的古音系统与《广韵》的对应关系:(P60)

 

顾氏的十部,两点是有见地的:

第一,某些字在后代韵书中虽属同一韵,可是在先秦韵语中却各有自己的押韵范围,互不相涉,那么就让它们分入两个或更多的韵部。这也就是离析《广韵》。

第二,《广韵》的入声都是配阳声韵的,但古韵语中,入声字常与阴声字相押,谐声关系也是阴入密切,所以除“侵”部有入声外,其余的阳声韵都没有入声相配,入声同阴声韵相配。

这两个特都是顾炎武就古韵言古韵,不为后代韵书羁绊的表现,它们为后人继续研究古音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三、清代古音学研究概观

 

1,江永

 

江永,字慎修,安徽江湾人,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一生居于乡里授徒,读书好深思,长于比勘,精于三礼、钟律和声韵,著述极富。其弟子戴震评价说:“盖先生之学,自汉经师康成后,罕其俦匹。”

他在音韵学方面的书,有《音学辨微》、《四声切韵表》、《古韵标准》。

前两种是讲解等韵和分析《广韵》的,《古韵标准》是考证古韵分部的。

 

自宋代起,言古韵的人多不区分时代,把《诗经》、《楚辞》和汉魏六朝以及唐宋等不同时代的韵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江永觉得要确定一个标准,他说:“三百篇者,古音之丛,亦百世用韵之准。……以诗为主,经传骚子为证,诗未用而古今韵异者,采它书附益之。标准既定,由是可考古人韵语。”

标准定了,才能比较,才能明原委,这是《古韵标准》命名的原由。

 

顾炎武《音学五书》大体也以《诗经》音为古韵标准。江永评价说:“顾氏《诗本音》改正旧叶之误颇多,亦有求之太过,反生葛藤。……今随韵辨证亦不能尽辨也。……音变源流及诗外之字,亦多采顾说。”又说:“《古音表》分十部,离合处尚有未精,其分配入声多未当。”

江永对顾炎武的学说有继承,也有修正。

 

江永分古韵为十三部(平上去均十三部,入声八部)。(P62)

 

江永研究古韵特别注意审音,他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注重审音是他古韵研究的一个特点。

 

2,段玉裁 

 

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还有一些别的字、号)江苏金坛人。生于雍正十三年(1735),卒于嘉庆二十年(1815)。他是乾隆举人,曾在贵州、四川等地任知县。29师从戴震。

他独抒心得,区分《诗经》和群经韵字,写成《诗经韵谱》和《群经韵谱》,分古韵十七部

《六书音均表》是他四十二岁时就前两书内容再加订补而成。

 

《六书音均表》共分五表: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古十七部谐声表;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诗经韵分十七部表;群经韵分十七部表。

 

1)《今韵古分十七部表》是综述段氏古韵分部结论的。

这里今韵指《广韵》,意思是《广韵》206韵古时只分十七部。

他的十七部排列次序打破了《广韵》“始东终凡”的传统次序,而是按彼此音值的远近来排列。他认为这样,学者就“可以观古音分合之理,可以求今韵转移不同之故”。

段氏分部的特点有三:

(1)支、脂、之分部。

(2)真文分部。

(3)矦(hóu 古同“侯”)部独立。

 

2)《古十七部谐声表》是段在古音研究材料方面开拓的一个新领域。

顾炎武研究古音已经注意到从文字的谐声上观察字的归类。

江永极为称赞顾氏的这一做法。

段玉裁通过对先秦文字的通盘考察,发现如果依据谐声偏旁把古代文字归类,其结果同《诗经》韵语的类别大致相同。

这项发现增加了古韵分部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以谐声字为纲,一大批不见于古书韵脚的字也可进行归类了。

 

3)《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是按“音近”的原则把十七部分为六类。

这六类是按古韵语中的关系(即通押)来定的,同类为近,异类为远。

在这个表中,他提出古音“异平同入”,即不同的平声韵部(两个或者三个平声韵部)可以同配一个入声韵部。

 

4)《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全面考察毛诗用韵情况,是《今韵古分十七部表》的主要材料。

 

5)《群经韵分十七部表》以群经为《今韵古分十七部表》的参考材料。

 

 

古韵分部至段玉裁已经非常精细。

 

3,戴震

 

戴震,字东原(另字“慎修”,避师讳改),安徽休宁人,生于雍正元年(1724),卒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清代著名汉学家和哲学家。

 

1776年,他给在四川任职的学生段玉裁写了封著名的长信《答段若膺论韵书》。此信评论了段《六书音均表》的得失,对古韵研究提出了一些根本观点,同时把自己1773年所分的古韵七类二十部,改为九类十五部

 

按戴震的绝笔《声类表》可以得到他的九类二十五部与《广韵》韵目对照表。(P66)

 

戴震明确承认上古有入声,入声有不同于阴声的收音(韵尾),应从阴声韵中分析、独立出来。

自他九类二十五部提出后,古韵各部间关系才清楚明白起来。

 

4,钱大昕

 

钱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人,生于雍正四年(1727),卒于嘉庆九年(1804),乾隆十九年进士。在文字、音韵、训诂、天算、地理、金石、氏族等方面无不洽晓,被当时推为通儒。

音韵学方面无专著,他的《十驾斋养新录》卷五与《潜研堂文集》卷十五都是讨论音韵的。

 

古声纽的研究是从钱大昕开始的。

 

钱氏确认声母在语音发展中有变化,主要是从下列四个方面材料中分析、研究出来的:

1)异文或声训

2)谐声偏旁

3)类隔:他认为古人制反切,皆取音和;后儒不识古音,才谓之类隔。

4)对音:即用汉字对译其他语言中的某个词的读音。

“梵书传入中国,翻译多在东晋时,音犹近古,沙门守其旧音不改,所谓礼失求诸于野也。”

 

从上述四类材料的分析,钱氏得出四点:

1)古无轻唇音;

2)古无舌上音;

3)古人多舌音;

4)古影喻晓匣双声。

这四点都很有道理,一二点几乎已成定论。

确实是古代轻重唇不分,舌头舌上音不分。

他认为照穿床等母的字古代也多读作舌音,这从谐声系统中也能找到许多证据。

 

 

5,孔广森

 

孔广森,字众仲(还有一些别的字、号),山东曲阜人,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卒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得年仅三十四岁。但他著述甚多,尤长《春秋》公羊学和礼学。音韵方面的著作是《诗声类》。

 

《诗声类》共分十二卷,是就《诗经》押韵用字分别类聚,分古韵十八部。即:

阳声  元部、耕部、真部、阳部、东部、冬部、侵部、蒸部、谈部;

阴声  歌部、支部、脂部、鱼部、侯部、幽部、宵部、之部、合部。

 

孔广森古韵分部的主要贡献是:

1)东冬分部

他认为,冬类字“古音与东钟大殊,而与侵声最近,与蒸声稍远。……盖东为侯之阳声,冬为幽之阳声”。

2)阴阳对转

这是孔研究古音学最精彩的地方。

戴震《转语十二章》、《答段若膺论韵书》里已开对转之先河。

孔广森则明确指出:“此九部者各以阴阳相配而可以对转”。

“转”实际上是指有规律的语音变化。

阴阳对转,是说在语音系统中,阴声韵或阳声韵的一些字可以向与之对应的阳声韵或阴声韵转化,条件是它们的主要元音相同。

 

孔广森的阴阳对转理论,使人知道了在古音系统中,同类的韵部主要元音相同,这在古韵的分析和古音的构拟上都有重要意义。

 

由于受方言的局限,孔氏不承认上古有入声。这是他的缺陷。

 

6,王念孙、江有诰

 

王念孙,字怀祖,江苏高邮人,生于乾隆九年(1744),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乾隆进士,是一位学养深厚、治学专精的音韵训诂学家。

所撰《广雅疏正》,搜集汉魏以前古训,详加考证,以形、音、义互相推求;

又撰《读书杂志》,校正文字,阐明古义,多所创见。

其音韵学方面的著作是《古韵谱》,分古韵为二十一部

 

 

江有诰,字晋三,安徽歙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咸丰元年(1851)。撰有《音学十书》,分古韵为二十一部

 

江王二人均是在段玉裁的基础上进行古韵分部的。他们两人只有两部不同:江不用王氏的至部(质部)独立说,而采用孔氏冬部独立说。

 

安徽当涂人夏炘 (xīn,火焰炽盛的样子)是江有诰的朋友,他于1833年著《诗古韵表二十二部集说》二卷,其中上卷卷首叙述撰作之由,可以视作对清代古音研究的总结。定古韵为二十二部

 

四、上古韵部系统

 

1,章炳麟、黄侃的古韵分部

 

章黄二位是清代古音学研究的结束者,更是近代古音学研究的开拓者。

 

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学术上是一代宗师,哲学、文学、历史学、语言学诸方面皆有建树。在汉语语言学发展史中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对古韵看法原同夏炘,后观察到脂部去入两声的字《诗经》中不与平上相押。于是将原来脂部去入两声字独立为“队”部。分古韵二十三部

另有《成均图》阐发阴阳对转、旁转的学说,与古韵分部的理论关系不大,只是表明某部与某部相近而已。

 

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在音韵学界颇有影响。分古韵二十八部

 

王力认为,钱玄同说黄侃二十八部“大体与章说相同,惟分出入声五部(锡铎屋沃德)为异”确当。

创造性在于五个入声韵部从五个阴声韵部里分出。

 

2,王力的古韵分部

 

王力分《诗经》韵为二十九部,战国时代为三十部。(P74)

 

王力在《汉语音韵史》里说“这三十部比黄侃多了两部”,即分开了沃觉、脂微。脂微分立是王力的发现。

 

戴震以前的古韵分部,入声都没有独立,韵部只有阴声韵和阳声韵两大类,王力称为考古派

从戴震以后,许多古韵学家都把古韵部分成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大类,王力称为审音派

 

五、上古声类研究

 

一般人总是认为从韵语中很难得到声类的信息。

谐声字按理说可以告诉我们声母方面的情况,因为谐声字的读音在造字之始与声符应该相同或相近。

但谐声字是一个纷繁的系统,许多例子让人困惑。如“格、洛”声母不同。

高本汉据此提出上古汉语有复辅音声母,林语堂等人首肯,但唐兰、王力等人不赞成。

 

在此只介绍一下传统音韵学关于上古音声母的一些看法。

 

1,关于上古音声母的几个主要看法

 

1)古无轻唇音;

2)古无舌上音;(钱大昕)

3)娘日二纽归泥说;(章太炎)

4)喻三归匣;

5)喻四归定。(曾运乾)

 

2,上古声纽系统

 

各家意见差别很大。

较有影响的是黄侃根据钱大昕、邹汉勋、陈澧、章太炎等人的研究成果,又经过自己从各方面验证得出来的。

其古本声十九纽:(P76)

 

钱玄同拟十四纽;

王力《古代汉语》28《汉语史》32《同源字典》33。

 

六、上古音的声调

 

依王力看法,这个问题可从三方面分析:

1)古代是否有声调

2)古代的调类是否为四个

3)古代的调值与现代是否相同

 

传统看法认为古代大约是有声调存在的,目前有学者提出上古可能没有声调,认为声调是汉语音节的辅音韵尾脱落后形成的。

 

古代的调类问题众说纷纭。如顾炎武“四声一贯”说,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黄侃提出古声调只有平入两类。更多的认为上古有声调存在的学者都认为上古声调也是四类。

 

调值问题最难回答。中古的调值有若干描写尚不能确定,上古更难确定。

从方言材料中可以构拟出古代声韵系统,要运用历史比较法构拟出上古调值,还需继续努力。

 

第五章  北音学

 

研究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代表的近代北方语音。二十世纪形成。

 

一、《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

 

《广韵》以后韵书的发展,大致朝着两个方向:

一路沿着旧韵书的格局,在《广韵》206韵基础上进行一些合并;这些合并只是适当照顾语音实际,并非根据活语言编纂。如《五音集韵》、《平水韵》等。可算作正统韵书的改革派。

另一路则根据活的语言,打破传统的格局,按照实际语音分部列字。如《中原音韵》、《韵略易通》、《五方元音》等等。是具有革命意义的韵书。

 

1,《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是元代周德清为北曲的创作和演唱而作的一部曲韵著作。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江西高安人,生于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卒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

《中原音韵》初稿完成于元泰定元年(1324),刊行于元至正元年。

全书由《韵谱》和《正语作词起例》两部分组成。

《韵谱》是韵书部分,《正语作词起例》包括对《韵谱》的说明以及北曲作法等内容。

 

《中原音韵》的特点:

1)全书分十九韵部,四声不分立,韵目都用两个字标出。

⑴东钟 ⑵江阳 ⑶支思 ⑷齐微 ⑸鱼模 ⑹皆来 ⑺真文 ⑻寒山 ⑼桓欢 ⑽先天 ⑾萧豪 ⑿歌戈⒀家麻 ⒁车遮 ⒂庚青 ⒃尤侯 ⒄侵寻 ⒅监咸 ⒆廉纤

2)平声分阴阳,入声分别平、上、去声。声调系统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中原音韵》的声类作者未明白标出。

在每一韵部里,先按声调分类,同韵同调的字,再按声母不同分为不同的同音字组,每组同音字用易识字为头。

 

《中原音韵》虽为北曲创作演唱审音辨字而作,但由于其审音观念没有传统音韵学中那些脱离实际的东西,所以实际上记录了当时的中原之音,成为现代汉语语音共时研究的主要依据。

 

2,《韵略易通》

 

《韵略易通》成书于明正统七年(1442),比《中原音韵》晚一百多年。

作者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别号和光道人,云南嵩明人。

 

《韵略易通》分二十韵部,将《中原音韵》“鱼模”部分为“居鱼”和“呼模”两部,多一部。

其余十八韵部韵目名称也略有不同。

 

《韵略易通》的阳声韵配有入声,不像《中原音韵》入声韵全部归派到阴声韵里去了。

其中的原因有两种可能:

1)反映语音实际

2)受传统韵书影响

 

它的声调,许多书上都说它平声不分阴阳,而且恢复入声。

平分阴阳是近代汉语的普遍特征,实际上《韵略易通》也反映出来了。它只是没有用阴阳的名称,把二类用O分开。

其入声性质不详。

 

声类方面,它明确划出二十声类,并用《早梅诗》来概括,每个字代表一个声母。

原诗如下: 东风破早梅 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 春从天上来 

(注:分别代表d f p z m h n ? zh k b s“υ”rg ch c t sh l。这里?表示零声母即以元音开头的字。)

 

《韵略易通》每韵中,各声母下按韵母的不同分声调列字。虽没有“呼”的名称,但已有“呼”的内容。

 

兰茂本的《韵略易通》很难见到,容易看到的是《云南丛书》中收录的《韵略易通》。

它经过僧人本悟改编,收字增多,语音系统一致,但多了一项内容,即在一部分韵后批注“重某韵”字样,曲折反映出本悟时代的语音特点。

这些特点主要是:入声消失;齐微韵部中舌尖元音已经出现;见字组开始颚化。

 

3,《五方元音》

 

清樊腾凤撰,成书于清顺治十一年至康熙三年间(1654-1664),作者是直隶唐山(今河北隆尧)人。

分韵十二部,声母分二十类,实际只有十九个声母,记录的语音系统非常简单。

 

旧说《五方元音》在《韵略易通》基础上分合删补而成,误。

赵荫棠先生认为它受乔中和《元韵谱》的影响。

如果说的比较全面一些,应该说它的音系框架脱胎于《元韵谱》,所收韵字则是从《韵略易通》中撷取的;从音系角度说,它和《元韵谱》关系更近。

 

刻本多,常见的是年希尧、赵培梓的增订本或改定本。

 

二、《中原音韵》研究概况

 

关于《中原音韵》的研究历来是从戏曲史和语言史两方面进行的。

 

语言史方面的研究,本世纪以前,主要表现为它对后世韵书编纂的影响。

一系列韵书都继承了它的体制和精神。

 

二十世纪初,我国语言学研究吸收了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迅速向现代语言学发展,对于近代汉语语音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

钱玄同把古今语音演变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元明时期属第五期。

1932年,罗常培发表论文《中原音韵声类考》,采用归纳法考订出《中原音韵》二十声类,为《中原音韵》研究奠定了基础。

1936年,赵荫棠著《中原音韵研究》,对《中原音韵》一系韵书进行历史的考证,给《中原音韵》的每一小韵构拟出音值。

1946年,陆志韦发表《释中原音韵》,利用八思巴字

 

注释:八思巴文是元朝忽必烈时期由“国师”八思巴创制的蒙古新字,世称“八思巴蒙古新字”。后来,藏族借用八思巴蒙文形式拼写藏文,遂产生了八思巴藏文。八思巴文是古代的“国际音标”和“世界语”,它的创制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蒙古社会的文明进程。

 

考订其声类和韵类,提出中原音韵音非今天国语祖语,有入声。

1949年后,国内外对《中原音韵》的研究有了深入发展。

 

三、《中原音韵》音系

 

1,对《中原音韵》音系基础的不同看法:

 

杨耐思先生认为代表当时十三四世纪的北方话语音系统;王力、罗常培也持此观点。

这一观点无大错,但太笼统。

 

宁继福先生认为该书成于大都论争中,记录的是大都话;赵遐秋、曾庆瑞也持此观点。

这一观点有人不同意,主要是周德清是否到过大都,是否掌握大都话尚待考证。

 

李新魁先生认为记录的是当时以洛阳音为主体(即基础方言点)的河南音。

 

上述观点仍然鼎立。

 

2,《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统

 

由于该书已有比较明确的分类,学者们分歧不大。

杨耐思、宁继福先生都认为是46个韵母;李新魁先生则认为是47个韵母。

 

确定19个韵部中的韵母,主要方法是比较各韵部中的小韵。

不同的小韵必然不同音,每部任取两小韵,不外乎三种情况:

1)声母相同,韵母不同;

2)声母不同,韵母相同;

3)声母韵母都不同。

分析各韵部中声母相同的小韵,归纳成不同的类别,再根据其他材料推求出当时可能的读音。

 

《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统和现代北方话韵母系统(以北京音为代表)十分接近,主要差异是它还完整的保留着唇鼻音韵尾,侵寻、监咸、廉纤三部都带双唇鼻音韵尾。

鼻音韵尾[-m]、[-n]的合并在汉语各方言里是不一致的。

[-m]尾音节变成[-n]尾音节在北方话中最后的完成不晚于明末。

 

3,《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

 

各家意见从略,分别为20类,24类,21母,25母。

 

同中古声母相比,最突出的是全浊声母的消失;同普通话相比,多出两个声母,少舌面音三个声母。

 

4,《中原音韵》的声调问题

 

就周德清的书来说,入声派入三声,我们就认为入声作为一个独立的韵类和调类已经消失。

故其声调为:平声阴、平声阳、上声、去声四类。

 

从中古到《中原音韵》声调的变化情况可用“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三句话概括。

平分阴阳是说中古平声字,按照声母清浊不同,分化为平声阴、平声阳两类。这一变化在唐代已初见端倪,到《中原音韵》已完成。

浊上变去也发生较早,唐末许多方言已有这种现象,敦煌俗文学抄本有大量浊上字同去声字互为别字。南宋已遍及全国各地方言。

入派三声的性质问题学界说法不一。

杨耐思:入声和平上去黑白分明,但具备了分化的物质基础,保留了一个独立调位。

宁继福:同平上去无别。

李新魁:还有入声,只是为“广其押韵”而继承宋代“以入代平”的格律而分的。

 

书后附录《广韵》反切上、下字表各一;音韵学文选35篇;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