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葵,蜀魁也,究竟是指司马相如还是卓文君?

 写乎 2020-09-14

推荐:【阅读悦读·文化】端午丨端即初也,一曰端陽,又曰重午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

文/陈二虎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葫芦又成了街头的风景,我分明嗅到粽叶的清香,从童年的温馨中飘来,但寻遍街头,却很难看到那端午期间花开似锦、娇如红靥、灿若明霞的蜀葵花。在我的记忆中,儿时随处都能看到这繁荣而勃然的“大秫稽”花,“红白青黄异深浅,旌分憧列自成荫”,那明朗的色调,顿觉愉快和舒畅,特别那红色的,充满了活力,给人温暖,使人激昂,令人兴奋,催人向上,分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古人说:“榴之红,葵之灿,宜粉墙绿牕,夜月晓风,时闻异香,拂尾以消长夏。”这榴是指石榴,葵就是蜀葵了。

蜀葵,郝懿行《尔雅义疏》中介绍:“京师呼秫稽花,登莱又呼秫齐花,并蜀葵之声相转耳。”这个解释很透彻。

《尔雅》中记载:“菺,戎葵。”晋代郭璞注说:“今蜀葵也。”这一信息似乎透出这花原产于我国四川,而非有些人所说原产于西亚或南欧。

蜀葵又称一丈红,据《西墅杂记》载:倭人入贡,见栏前蜀葵花不识,题诗留问。诗云:花如木槿花相似,叶比芙蓉叶一般。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

诗中将“五尺”作“一半”,全株不就是一丈吗?

蜀葵花色繁丽,晋代崔豹《古今注》说:“花似木槿而光色夺目,有红,有紫,有青,有白,有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说:“有深红,浅红,紫,黑,白色,千叶,单叶之异。昔人谓其‘疏茎密叶,翠萼艳花,金心檀粉’者,颇善状之。”

蜀葵入药,唐代陈藏器最初以“吴葵”之名收录于《本草拾遗》,北宋的掌禹锡《嘉祐本草》收有蜀葵条,其根,茎,叶,花和子都能解热消肿,排脓利尿,主治小便淋痛,水肿,痈疽,火烫伤。幼苗可作蔬菜。

那么,蜀葵又称蜀魁,端午花,这似乎与历史上的卓文君有关。在秦汉时期,巴蜀有端午斗草的习俗,即在这一天到郊外游玩,采集各种花草标本,看谁采集的品种多,花草奇,谁就获胜。

汉武帝刘彻某年端午在“大仙”东方朔的陪同下,在刚刚当上上林苑护卫的卫青、公孙敖等人的保驾下,去上林苑斗草返回京城,君臣策马缓缓而行,刘彻一抬头,看见前面街侧一片火树云霞的繁花,簇拥着一面醒目的酒旗,汉武帝从未见过这花,用马鞭一指:“那是什么花,开得茂盛?”

随行的公孙敖等人均不识,唯有东方朔眯着眼晴打量,不动声色。

“先生一定知道了!”刘彻似乎猜到了。

“臣东方朔正好知道!”这东方朔有意吊一下汉武帝的胃口:“我们去那酒肆吃杯酒如何?”

“还没告诉那是什么花?”

“陛下,那是蜀魁。”

“蜀魁?”刘彻带住马,很是好奇。

“扬节而上浮,陵惊风,历骇飙,乘虚无,与神俱……”

东方朔摇头晃脑地吟出几句。这是一篇赋中的句子,刘彻读过,问:“先生所咏是一篇赋中的,朕读过,可惜不知是何人所作,是否与这花蜀魁有关?”

东方朔卖了个关子:“先去吃酒赏花,容臣慢慢道来。”

说话间,已经到酒肆门前,近睹那花:翠羽纷披花满枝,风前袅娜学舞姿。真乃“冠冕群芳”,灼灼其华。

店中几个酒保做活,一个美貌的小女人当垆卖酒,仔细打量,好一个天生丽质的美人儿,眉如远山,目若朗星,香雾云鬟,蕊珠宫仙子下降,朱唇玉貌,瑶台畔帝女临凡。身材精致玲珑,娇小匀称,该瘦的地方瘦,该肥的地方肥。鬓角插一支“蜀魁”花,标致而不呆板,秀丽而不放荡,具有一种小家碧玉所不及的娴雅气质。刘彻暗思:这是一个小妇人,若年少,其美不让卫子夫,难道这蜀魁与这女子有关?此刻,肆中又走出一人,着旧缊袍,携壶涤器,举止却不凡,像个饱学之士。刘彻暗暗称奇。

东方朔悄悄告诉汉武帝,那人是蜀郡成都人,是酒肆的主人,那小娘子是他老婆,蜀郡临邛人。

汉武帝心中有很多疑惑,然酒肆人多,也不便多问。

从酒肆出来,汉武帝刘彻道:“先生该告诉我一切了吧!”

东方朔告诉汉武帝,先前所咏之赋就是这位写的,叫司马相如。那小娘子叫卓文君。

刘彻愈发不解:“这等雅人怎么卖上酒了?”

“这自然有缘由呀!实是一件传播很广的雅事,在临邛甚至成都,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司马相如琴挑芳心,就关联这当垆的小娘子卓文君。”

汉武帝十分感兴趣:“看来那叫蜀魁的花也与这有关,蜀魁,蜀魁,蜀中魁首呀!莫非蜀魁是指这司马相如?”

“非也!非也!蜀魁,是这小娘子卓文君。这卓文君是蜀中第一才貌双全的佳人呀。”

“快快道来!”

东方朔不紧不慢地讲了起来:

这司马相如当年与枚乘、邹阳等饱学之士同在梁王刘武府中为宾客,因那《子虚赋》声名远播,梁王去世,落魄返乡,家徒四壁。

当时临邛多富人,首富就是卓王孙。某日,卓王孙大宴宾客,司马相如早闻他有一个美丽超人、才华出众的宝贝女儿叫卓文君,才十七岁,守寡家中。司马相如就经心准备了一番,随临邛县令王吉赴邀。酒过三巡,司马相如应邀为大家弹一曲。

司马相如取来金徵玉轸的绿绮琴,撩了下宫商角徵羽,弹了一曲《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

这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如撩如挑的琴声自然挑逗了闺房中的美人,她深深地被这琴韵传递的缕缕炽热的情愫所陶醉,这美人就是卓文君,妖冶风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时间听得痴了,不由心中旌摇,情不自禁地莲步轻移,藏身于外堂屏风后面,看这抚琴之人是何等人物?想那司马相如乃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之人?已经察觉到屏后的环珮声,便知这卓家千金来偷窥,便十分留意。

等卓文君再次探出头来,恰好四目碰撞。呀,这绝世美人,不正是千寻百觅的冤家吗?而卓文君见相如风度翩翩,风流倜傥,顿生倾慕之情,更从相如的眼神中看到爱恋。当她知道这弹琴之人恰是名满天下的才子司马相如,更是惊喜交加。她早就读过那《子虚赋》“……子虚过诧乌有先生,而无是公在焉……”这文采,这华章,这琴声中的求爱之音。于是,这位胆气非凡的美人就收拾好自己的细软,乘夜踏着露珠来到司马相如的住处和他私奔了……

因为卓文君喜欢家中花园这蜀葵,与司马相如来到长安,就拔钗沽酒,脱钏易粮,开了这酒肆,种下象征自己爱与追求的蜀葵花,每有人问,告知是“蜀魁”,暗含了与众不同,蜀地之才的意思,是一种待价而沽……

汉武帝听了十分感慨:“蜀魁,蜀魁,这卓文君真是当世奇女人,可敬。这蜀葵,分明就是端午花呀!”

刘彻对这段传奇的风流艳事十分心仪,咀嚼之余,回味悠长,觉得这司马相如非见不可,于是,招见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呈上一篇《游猎赋》,这是后话。

汉武帝见到司马相如十分喜欢,特意提到那蜀葵,卓文君让司马相如献给汉武帝,植于上林苑,称之为“端午花”。其中有一蜀葵妙品,清晨开白花,中午转桃红,傍晚变深红的“醉佳人”的品种,堪称不同凡响,“迈众芳而秀出”,分明是卓文君的象征。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

《写乎》微信号hongyup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