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不少父母对子女很好,子女长大却不孝?父母犯了个逻辑错误

 说历史的女人 2020-09-14

(说历史的女人——第1435期)

  孝道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我们的立国之本。然而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子女都能善待父母老人,甚至自古以来都存在虐待老人的不孝子孙。尤其令人困惑的是,有些父母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孝子,即当自己老了的时候,希望子女能孝敬、善待自己,因而对儿女十分关爱,为孩子的成长付出极大的心血;有家庭条件差的,甚至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儿女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结果孩子长大了,或者成家之后 ,“娶了媳妇忘了娘”,对父母一点也不孝顺,甚至极为嫌弃。这令父母十分伤感而且不解: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却养了个白眼狼!苍天啊,这是为何?

  这的确是个很奇怪的问题。笔者在“说历史的女人”第1431期曾写过一篇关于孝道的文章,文中的老人因儿子不孝,临终前宁愿把大量的现金装在身上,让火葬场烧掉,也不给儿子留。此文后面有一条很具有代表性的留言是:“我只觉得,父母对孩子好,孩子自然会对父母好。”此留言获得100多个点赞,证明许多人都赞同这个观点。

  然而,果真如此吗?毫无疑问,此条留言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真的父母对孩子好,孩子长大也对父母好,那么不孝之子即便不绝迹,也所剩无几了。因为“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父母的几乎没有不对子女不好的,然而不孝儿却多的是。却是为何?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父母们犯了一个逻辑错误。

  正如那条留言里所说,如果父母对孩子好,孩子自然也会对父母好。父母们犯的正是这个逻辑错误。

  

  笔者在那篇文章里就举了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即经典戏剧《墙头记》里的张木匠,他妻子死得早,自己又当爹又当妈,辛辛苦苦把儿子大乖、二乖养大——其实从两个儿子的名字就可看出,张木匠是多么宠爱自己的儿子,民间把娇生惯养的孩子都叫“乖”。但自己老了却被儿子扔墙上不管。这正否定了那个所谓父母对孩子好,孩子自然孝敬父母的说法。

  不仅事实如此,在理论上,这个逻辑也是不成立的。谁规定了“我对你好,你就会对我好”?如果真这样,就不会有《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也不会有《农夫和蛇》的故事了。所以,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在逻辑上根本推导不出后者也会对前者好。那么父母对孩子再好,也断然得不出儿子将来一定会孝敬父母的结论。

  也许有人会这样认为,养儿为防老,既然我对孩子再好,孩子将来也未必会孝敬我,那么我干脆不对孩子好,或者趁儿子小,直接把他掐死算了,甚至干脆不要孩子算了,多省事啊!

  这也不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抚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你必须要付出。再者说,即便你对孩子好,孩子将来未必孝敬你,但也不能否认孩子将来孝敬你的可能性;而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爱,对子女很不好,子女将来肯定也不会孝敬你,这个逻辑是基本成立的。因此,父母对孩子好是没有错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既然对孩子那么好,那么爱,他们长大了却不孝敬我,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也许是个死结。造成这个死结的还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即经常挂在中国人口头上的一句话: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有舍才有得。

  其实这句话很有问题,甚至有严重逻辑错误。这句话表面上是道出了付出和收获的关系,就是说,我付出了,必然有收获;或者是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其实这句话也不完全错,后半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告诉人想要有收获得先付出。问题是前半句,因为你付出了,未必有收获。

  但整体上看,所谓“舍得”的逻辑关系是错误的。“舍”和“得”其实并不构成因果关系,也不存在条件关系。舍是舍,得是得,其实两者并不相干。就如“东”和“西”一样,尽管大家经常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整天“东西”“东西”地叫着,但其实两者正好相反,南辕北辙。同样,“舍”就是失去,“得”就是得到,二者也是南辕北辙的。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明白为何父母对子女好,而子女不孝敬父母的原因了:父母爱不爱儿女是一回事,儿女孝不孝父母是另一回事。

  本文要讨论的关键点在于,父母要想让子女将来孝敬自己,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

  先举一个例子,这是笔者亲眼见到的。若干年前,我去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其实那个同学跟我的关系一般,我可去可不去。我之所以要去是因为,我家跟他家有一定亲戚关系。我这位同学共有兄弟9个,先不说他们是否孝敬他们的父母,因为我离开故乡已经多年,只提到一点,我去年回老家时,听到一位老乡说,我这位同学的父亲去世时,他们兄弟9人(全部成家立业了)居然不能给他老爹买一口象样的棺材。

  老家有句俗话,一个人一生活得值不值,关键看他死时用的是什么棺材。如果棺材比较好,那他活得就值了;若棺材很不象样,比如木料太差、太薄,就证明他混得比较惨。而这位同学的父亲有9个儿子,死时用得棺材很差,只是普通的很薄的桐木。这很让人们笑话。村里的一位干部见到了,把9兄弟的老大叫来训话,说你们兄弟也太小气了吧,就给你老爹弄个这玩意,丢人不?

  老大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兄弟跟老爹感情不好,嘿嘿!”

  “你娘那个脚!”村干部骂道,“我问你,你们兄弟九个是不是你老爹养大的?没有你老爹,你们从哪蹦出来?”

  最终,老大感觉丢人,于是跟众兄弟商量,给父亲换了一个柏木棺材,尽管木料也比较薄,但好歹糊弄了过去。那么这位儿子众多的父亲为何没有得到儿子们的孝敬呢?

  咱们再接着前面的故事。那天我去参加我那个同学的婚礼,走到他家大门口时,见到一位满脸皱纹、满头白发老太太蹲在家门口。她穿得破破烂烂,像个叫花子,一副痴呆的表情,似乎家里办喜事的热闹跟她无关。我走近时,老太太向我笑了笑。我突然认出了她,她正是我同学的奶奶。

  我心中一凛,孙子娶媳妇,她怎么像个乞丐一样坐在家门口?

  接着我的心境变得很糟。我进了她家门,家里吹吹打打的很热闹,里里外外一番喜庆的样子。很快就开席了。酒肉上桌。大家大吃大喝。我同学的父亲面对满座高朋,当然是容光焕发、喜笑颜开。宴席全摆在院子里,我大眼看了一遍,并未见到同学的奶奶,就是同学父亲的亲妈的影子。

  难道老太太还蹲在家门口吗?我在众人猜拳行令之际,悄悄离开座位,来到他家门口。只见老太太仍可怜兮兮地蹲在门外。她彻底成了这场婚宴的局外人。

  我心中很不是滋味。宴席刚刚开始,可我已经没有任何胃口。我拉拉老太太的手问道:奶奶,你吃饭没有?

  我知道这是废话。但我无话可说。

  “我不饿。你赶紧去吃饭吧,孩子。”老太太亲切地说。

  我很无奈。这个时候我不可能去伸张正义,把老太太拉回家,带到宴席上去。因为那样做,无疑会搅乱一场喜宴,弄坏大家的心情;关键是,会打了老太太的家人,尤其是他儿子的脸。

  最终,我只有离去。其实我跟老太太很熟悉,我小时候,她经常带着她的小孙孙们(包括我那个同学)去我家玩。她对我很好。而我此时却帮不了她。我只有离去。我空着肚子,却没有一点胃口。

  看到这里读者也许就明白了。我那位同学的父母亲对他的祖父母很不好。所以,答案有了:子女对父母孝敬不孝敬,跟父母对他们好不好没有关系;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子女的人性,若人性偏善,则有可能孝敬父母,若偏恶,则无可能;其二是受教育程度,相对文化高的更容易遵守孝道。

  但最关键的是第三条,即取决于他们的父母对上一辈的态度。如果他的父母对他的祖父祖母孝顺,那么他对他的父母也孝顺。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如何做,子女长大了也如何做。

  爱不是相互的,它完全可以是单方面的。你不能为了得到爱而去爱,也不能有“我付出了爱,就会得到爱”的想法。舍和得没有关系,你不能为了“得”而去“舍”,也不能有我“舍”了,就一定会“得”的想法。

  

  同理,父母对子女好不好,并不能决定子女将来对你孝不孝。子女将来对你的态度决定于你现在对你父母的态度。这才是关于孝道的最简单的逻辑。

  

  孝道贵在传承。你如果断了这个传承,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么你对子女再怎么好,即便把儿子当祖宗供着,养儿防老都是一句空话。

  (文/说历史的女人·花无去)

  参考资料:《论语》《二十四孝》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