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散文】廖天元《打架的爱情》

 写乎 2020-09-14

【醉散文】廖天元《打架的爱情》

【作者简介】廖天元,男,南充市嘉陵区乡镇公务员,文学爱好者,常有零星文字发表各级报刊。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一)

2015年仿佛是一个多事之秋。当然,不是说圆木自己。

八月底,一个师范室友投河自杀;十二月中旬,曾经教书的一个同事凌晨跳楼;十二月底,老家一个教师在县城居住的地方一跃而起,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扼腕叹息!但也仅仅是几声叹息。作为外人,除了猜测一下原因,其后也就迅速归为平静。

但风是从老家那个老师跳楼开始吹起。一大晌午,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让圆木给父亲打个电话。母亲声音有些低沉,明显有一丝哭腔!

马上给父亲去电,父亲的手机却一直联系不上。因为手头要处理一件紧要事,圆木暂时把给父亲打电话的事放下。

晚间,对圆木亲如长辈的老师打来电话,特意和他拉了拉家常,然后说,有一件事,明天当面说。老师事业很成功,圆木很敬重。他说话一向简洁有力,如此的变化让圆木很不安。圆木突然想起母亲的叮嘱,马上给父亲去电。电话通了,父亲显得有气无力。圆木说:“爸,身体没啥吧?”父亲停顿了一下,突然哭出声来:“我这个莫出息的,对不起你,你的妹妹,你的妈……”

圆木脑袋有点发懵。在他对父亲有限的了解中,这仿佛还是第一次听到他这样的声音!

原来,父亲把他从牙缝中挤出的九万元,借给了那个跳楼的老师。随着一声巨响,父亲知道,他的钱灰飞烟灭了!                     

(二)

圆木不敢埋怨父亲。母亲更不敢,她让圆木打电话劝慰父亲。

圆木很害怕父亲一时难以面对这血淋淋的现实而想不开。他给父亲说:“爸爸,不管你做过什么,我的生命都是你给予的,永远都是我的父亲。这点钱不算太多,我们做儿女的都不需要,你养老有我们。如果你身体病了,真的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伤害。”

一夜有些失眠,倒不是心疼钱,毕竟现在的生活还能承受。圆木想不明白,什么时候和父亲变得如此陌生?什么时候开始不信任?

圆木的记忆中,多是父亲和母亲的打架和吵闹的情景。所以小时候很怕父亲,很怕回家。父亲虽是小学教师,骂人却看不出老师的痕迹。和母亲打架的时候,出手又快又准,母亲在地上又哭又嚎,圆木在一边急得抓耳饶腮,哇哇大哭。

很多的场景是这样,圆木走在放学的路上,远远就听见他们的吵架声。做支部书记的大爹,一边拉架一边大吼:“你们这样做,娃儿长大后怎么结到婆娘?!哪个瞧得起?!”

圆木的眼前马上就会浮现起学校附近那个老光棍,一副眼屎巴巴可怜兮兮的样子,腿就紧得迈不开步,弓着背抬不起头。

小学六年级有一天,母亲赶场时兴高采烈地剪了长辫子卖了钱,给圆木买回一个锅盔。原以为能给父亲一个惊喜,却遭到父亲极度不满。他们的战争从下午一直延续到晚上,待圆木拉架拉得精疲力尽,倒在床上时,母亲趁人不备喝下了敌敌畏。

母亲命大,最终还是被父亲发现。在他呼天抢地的痛哭声中,母亲最终还是活了过来。但不久,母亲却突发臆想症,又住进县城的医院。

圆木想像县城的厕所又高又陡,母亲不小心掉下去,无力的挥手让圆木救她,一边读着课文一边簌簌泪流。                         

(三)

圆木不知道父亲脾气为什么如此暴躁。父亲在外人面前,一脸堆笑,他去见校长,还没开口,脸就红了。

圆木拼命读书,他只想离开这个家,远离他们的争吵。寒冬腊月,煤油灯把衣服烧了一个窟窿,都不知不觉。那年,圆木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升上初中,又以全乡第一个应届生的身份考上师范。

圆木以为不会想他们,事实上,在县城第一个晚上,圆木因想他们哭得稀里哗啦。圆木怕他们又因琐事争吵,谁来给他们劝和呢?那个只有七八岁的妹妹又会哭着喊着让他们停手吗?

圆木以为母亲会恨父亲,然而,母亲哪怕是打架后的第二天清晨,依然像往常一样,起来给猪做好饲料,给圆木单独在一大锅红苕中蒸一碗干饭,然后又匆匆忙忙背上背篓,扛上锄头,上山下田去了。

工作后离老家很远,圆木很想让母亲帮着带小孩,母亲总是说,你爸哪离得开我嘛。

有一年母亲来看圆木,去车站刚接到人,母亲就把电话拿出来,给父亲说,我到了。让父亲自己做午饭,菜是洗好了的,炒的时候少放些盐。吃过午饭,母亲便要走,一家人强留不住,只好让她而去。

走的时候,母亲坚决拒绝了圆木给她的钱,从圆木不常穿的衣物中,给父亲挑了两件毛衣。                                  
   

(四)

圆木终于知道是谁给他的老师打的电话。

是的,圆木的母亲。母亲大字不识一个,却无比善良和淳朴。知道这件事对一个家非同小可,两头为难。不告诉圆木,怕圆木以后知道伤心埋怨,告诉圆木又怕圆木担心难受,更怕圆木对父亲有埋怨,不谅解。她知道圆木很听老师的话,辗转找到电话,让老师对圆木劝慰。仿佛这件事,错的是她,伤害的是圆木!

第二天接到老师再次打来的电话,圆木当着同仁的面差点落泪失态。老师的话一直在圆木耳边回响:“你妈妈说,你爸爸这些年非常不容易,你要理解他。”

圆木还没想过父亲的不容易。父亲三岁时,圆木的婆婆就被饥饿夺走生命,父亲也许就如一株野草,在别人践踏的脚步中生长。只读了几年小学的他,又阴差阳错当了民办教师,只有几块工资的父亲,一边工作一边劳动,教学又吃力,又怕转不了正,那种痛苦可想而知。只是很遗憾,生性胆小、自尊心强却无力抗争的父亲,只能把他的不安转移到他和母亲战争上!

关键是,所有的一切,母亲都认了。哪怕她的身上有再多伤痕,哪怕父亲年轻时干过再多的傻事,她也站在父亲一边,说着父亲的好话——“你爸爸就是想得两个利息,好把老家的房子修好,不要你出钱!”

有些无语哽塞。

圆木爱他的父母,对他们的婚姻模式不敢评论。也许,这就是父辈的爱情!剩下的,只有圆木对他们的祝福!

窗外阳光很好,春天就在不远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