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武纪念园:虚惊一场的将计就计,因地制宜的蔚为壮观

 写乎 2020-09-14

推荐:《阅读悦读》发布5月热文榜,您上榜了吗?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

图文/倪熊

(此图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春秋战国年代,出身在哪里?是哪里人?现在已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最后在哪里死的?葬在哪了?墓,还在不在?最关键的是:谁,还记得,谁,还在纪念?

我是说的孙武。孙武是齐国乐安人,大概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子胥的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几近覆亡楚国。那个《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历代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各国语种,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孙武被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乎名人资源,别说鼎鼎大名如雷贯耳的,有个青史留名源远流长就已经就是如获至宝了,更何况孙武,不仅老少皆知家喻户晓,还是兵圣啊!太够级别啦!而且还是在2500年历史文化古城苏州,和城主吴王阖闾、建城者伍子胥这路都是瓜瓜葛葛的共事者。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地方,一定不会有眼无珠熟视无睹的忽略湮灭,一定得是且有风风光光体面排场的大张旗鼓。

所以,前几年不明真相走过路过的外地客在网上咋咋呼呼大惊小怪地抱怨苏州好像对孙武墓的保护不重视,为了房地产开发破坏墓园,在苏州很多人看来就有点莫名其妙杞人忧天无事生非的意思了。

肯定是有动静,但是一定是有动作。

(苏州举办孙武公祭大典 ,图片源于网络)

苏州是兵圣孙武的第二故乡和功成名就之地,30来岁开始在吴中区扬名立万,40多岁后归隐终老在相城区。因为过去很多年里吴中区的穹窿山一带又是孙子兵法撰写隐居草庐,又是出山演兵操练,又是孙子兵法研究会,又是将军诗词碑廊,山上有孙武苑山下有孙武文化园,不仅大动干戈还持续时间漫长,孙武文化的文章已经做得蛮足了。所以相城开发建设固然声势浩荡,也不至于唯利是图胆大妄为到可以对孙武墓动手脚的地步,谁敢啊?!毫无疑问毋庸置疑理所当然会有妥善交代,也是现在相城城市建设的文化亮点的么。只是怎么弄的问题?

四号线地铁通车了,我的行走路程延长了范围扩大了。我家巷口有站台,往相城吴江可以一票直达,其中一站就是孙武纪念园。

一座绿色高坡的制高点上,高高的矗立着13米的孙武铜像,手握兵书,居高临下,目光炯炯,正襟危坐,遥视远方。伟大军事家的气概么: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而在景观草坡之下却别有洞天:铜像背后是下沉的一个偌大的庭院,可以从铜像侧面拾级而下,空敞的庭院别无所物,尽头是巍峨耸立的盒形状的孙武墓,符合孙武“合和”的理念。两侧各有44米的长廊,左侧是图文并茂的孙武生平故事长廊,右侧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与海内外名人对孙武的评价。纪念园面积很大,都是绿地,也有广场,还有池塘,可以漫步健身休闲,搞纪念活动,4000多平方米的建筑几乎就是清水混凝和石块垒砌,历史文化元素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

(图片源于网络)

没有预想中的什么场馆建筑,没有传统思维的古旧遗俗。

一反常态,一反传统。

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设计之作,在于它的现代极简风格。我喜欢现代极简风格的个性的展示,线条,颜色都几乎用到极致,线条就是直线么,颜色就是黑白灰么。极简主义带给我们的是视觉的简约。没有拖泥带水,没有啰哩吧嗦,特别的干净利落。

 这是有道理的。

其实,外地客们网上一惊一乍的孙武墓根本就是个子虚乌有。2005年,相城区在陆慕文陵村修建了“孙武墓园”,此后这里便成了后人祭拜孙武的地方。所以他们看到的这个孙武墓连衣冠冢都算不上,只是个纪念性的墓穴与墓碑,原则上是个捕风捉影因地制宜的将计就计,连控保单位都不是。

由于年代久远,虽有《舆地揽胜》《吴地记》《黄埭志》《大清一统志》《天下名胜志》《皇览》《吴县志》等多种历史文献资料记载,除了最早见诸典籍的《越绝书·吴地传》上还记载稍稍有点明确:吴县“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去县十里。”巫门即如今的苏州平门,道出了孙武墓的大概位置。此外,再无史料记载有更加明确的孙武墓的地址,都是隐隐约约大约模张的含糊其辞,比较模糊,只是指出了孙武墓的大致方位大体的概念。孙武究竟葬于何处的具体地址从来也没有搞清楚过,至今仍是一历史之迷。

当初有点捣糨糊赤烂糊兮兮逸笔草草了事的孙武墓如果要作为冠冕堂皇的纪念公园的确不是太过简单了,而是太过简陋了。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么,相城区当然责无旁贷郑重其事专程邀请专家学者前来论证,决定在原有孙武纪念公园风格不变的情况下西移100米,扩建为孙武纪念园。2010年10月,孙武纪念园进行了重新规划。

2016年?5月12日孙武纪念园开园,据说有近千人规模的孙武后裔、国内知名研究学者齐聚一堂,隆重举行了首届孙武公祭大典,按照中华传统礼仪和古代圣人祭拜的最高规格,设置恭读祭文,三拜九叩,敬献花篮,五谷五果,净手上香,行施拜礼等一系列程序,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

《写乎》微信号hongyupt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