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归六黄汤治验举隅

 桂林吴氏老中医 2020-09-14

桂林吴氏老中医(vka900)导言:此方原治阴虚火旺之盗汗,陈修圆认为,此方之妙全在苦寒,寒能胜热,而苦复能坚之,又加黄芪一味,领苦寒达表,以防伤中。

当归六黄汤治验举隅

作者/李并

一、不寐

徐某,女,47岁,近一年来经常失眠多梦,睡后辗转反侧,2~3小时不得入眠,伴头痛盗汗、烦躁不安、口苦咽干,纳尚可,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中医辨证:阴虚火旺。治以养阴清热安神。当归六黄汤加味:当归10g,生地15g,熟地15g,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黄芪30g,炒枣仁15g,夜交藤15g,火麻仁10g,7剂。药后患者每晚睡后约半小时即能入眠,头痛减轻,大便不干易解。守上方再服7剂,患者能安然入睡诸症好转。

按:该患者正处于更年期,由气血、阴阳失调而导致阴虚火旺,心神为热所扰。用当归、生熟地、黄芪育阴养血益气,黄芩、黄连、黄柏清热降火,佐枣仁、麻仁、夜交藤养血安神。从而起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作用。

二、心悸

马某,女,30岁,产后2年,自分娩后常感心悸气短,腰酸乏力,咽痛口干,五心烦热,夜眠多梦,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细数。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中医辨证:气阴两虚,虚火扰动心神。治以滋阴清热、益气养心。当归六黄汤加味:当归10g,生地15g,熟地20g,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生芪30g,莲心10g,生龙齿15g,女贞子15g,7剂。此方患者连服20剂,心悸消失,心率恢复正常,余症好转,改服天王补心丹巩固疗效。

按:该患者产后失于调养致使气血两虚,肝肾阴亏,心失所养,因而出现心悸气短,腰酸乏力;阴虚生内热,虚火耗津,上扰心神则咽痛口干,五心烦热,夜寐不安。当归、黄芪为治疗气虚血弱之有效方剂;二地合女贞子滋补肝肾阴精而凉血;三黄、莲心清热佐龙齿重镇潜阳安神,诸药相辅相成,使气血双补,肝肾滋养有源,阴升阳潜而心神自安。

三、口疮

巩某,男51岁,自去年感冒高烧后,口疮反复发作近日加重,口腔粘膜及舌左侧有多处溃疡,灼热疼痛,伴口干苦,尿黄便干。舌红苔略黄,脉滑数。辨证:阴虚内热,虚火上炎。治以养阴清热泻火。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10,生地20,熟地15g,黄芩10g,黄连10g,黄柏10g,川军6g,知母10g,通草6g。连服5剂后口疮灼痛减轻大便正常。上方减川军,加生石膏30g、生芪30g,再服5剂溃疡消失,诸症恢复正常。上方减生石膏、通草,加元参10g、砂仁5g、甘草5g,再服10剂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遇患者,口疮未再复发。

按:该患者因感冒高热灼伤阴液,阴虚邪伏,内热熏蒸口腔故口疮反复发作灼热疼痛。用当归、二地滋阴精,辅三黄、川军、知母入阴退热,佐通草引热下行从小便而出。

四、眩晕

高某,女,42岁。近1年经常头晕目眩精神萎靡,加重3天。就诊时主诉头晕耳鸣,恶心欲吐,烦躁易怒。血压20/12kPa,舌边尖红苔白,脉弦数。证属阴虚阳亢,治以滋阴平肝潜阳。当归六黄汤加鳖甲15g,龟板15g,钩藤15g,天麻10g,5剂后,诸症好转。血压16/10.7kPa,再服5剂诸症消失。

按:该患者阴虚于下不能涵木潜阳,阳化风动上冒巅顶故眩晕耳鸣。用当归、二地加鳖甲、龟板滋阴平肝潜阳,以固根本,三黄佐天麻、钩藤清肝熄风。标本兼顾使偏亢之阳气复为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