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河南人王尔鉴对重庆的历史功绩

 写乎 2020-09-14

推荐:摄影丨九寨沟的水

文/林克于

(金碧流香,渝中区人民公园,系老巴渝十二景之首,如今不复存在。金碧山是当时眺望重庆繁华地段的最佳处。)

【作者简介】林克于,男,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散文学会理事、南岸区作协秘书长、重庆市自学成才奖获得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据考证,重庆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这漫漫岁月中,主政重庆的大小官员无以数计,然而在历史上留下“坚实脚印”的却廖廖无几,王尔鉴却是不可多得的一个,他虽仅是巴县“县令”,却因主持修志闻名于世,有关他的话题至今仍被一些史学家、修志工作者和当地老百姓津津道,可见他影响之深远,之广泛。

王尔鉴(1703—1766),字熊峰,河南卢氏人,清雍正八年进士。初时,官居山东济宁州知州。)有史料记载:初时,官居山东济宁州知州。乾隆十六年,不知是因为何事而被朝廷降职,一下子从山东调到重庆,降补为巴县知县。降为七品芝麻官的王尔鉴,业余闲暇仍喜欢舞文弄墨。他征文考献,创修县志,正是这个时候发端的。也不知又为何事,乾隆十八年王尔鉴被罢了官。至乾隆二十年复任,他再续前文,终于在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1)修成《巴县志》。

善诗长文,喜好山水的王尔鉴,在修《巴县志》时,不是全凭文献史籍,他曾亲自踏勘过巴县境内的各处风景名胜。著名的“巴渝十二景”正是他身临其境,细细观察,反复推敲之后一手厘订的名目,再经撰诗著文渲染而名世的。王尔鉴公务之余,也到过辖内南岸的大佛寺游览,留下了《大佛崖》诗。诗曰:

静域凌霄汉,高深一览中。

江流天地转,山泛水云空。

石像生苔绿,崖花落照红。

禅关何处叩,拂壁度秋风。

据说,在厘订“字水宵灯”名目时,王尔鉴不仅在南岸观看过,也从江北观察过,既在山间眺望过,更从水边领略过,最后才体会到江南观景,星月交际,灼然江波,浪卷金花,灯火若虹之妙而定名的。

王尔鉴观看了“字水宵灯”后,来到了“龙门浩”。 这里地形特殊,因其在它不远之处的长江边,有一条百余米顺江石梁,形如卧龙,将流经于此的洪水一分为二,形成外急内缓的态势,内里的水流就像一条小溪,也许这就是龙门浩名字的由来。当然也另二说——一是:“随江水涨落而出没,其间一断处形成浩口,两旁曾刻有‘龙门’二字,故曰龙门浩;再是有传说,大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制造水患的孽龙降服,并将其囚禁在浩口内,后人据此称浩口为‘龙门’。”有文史专家经过考证后说,前一种说法有根有据,可信也。

王尔鉴到这里,自然不是考察龙门浩地名,重点关注的是“龙门皓月”。 据说“龙门皓月”的来历有三:一是因浩内洪水涌流回旋形状如月,而洪水退去,浩内水清浪静,浩外波涛汹涌。皓月当空之时,浩内水面金光闪耀,银星万点,浩湾星月如画,故又称“龙门皓月”;二是说江水东流经碛坝所阻徐折而出,涌向江心,回旋圆转,形如满月;三是说皓月当空,倒映浩湾,江天月影,上下辉耀。“三个据说”大同小异,留给了后人一些想象的空间,也许更值得回味。

王尔鉴在考察了“龙门皓月”后,顿生感慨之情,欣然写下了《龙门皓月》。诗曰:

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

魄宁生月窟,月自耀云根。

雪浪盘今古,冰轮变晓昏。

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

这首诗至今仍刻在南滨路龙门浩段的石壁上,来此游览的人们品读玩味,津津乐道,可见它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小编提示:点亮文末的大拇指,给个赞,也是对作者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